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三个基本维度中,协同传播又有八种协同形式,分别是:主体层面的跨界协同、跨地协同和跨圈协同,内容层面的议题协同、框架协同和修辞协同,以及渠道层面的媒体协同和产业协同。
基于中国实践的协同传播研究不仅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添砖加瓦,也有助于为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对社会体系的全面介入成为影响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旨趣和范式的关键变量。作为传播学的纵向分支,在大量知识积累和思维惯性的推动下,国际传播研究也逐渐呈现出相应的偏好。
如何将中国形象的海外推广与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建立联系,实现传播的精准性成
为热门议题。由此,智媒时代、人工智能、社交平台、精准传播、精准推荐也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关键词。
近几年,大量与精准国际传播相关的研究课题得以立项,大量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得到发表。比如,今年《对外传播》8月刊的主题就是”精准传播“!
学术层面:什么是“精准传播”?
全球舆论新生态下的精准传播,一般而言,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利用现代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目标受众进行精准定位,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制定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和信息推送方案,确保信息能够到达目标受众,并产生预期效果。
关于精准传播的考量,可以溯源至美国学者菲利普 · 迈耶(Philip Meyer)1973年提出的精确新闻学。他提议新闻报道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抽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社会问题,获知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向公众提供研究结果或统计报告,尽可能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报道新闻。
精确新闻学强调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方式方面致力于精准传播。而要实现全球舆论新生态下的精准传播,不仅需要针对受众开展细致分析、内容定位、精准发布,更重要的是要在传播方式和实施步骤方面遵循传播规律,充分利用精确新闻学倡导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检验传播效果,并通过效果检验不断优化传播过程,使得所传播的信息真正被受众理解和接收,显现精准传播效果。
实践层面:“5·31”讲话中的“精准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这从国家层面回应了全球舆论新生态对国际传播的新要求。首先,我国战略传播的思路应从“重点突破”向“区域拓展”转变,既不能忽视重点国家和重点媒体,也要注重面向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有针对性的传播;
其次,国际传播的策略应从“广泛覆盖”向“深耕细作”转变,积极开展多语种、多层次、精细化的国别传播和周边传播;
第三,话语表达的方式要分众化,更具亲和力,不仅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还要“影响容易被影响的人”以及“未来将会有影响力的人”,要特别关注“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和“阿尔法世代”(出生于2010年以后)的兴趣点和消费方式。
【案例】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对非传播是我国国际精准传播的绝佳案例,今年考场上极有可能用得到!而文末论文包中就有一篇是关于对非传播研究哦~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传播场域和国际政治变局,实现全球舆论新生态下的精准传播需要在精确定位受众、准确发布内容之外迎接一系列挑战。
1、信息过载与信息浸润。
信息过载使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信息噪音使得重要信息被淹没。即使传播内容和渠道都经过专门设计,信息也难以触达目标受众。实现信息浸润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噪音和注意力分散、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和认知偏见、兴趣偏好和信息筛选,以及技术障碍和隐私担忧。
2、舆论惯性与消除陈见。
在国际传播领域,舆论惯性具体表现为: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印象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先入之见是舆论惯性形成的基础。先入之见是个人在接触新信息或新情境之前已经形成的态度或信念,通常是基于有限的信息或刻板印象,往往带有情感上的偏见。先入之见可能导致对某些观点的固守或抵触,舆论惯性则会强化先入之见。先入之见和舆论惯性往往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并最终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3、技术依赖与人文关怀。
新技术手段无疑能够提高内容推送效率和传播效果,然而精准传播的目的是让受众接触并采纳相关信息,有所感悟,引发共鸣。因此,全球舆论生态下的精准传播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更需要在传播内容中融入人文关怀。
在国际传播中,要强调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如和平、公正、合作等,尤其要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传播内容中的人文关怀是建立与受众的情感联系、取得受众信任、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实现精准传播的前提。
北京大学的王维佳老师就特别强调了这部分的问题,他指出当前精准传播的实践需要呼唤国际传播的在地化知识:
对各国国情、社情、民情了解的不足与跨学科合作的缺乏,使得国际传播的研究视野、人才培养深受局限。对当下热门传播现象、大型平台、算法工具的关注遮蔽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历史连接和共同叙事 ;聚焦主流媒体现有传播机制的智能化改造反而忽略了更为多元的国际传播主体 ;新闻传播学科内部共识的回声传递加剧了学科视野的窄化 ;研究方法的单一化、数量化限制了第一手资料的更新频率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能。
国际传播是一门研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科学。如果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历史知识和交往实践的整体性了解,其研究分析和结论必然遭遇多方面挑战。
以上两大关键词相关论文!
我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
⬇⬇⬇
参考文献:
韦路 李彰言《协同传播:国际传播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