哪里有纠纷,背包法庭就到哪里。2019年5月,泰宁县人民法院在全省首创推出“背包法庭”工作模式。5年来,“背包法庭”团队深入景区、林区、社区和农村,开展巡回审判、多元调解、普法宣传、社会治理等活动,一呼即应、一背就走,法官们年均下乡百余次。
“我做水稻制种才3年,要不是调解后部分种子款如期到账,恐怕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信心再干下去。”近日,泰宁县大龙乡双坪村村民连君选,回忆起6月17日那场民事调解时深有感触。
2022年底,他与合伙人同建宁县某种业公司签订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合同。春播、秋收,种子产量却不达标,他要求种子公司按照合同中的保底条款支付剩余种子款,对方以种子减产、部分种子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支付,为此,他向泰宁法院提起诉讼。
接到法院的通知后,6月17日,连君选如期前往建宁县参加调解。
在连君选出发时,泰宁法院生态庭庭长马欢欢也再次检查印着法院标志及“背包法庭”字样的黑色双肩包,准备启程。
“2019年5月,我第一次参与‘背包法庭’工作,是在大金湖景区。”马欢欢介绍,泰宁是旅游城市,“背包法庭”设立的初衷是高效解决涉旅纠纷。
经过多年发展,泰宁法院以金湖人民法庭为中心,设立5个背包法庭服务站、6个法官工作室和2个巡回审判点,法官们背着背包,把立案、送达、调解、开庭、接访等工作送到基层,辖区内偏远乡镇村落也有了“家门口的法庭”。
这次,“背包法庭”头一回走出县域。
“被告调解意愿不高,又在外县,我们不上门,可能要再拖下去。”马欢欢说。
“法庭的庄严不在形式,法官的威严不在高高的审判台。百姓来法院不是为了走程序,是为了解决问题,且往往是其他办法行不通了才走司法途径。只要能更高效地为百姓解决问题,带来公平正义,就可以把法庭背到需要它的地方。”于是,马欢欢决定把“背包法庭”背去建宁。
2023年12月1日,闽赣三地十一县法院共同签署《闽赣“3+11”法院服务保障水稻种业振兴发展司法协作框架意见》。基于此搭建起来的种业司法协作平台,也为此次“背包法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
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在泰宁、建宁两地法官的共同努力下,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分两期支付两原告种子款共计15万元。
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这5年,‘背包法庭’工作模式在不断升级、完善,我也跟着不断成长。”马欢欢说。
2023年
泰宁法院创新推出“网上背包法庭”工作模式,马欢欢又做起了“直播法官”。
2023年8月14日
马欢欢在泰宁县朱口镇文化广场开庭审理两起失火罪案件,并当庭宣判。这场庭审在网络平台实时直播,累计吸引52.3万人次观看,2.1万人次点赞。
“现在看短视频、直播的人很多,‘网上背包法庭’既为现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司法、普法服务,又能让更多人看到,更能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马欢欢说。这场庭审直播后不久,她又以直播形式做了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专题讲座,全县1.37万名师生家长在线观看,好评连连。
2024年3月,马欢欢在全省政法系统“巾帼最美”系列活动中荣获“最美女法官”称号。在泰宁当地,这位“背包法官”也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信任。
加入“背包法庭”团队5年,
马欢欢颇有心得:
除了免去当事人路途上的辛苦,“背包法庭”还有更多功效。那些推托说没空来法院调解的当事人,常能空出半天参加“背包法庭”;
在法院大楼达不成的调解协议,有了“背包法庭”现场村镇干部、乡贤的协助,往往能事半功倍;
态度强硬的原被告双方,看到大老远跑来的法官会更愿意各让一步。
“‘背包法庭’现在是全院的工作模式,是三明的司法特色品牌。团队的力量让‘背包法庭’惠及更多群众。”马欢欢有一群并肩奋战、共同成长的同事。
2022年5月
金湖法庭庭长伊泽栋赴距县城60公里左右的泰宁县大龙乡某村化解一起散养牛羊纠纷。
2023年7月
法官杨香梅和法官助理张建文一同将应诉材料和判决书送到七旬老人手中。
不久前
“背包法官”江晓芳将调解室背到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家中,调解一起金融借贷合同纠纷案。
2023年,
泰宁法院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66.84%,
居全省法院第一名。
一审服判息诉率95.73%,
居三明法院第一名、
全省法院第二名。
下一步,泰宁县人民法院将持续做优“背包法庭”这一特色品牌,在便利性、规范性、实效性上多下功夫,努力实现“小背包、大作为”,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司法服务。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少兰)
编辑:方玲
责编:童凌娟
审核:陈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