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养的红虎头重达5斤6两,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成就尚无人企及

乐活   2024-12-29 11:18   上海  

自1843年正式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通商的重要港口,并成为华东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海纳百川的独特文化氛围,让全国各地的金鱼逐渐融入到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浙江金鱼和印度金鱼

浙江是中国金鱼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南宋时期,杭州的净慈寺就开始饲养金鱼。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浙江金鱼是最早被引入上海的品种,起初主要饲养在达官贵人的私家花园中。


作为通商口岸,上海自近代以来较早地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货品,其中包括来自印度的金鱼。



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为了装点圆明园的美景,特地从全国各地征集名贵金鱼,这一举动也吸引了国外使节的参与,纷纷献上珍稀鱼种。其中印度使节选送了珍贵的大红珍珠金鱼。当时的两广总督李鸿章私下里留下了几十尾,并交给其女婿任恩久养在上海的私家花园内(该花园后于1922年改为虹口公园,1988年更名为鲁迅公园)。


次年有人买通了任家的仆人,偷偷将已产在水草上的金鱼受精卵取出。这些受精卵后来被鱼把式孵化成幼鱼,并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河北金鱼以及天津金鱼

上世纪初,河北省文安县的一些鱼把式搭乘车辆南下,最终在上海延安西路、凯旋路一带安顿下来。他们购买了土地,开设了金鱼场,虽然规模不大,仅仅一二亩地左右,但生活却过得自给自足,颇为惬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算给个七品芝麻官,我们还不稀罕干呢!”


这些文安鱼把式不仅经营着金鱼场,还常常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着龙晴、水泡、高头、望天等各式金鱼。与此同时,另一批来自天津的鱼把式也在凯旋路和中山公园对面扎下了根,以养鱼为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天津帮”。


上海金鱼的黄金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有了国营花木公司,并在伊犁路精心砌建了三百余个金鱼池。公司汇聚了来自文安和天津的养鱼能手,共同组成了养鱼合作集体,携手推进金鱼养殖事业。


随后上海园林局着手进行园林建筑的全面规划,并在其下属的各大园林单位相继建立了多个金鱼场。其中,上海西郊动物园和和平公园主要以金鱼展览观赏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而虹桥金鱼场则侧重于金鱼的生产与出口,为上海金鱼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


这一时期,上海金鱼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金鱼品种总数多达200余个,尤以五花蛋绒球、红高头球、丹凤球、朝天龙球、五花水泡等特色品种享誉全国,成为了上海金鱼的一张亮丽名片。


张树年(左)与父亲张元济(中国著名教育家,商务印书馆创办人)


文革时期的上海金鱼

文革十年,上海金鱼发展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绝大多数金鱼品种惨遭摧残而销声匿迹。在这段艰难时期,仅有少数几个品种在虹桥金鱼场得到了鱼把式的悉心保护,才得以幸存下来,保留了金鱼的一丝血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5月中旬,上海人民公园3号门举办了文革前夕的最后一场金鱼展览会。展会上有一尾红虎头金鱼,据说竟重达5斤6两,被单独放置在一陶盆中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围观,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赞叹。这场展览会成为了文革前上海金鱼辉煌岁月的最后见证。

根据上海市观赏鱼专业委员会的赵惠康所著《上海观赏鱼发展史初考》的记载,“这尾虎头出自金鱼名家张树年先生之手,堪称创造了世界纪录。如今已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成就尚无人企及。可惜的是,当年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影像记录设备,很遗憾没有留下相关资料,让我们一饱眼福。


上海金鱼的再度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金鱼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金鱼养殖领域人才济济,辈出新秀。上海动物园(其前身为西郊动物园)不仅设立了专业的金鱼养殖场,还精心打造了金鱼廊,廊道回旋曲折,别具一格。廊内摆放着数十口大缸,分类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精品金鱼,令人目不暇接。

负责金鱼饲养和展示工作的鱼把式王占海先生,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不仅在金鱼养护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更在培育技艺上独树一帜,造诣颇深。王先生曾亲手通过杂交培育出四绒球和朝天龙水泡两个全新的金鱼品种,这一成就引起了全国金鱼同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这两个新品种也成为了上海金鱼的标志性代表,彰显了上海金鱼产业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兰寿体型图鉴》+《泰狮体型图鉴》
入门必备,值得收藏!
加客服微信kog202110购买

点个在看,和鱼友共勉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击这里交流投稿哦

入群交流,投稿分享,养鱼咨询

加客服微信:kog202110

商务合作,投诉建议
加站长微信15801828956

金鱼的王者
国鱼文化传播,水族资讯趣闻,爱鱼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