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山东发挥地质技术优势,赋能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4-09-12 14:03   山东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打造地质技术赋能土地生态保护新模式,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土壤调查是保护土地的前提和基础。请介绍一下,省煤田地质局围绕做好土壤调查工作、提升检验检测水平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张玉洪:省煤田地质局在生态环境、农业地质、地球化学、岩矿检测等领域不断进行资质扩项,广泛开展土壤调查及修复技术研究,努力在创建检验检测权威品牌上不断突破。

一是高标准建设检验检测机构。建设6200平方米地质实验中心,是全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质量协会煤炭专委会理事单位、国家煤炭标准样品优秀定值单位,资质范围涵盖土壤、固废、水质等各领域,配备高精尖测试仪器设备,提供矿产、环境、能源等领域检测技术咨询与研究服务。参与多地市全国农用地和“土壤三普”各个技术环节工作,承担了国控点地下水质量调查、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实验区建设、全省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全省关闭地块土壤调查等重点项目,检验检测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二是高水平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拥有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专家、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等高端人才,拥有山东省煤质检测监控指导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煤炭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平台,承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系统全国性重点工作,起草行业、地方标准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各类奖项20余项。

三是高质量完成检验检测任务。作为全国开展煤质检测最早和检测能力最强的实验室之一,完成省内24个煤田及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贵州等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质调查研究任务,完成50余万件样品检测,为煤炭资源勘查和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提供大量可靠的基础数据。建设山东省矿山地灾预防与应急救援勘测中心和济南市环境应急检测依托实验室,为安全生产、灾害预防、环境应急检测提供公益服务。入选“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检测实验室名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实验室名录”,参与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项目,为土壤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今年省政府发布了《关于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请问,省煤田地质局将如何做好下步贯彻落实工作?



杨平:省煤田地质局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工作安排,主动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列入工作专班重点事项,扎实推进服务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工作。

一是聚焦滩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挥检测技术优势,持续为济南、东营、滨州等滩区热电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为工业聚集区厂房建设、迁建社区选址、农产品采供网点,提供地灾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土壤污染调查、测绘等服务;围绕滩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承担国土空间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项目,为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保障滩区群众饮水安全,推进济南长清水源地专项调查、泰安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等工作;积极开展土壤质量调查、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质量精查,为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土壤基础数据保障,服务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盐碱地成因机制及治理研究,承担高标准农田改造相关工程,依托土壤三普技术单位特色,积极为滩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土壤肥力等全过程检验检测服务;围绕滩区特色文旅产业,开展黄河滩区第四纪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解读黄河地质历史,推动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服务打造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助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聚焦黄河安澜,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除险加固、新建等项目提供测绘、设计、监理、评价等技术服务。

三是全力跟进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发展重点项目,对照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发展重点项目三年滚动实施清单,对储备类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对实施类项目加强与建设单位联系。加强菏泽等地区地热、岩盐等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加大与滩区地方政府对接服务力度,做好技术咨询、立项建议、方案或规划建议等公益地质服务工作。持续跟进重点项目,全程做好技术服务。


中宏网记者: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请问,山东是如何进行湿地治理保护的?



李小彦:很多人认为,湿地就是大江大河、湖泊沼泽,但事实上湿地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地球上除水深6米以上海洋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小型湖泊、水库、坑塘、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小于10米、长度在5公里以内的小型河道、沟渠等,也都属于湿地,这些被称为小微湿地。如何将各类湿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起来,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创新修复模式。积极推进湿地生态修复研究,按照湿地功能、特点等进行科学分类,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以小微湿地为重点开展实地调查,精准识别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沂蒙山区域210处小微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设计,打造3处小微湿地示范工程,指导修复湿地面积130余公顷,总结提出适合山东实际的小微湿地水系构建和生态径流保持模式,为北方地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强化科技攻关。依托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制定《小微湿地修复与建设技术指南》等地方标准3项,针对小微湿地水量不足、水质差、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开展小微湿地保护修复技术攻关与典型示范,形成了不同类型小微湿地清淤扩容、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等一整套技术体系,为山东省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规范指导。截至目前,实施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0项。

三是打造样板项目。技术支撑世行贷款山东黄河项目,开展以河流湿地为重点的黄河流域综合景观生态规划技术指南体系研究,编制黄河口、徒骇河、小清河3个典型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景观管理方案,在对典型区域水量、水质、生态功能研究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建设原则和方法,提出生态建设规划方案建议,指导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山东发布
发布权威山东党务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