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客家地区,人们把按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赶圩。圩市摊贩众多,叫卖声、讨价声从未间断。街道旁卖什么的都有,大到家电,小到鞋袜,生活日常所需基本都能在这里买到。圩上的东西也相对便宜,来这里逛街的人没有太多所谓的品牌概念,实用实惠才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瑞金,由江西省直辖,赣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界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邻会昌县,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县,东北毗石城县。瑞金市下辖8个镇和9个乡(象湖镇、瑞林镇、壬田镇、九堡镇、沙洲坝镇、谢坊镇、武阳镇、叶坪镇、 丁陂乡、大柏地乡、冈面乡、日东乡、万田乡、黄柏乡、云石山乡、泽覃乡、拔英乡),市政府驻地象湖镇。
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刘、钟、杨、邹、周、谢、陈、袁等多个姓氏的客家先民进入瑞金。他们中到得早的,大多占据了耕作、居住条件很好的绵江流域冲积小平原(城区及近郊),还有所谓“塅区”(即平缓丘陵、低山之间的小盆地)。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了望族著姓,主宰一方。即使要分枝开桠,例如下广东、走福建,甚至远赴南洋,也不至于连根拔。杨、谢姓中有所谓明代从兴国竹坝迁瑞金者的比例,占该姓人的百分之五、六十,就明显难以解释。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大概一是各村委会报送的资料眉目不甚清楚,二是调查人员的分析统计工作还欠精准。但不管怎样,上述材料还是能够说明瑞金的客家人,有相当多的部分是明清时由闽粤迁到赣南、瑞金的。瑞金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扬,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瑞金人讲客家方言,在文字语汇上较接近普通话,但语音又与邻近县市区的客家语言有差异。
来源:瑞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