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科普消毒篇】二、认识醇类消毒剂

文摘   2025-01-07 16:04   黑龙江  


健康科普消毒篇


认识醇类消毒剂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一环。

而在众多的消毒剂中,

醇类消毒剂,尤其是乙醇,

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消毒效果,

成为了我们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消毒工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消毒小能手”

——乙醇。




乙醇:消毒界的明星

乙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精,是一种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蛋白质,使微生物失去生命活力。具体来说,乙醇能够渗透进入细菌内部,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同时,它还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酶系统,从而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并破坏多种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乙醇消毒的奥秘:浓度是关键

要想让乙醇发挥最佳的消毒效果,浓度可是个大学问。一般来说,乙醇的含量在70%~80%(V/V)之间时,其消毒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在这个浓度范围内,乙醇既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又不会形成阻碍其进一步渗透的保护层。同时,这个浓度下的乙醇渗透压与细菌菌体的渗透压相近,可以更有效地杀灭细菌。而含醇的手消毒剂乙醇含量则应大于60%(V/V),以确保其消毒效果。



影响乙醇消毒效果的其他因素

除了浓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乙醇的消毒效果。比如有机物,当乙醇遇到蛋白质等有机物时,会使其变性、沉淀和凝固,形成保护层,从而阻碍乙醇分子进入菌体内部。此外,温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乙醇的杀菌作用会增强。同时,乙醇与其他消毒剂如碘、氯已定等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



乙醇的使用范围和方法

乙醇主要用于手和皮肤的消毒,以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对于卫生手消毒,可以采用喷雾或涂擦揉搓的方式进行;对于外科手消毒和皮肤消毒,则需要擦拭并作用3分钟;对于物体表面消毒,则是擦拭物体表面并同样作用3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乙醇是外用消毒液,严禁口服,并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同时,由于乙醇易燃,因此应远离火源。



使用乙醇消毒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乙醇进行消毒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如果仅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在消毒后使用护手霜以保持手部滋润;其次,乙醇应避光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密封保存;此外,乙醇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也不可用于空气消毒;最后,对酒精过敏者在使用前应谨慎考虑,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结  语


通过今天的科普,相信大家对乙醇这位“消毒小能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乙醇进行消毒,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但请记住,任何消毒剂都不是万能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样重要。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吧!

1

END

1

来源:北安市疾控中心 健教科

编  辑  |  袁博鑫

一  审  |  袁博鑫

二  审  |  张   宏

三  审  |  高俊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公益事业性单位,主要实施疾病(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等)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健康教育与促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