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如何走近科学?周六山东启动这场大活动→

政务   2024-09-10 19:09   山东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今年全国科普日山东省主场有哪些重点活动安排?



夏庆刚:目前山东省全国科普日各项活动已经陆续启动,今年全国科普日山东省重点工作安排,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山东省主场活动。省科协联合省委宣传部等22个省直单位,于9月14日上午,在省科技馆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山东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同时,发布并启用首张山东省科普场所电子地图;举办老科学家报告团、青少年科普专家团、科学家精神报告团进社区、进校园,乡村振兴科普行动——流动科普巡展、科普(科学家精神)电影展播、流动科技馆示范展览、科普图书展示、《弘扬刘徽的数学贡献与科学精神》科普报告等30余场活动。

(二)主场分活动。组织有关省级学会围绕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民生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线上科普讲座和线下科普宣传、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20余场活动。

(三)主场线上科普日活动。山东省主场活动线上线下统筹推进,深入融合,科普日活动期间,山东广电两网两端(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中国山东网、新感知客户端),科普山东微信公众号、省直有关单位新媒体平台,滚动播放全国科普日宣传片、优秀科普作品,开展线上科普报告。网络直播全国科普日山东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等。

(四)系列联合行动。省直有关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多方科普资源、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实施省直部门科普联合行动、青少年科学教育行动、自然资源科普专项行动、卫生健康科普专项行动、应急科普联合行动、食品安全科普专项行动等。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全省“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优秀作品遴选暨健康科普巡讲、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和地震监测中心站公众“开放日”、“千场消防电影进学校”公益电影展映等50余项特色活动。

(五)市级联合活动。各市结合本地实际,聚合本辖区社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或行业领域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组织动员全国科普示范县、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科技馆、科普专家工作室、社区(农村)科普馆、科普体验中心、户外科普场所及全省各级农技协组织、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等,开展高质量、品牌化、多样化的系列科普活动4万余场。

(六)高校、企业科普联合行动。有关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立足企业、高校创新成果、科技特色,科普日期间面向公众开放企业场馆、实验室等,展现科技助力企业、创新赋能企业的重要成果,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健康科普是全民科普的重要内容,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在开展健康科普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牟善勇: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广泛向群众提供权威准确的健康科普知识。三年来,在委官方网站、“健康山东”新媒体发布健康科普知识2.4万余条。开展“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6.87万余场(次),受益群众9775.17万余人(次)。2023年,山东居民健康素养已达到33.13%,实现连续12年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强队伍。推荐38名专家入选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库,遴选886名专家组成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各市均组建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共3800余名。同时,联合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岗位技能竞赛。联合省科协、省科技厅、省疾控局举办山东省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通过“选、练、赛、奖、用”培育健康科普人才,提升全省健康科普队伍能力。

二是建机制。建立健全全媒体协调联动机制。与省科协等8部门联合转发《关于建立健全健康科普知识全媒体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省卫生健康重要节日社会宣传的通知》,结合卫生健康重要节日、纪念日,在公共场所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队伍激励机制。联合省人社厅印发《山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试行)》,明确将健康科普专著、科普文章、科普讲座等纳入申报晋升高级职称的业绩成果代表作范围。

三是重内容。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需求和期盼越来越高。对内容的选题坚持围绕大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大众获取健康知识便利性。省卫生健康委结合健康素养宣传月、爱国卫生运动、老年健康宣传周、二十四节气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围绕妇幼、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传染病、心理健康及地方病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发健康科普材料,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

四是搭平台。搭建健康科普平台,健全“健康山东”新媒体矩阵,形成“报、网、端、微、屏”五位一体、协同传播的工作格局。今年3月上线启用山东省健康科普资源库,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网页等方式登陆学习。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名医话健康》《百姓健康》《重药时间》等公益健康节目,共播出1000余期。在大众融媒体中心开设《医点通》《医言堂》《大众名医馆》等健康科普栏目,共发布579期。制作推送199期“鹊说”系列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作品,网络点击率超2亿人次。新华网山东等28家省级媒体开设健康科普专栏。共同将重要科普知识经常说、反复说,提升健康科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下一步,山东将按照科普宣传的总体部署,持续推进“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举办山东省健康科普作品创新创意大赛,为群众提供更多“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科普知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请问近年来在地震科普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和今后有什么安排?



李远志:山东省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西侧,省内分布有四条比较大的地震断裂带,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地区占到全省面积的79%,据历史记载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70余次,1668年郯城8.5级地震是我国有史以来在东部发生的最大地震,每年平均发生有震感的地震十余次,防震减灾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引导社会公众科学认识地震的成因、了解身边的地震灾害风险、掌握地震逃生避险知识、增强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等科普工作非常重要和必要。

近年来,省地震局完成了全国首部防震减灾科普类政府规章《山东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办法》的立法,会同省科协等五部门制定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十四五”规划,支持各地建设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坚持开展地震工作机构公众“开放日”活动,举办了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等活动,构建了以“震知卓见”为龙头品牌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融媒体矩阵,制作播出了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组织创作了国内首部地震地质科普题材的4D院线级电影《奇妙的地质之旅》,培育了一大批防震减灾科学传播专兼职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地震科普工作的成效在近年来山东发生的多次显著性地震事件,特别是去年平原5.5级地震中得到了充分检验,没有发生避险不当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也没有发生规模性的地震谣传事件。

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省地震局将重点开展以下活动。一是组织开展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和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地震监测工作场所和地震科普场馆,讲解地震观测的原理,演示地震逃生避险的技巧,地震专家和公众面对面现场交流、解疑释惑。二是结合位于济宁的鲁西南防震减灾科普馆建成开馆,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国科普日首场活动。三是组织全国知名专家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同时录制公开课,通过相关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发布,进一步丰富山东地震科普资源。四是在“震知卓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一批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作品。

下一步,省地震局将在持续落实既有工作安排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十五五”期间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特别是推进建设山东省公众地震逃生避险体验基地,构建以家庭、单位、商场、学校等不同遇险环境为仿真单元的场景设置,突出“科学、有效、动手、动脑、好看、好玩”的趣味性、沉浸式体验,更好满足公众地震逃生避险演练“身临其境”的需求。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山东发布
发布权威山东党务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