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为了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中央和地方都在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环节不断努力。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法院、检察院、监管机构、学界和律师行业的多位代表一起,共同分析、研判、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性问题。本报特通过专题报道的形式,呈现论坛的核心内容。敬请关注。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法治周末》记者 肖莎
责任编辑 | 肖莎
由法制日报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公司法务年会(北京)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
本次活动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以分论坛的形式探讨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一主题。与会人员就法治化营商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展开了研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句话被多位会议发言者提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应当在稳定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预期性上下功夫。
“这几年我们对某些经济领域的管理似乎存在着一些忽冷忽热翻烧饼的现象,未来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刘俊海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
优化营商环境的立法现状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和举措。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教授总结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立法现状:“目前有国家层面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有地方立法,河北省、陕西省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省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还有十多个城市出台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据许志端统计,目前国家及某些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有专门涉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相关条款,其中《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相关条款最多,有7条;其次是《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5条。
比如,《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本市营造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扶持、费用减免、金融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多位参会者认为是“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法律。
“营商环境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落实六个原则:国企和民企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稳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平等监管、平等保护。”刘俊海表示。
在刘俊海看来,2023年修订后的新公司法的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落实好新公司法,也将助力优化稳定、透明、公平和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除了国家立法外,我们应当鼓励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刘俊海补充。
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许志端曾对国内多个县市的营商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她发现,民营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问题不少和政府有关,比如在有的地方,民营企业的投资遭遇政策变化后退出困难,有的地方政策连续性不够,产业透明度有限。
“民营企业面临的最重大风险是政府诚信履约问题,有时会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许志端说,其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三十一条已经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为由违约毁约。因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改变政策承诺、合同约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依法对市场主体因此受到的损失予以补偿。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
2023年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专门规定政府诚信履约的问题。
刘俊海也认为政策的连续性和透明度很重要,为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司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行政法层面看,关键是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环境。
“如何构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勤勉型政府,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同频共振,是关键。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监管部门包括地方政府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不足和短板。当一些问题出现,事后司法机关固然要介入,但问题是事前的监管和事中的监管去哪了?”刘俊海说。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长赵银豪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赵斌峰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赵斌峰在工作中发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企业本身有关,主要是民营企业自身法治化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民营企业法律意识规矩意识相对淡薄。在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中,部分民企负责人和违法行为直接责任人对什么行为是违法、什么行为是违规认识不清楚。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虚开发票、非法集资、骗取贷款等案件,重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对行为性质的违法性认识不够而触犯刑律。”赵斌峰总结。
赵斌峰举例说:有的民营企业在朋友寻求帮助时无偿为他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最终被以虚开发票罪处理;有的民营企业在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时,在未经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便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最终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有的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困境,采用伪造、修改财务报表、借用个人身份等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最终因无法偿还贷款而被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够完备。企业负责人经营方式较为主观,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在构建与执行方面存在不足。”赵斌峰在办案中发现,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为了方便而经常突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而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
如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许志端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相信市场化的力量;政府要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做好顶层设计与长远统筹规划,比如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等资源进行统筹的长期规划,尽可能减少、杜绝政策多变及非必要项目的产生。
在许志端看来,完善、强化政府守信践诺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机制也非常重要。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让违约的惩罚措施更到位。
北京中征律师事务所主任苗云海主要从事行政法领域的法律工作,他表示,在从事法律实务过程中的确看到了某些行政机关的诚信问题和依法行政的问题,所以“应当加强对执法部门的培训和监督,同时专门从事行政法事务的律师还需要更多一些”。
北京中征律师事务所主任苗云海
“民营企业自身也应树牢依法依规经营的意识。”赵斌峰认为:一是要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定、政策学习和执行力度,对于涉税收、涉环境保护、涉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法规要应知尽知,避免主观上因过失或放任的故意而实施违法经营行为;二是加强企业内部专题普法教育,对于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等专题,应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力求在问题爆发前解决问题;三是做好企业内部规范经营建设,针对企业经营的重点环节、问题多发环节,及时建章立制,查漏补缺。
黑龙江滨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曦文
黑龙江滨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曦文表示,当前的法律政策环境下,企业需求多样化,律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做好自我学习和提升,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和决策咨询服务。
北京佳创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海光
“企业家要努力做‘四商合一’的优秀企业家,有信仰法律的法商,有遵守最佳商业伦理的德商,有不断创新的智商和受人尊重的情商。”刘俊海提出了自己对企业家的“期待”。
END
视觉编辑 | 马蓉蓉 实习编辑 王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