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逞强,强者示弱

职场   2025-02-03 22:00   江苏  


作者丨甘蓝蓝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推荐丨今夜职场(ID:jinyezhichang)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老子:“为何一个人年老时,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还在?”

老子回答说:“牙齿之所以掉光了,是因为它过于刚强坚硬;而舌头则知道何时展现柔弱的一面,所以能够存在得更长久。”

我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占上风,但其实,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

守弱,是一种智慧。

西晋的杜预便深谙此道,他虽有灭吴统一之功,却毫不居功自傲,因此成为一代名臣。

杜预将自己的感悟写成《守弱学》一书,道出了自己在功成名就后仍能全身而退的处世哲学。


守弱者自知

《守弱学》中说:“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强弱之分,不做自不量力之事。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

部下鲍信劝阻说:“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十分强大,而我们的士兵毫无斗志。如今对策,不如坚守城池、以避锋芒,等其气势低落,再出城迎敌,就能打败他们了。”

可是刘岱认为自己兵强马壮,根本不把黄巾军放在眼里,他没有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刘岱被杀,兖州无主,曹操趁势入主,收编了刘岱残部,继续与黄巾军作战。

曹操不像刘岱那般无知,他知道黄巾军势强,自己难以正面抗衡。

于是,曹操针对黄巾军无后勤辎重、依赖抄掠供应的弱点,采用奇袭战术,不与之正面交锋,最终击败黄巾,保全了一州之民。

《增广贤文》有言:“力微休负重。”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自身力量弱小的时候,更要认清自己、量力而行,切不可逞强傲物,与天地斗巧。

任何无知的逞强都是愚蠢的行为,更是致命的弱点。


守弱者自强

《守弱学》中说:“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没有依靠的人,更要懂得自我图强,在蛰伏中积蓄腾飞的力量。

人生中所有的“开挂”,其实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西晋时期,诗人左思因创作《三都赋》名噪一时。

不过,左思小时候天赋平平,口齿迟钝,没有一点过人之处。可他志存高远,决心写出赞颂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文章。

有人知道他这个心愿后,他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嘲弄。

当时的文学家陆机就不怀好意地讥讽说:“你这样一个老粗先生,还想作《三都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等你写成了,也只配给我盖酒坛子罢了!”

左思听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自己的才学确实没有达到写出绝世佳作的水平,可他暗下决心,不断修炼自己。

他广泛阅读关于三国都城的文章,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

准备到一定阶段,他开始深居简出,专心致志地构思创作。

他在室内、院中,甚至茅厕内都放上了纸,不管在什么时间,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想到一个好词、好句,便立即用笔记下来。

就这样,他向隅面壁,熬过了整整十年的酷暑严冬,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就连当初讥讽过他的陆机读了之后也愧悔万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菜根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每个人的起点各不相同,但决定人生厚度的,往往是日后的积累与沉淀。

不是说天资不重要,而是心态、坚持、沉淀更重要。

起点再高,如果没有后期的持续积累,最终只会才华尽失,泯然众人。

只有下够了苦功夫,才能修得一身真功夫。


守弱者子明

《守弱学》中说:“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强勿逾礼,逾则寇。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胜败无常,强者也有弱点,如果自恃强大,超越礼法,终成败寇。

其实,真正厉害的人,不仅不会争强好胜,反而懂得放低姿态。

明代名臣杨翥便是如此。

有一天,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邻居便嚷嚷着说是被杨家偷去了。杨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

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是骂得我们,随他骂去吧!”

还有一个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家院子中的积水引到杨翥家去,搞得他家像发大水一般。

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不要紧的。”

时间久了,这些宽容的小事让邻居们感到羞愧,也感叹杨翥心胸宽广。

杨翥平时对驴子特别偏爱,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饲料。

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屈。

可是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自然倍加疼爱。

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饭也吃不下,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

当时的杨翥已经是地位显贵的大官,这家人不敢向他说起这件事。

眼看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来到杨家。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

《道德经》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这样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

傲慢是无知的产物,狂妄是自毁的开始。

真正强大的人并不一定能力多么超群,但一定是懂得低调做人的人。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守弱,方是长存之道。

强者守弱,使强者恒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

心怀守弱之道,正如心中怀有一份自警,时刻勉励自己,明白自己不足之处,从而向上突破,守住辉煌。

强弱没有永恒不变的。

守弱不是畏畏缩缩,而是守住初心,循序图强。

懂得守弱,方能不挫。

☉作者简介: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今夜职场
每晚,我们在这里不见不散!软件相关问题,可以详询人工客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