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约4900字,阅读耗时约15分钟
A Renewal Strategy
of Green Carbon in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gions
历史文化地区绿色低碳更新策略研究
//
文 / 图 + 贾濛 周晔 李海霞
▼
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要聚焦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更要守住城市历史文脉保护这条“底线”,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然而在更新工作中,出现了精神挖掘不足、地域特色不足、协同更新欠缺、活化利用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面应做到:文化传承、环境友好、宜居可持续这三大更新目标,并应秉持八项设计原则,指出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应以历史文化价值为核心,重视价值的凝练与面向当代需求的现代转译,提出城市更新中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的设计方法体系,建立目标-方法-策略的历史文化价值转化路径,提出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更新设计策略。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历史遗产是联系一个民族过去和未来的物质纽带。城市中所有空间环境和场所都有自己的历史,后续的建设活动都应该尊重当地历史,不应由于新的建设而割裂历史文脉1。城镇建筑遗产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有中华优秀文化代表性和人们生活体验获得感的重要工作2。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引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避免对历史风貌的破坏。
1.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历史风貌破坏,城市文脉断裂3
过去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私搭乱建破坏传统风貌、损毁大量文物等情况,致使城市历史文脉中断,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流失。
地域特色缺乏,身份认同丧失4
缺乏地域特色、过于追求表面的更新审美,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无地方性”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精神价值被异化和隐没。城市历史文化空间被破坏,切断了居民的乡愁记忆,削弱了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人情味不足。
精神挖掘不足,人文内涵缺乏
忽视城市文脉的保护传承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充分挖掘、利用及创造性转化,城市形象建设和品牌培育缺乏依据,所塑造的城市对外形象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这从城市的文化痕迹、文化载体角度来说,是对其继承与创新的不足,并影响人们的精神气质陶冶。
环境品质低下,缺乏更新协同5
历史街区往往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突出、功能性能不足、居住拥挤不堪、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在更新中容易落入“静态性保护或破坏性更新”的两极化窠臼,需建筑、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整体协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缺乏适配技术,标准规范滞后
历史街区的空间资源普遍处于非标准状态,如道路狭窄、建筑质量差等情况,现有技术如绿色、消防、市政对于历史空间的适配性不足,缺乏针对综合性能提升可指导的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手段。
展示方式落后,活化利用不足
城市更新往往改造投入大、周期长,难以形成稳定回报,同时人口外迁,忽视其内在价值的挖掘和弘扬,或对其采用的展示方式落后,无法可持续地进行活化利用,会造成街区衰败。
图1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研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示意图
2.设计目标与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要做到保护、利用、转译、传承。保护是对历史、对过去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的尊重。利用是在历史和今天之间架起桥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价值阐释和传播。转译则是面向今天,创造出既和今天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又承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优秀人居环境。传承是面向未来,对未来负责,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既要把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地域文脉传承下去,也要经得起时代洗礼,在历史中留下代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精髓的作品。
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历史文化层面的更新原则有以下九点:
价值化。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国家认定的历史遗址和古迹,也应继承和保护一般的文化传统,正视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识别凝练其价值并转化到更新设计工作中去。
地域化。我国幅员辽阔,在更新中应尊重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特点采用适宜的保护和修复技术。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特色和发展需求,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利用方式。
传承化。在更新中应面对基于现代城市前瞻性发展需要,从历史发展脉络和城市山水形势、城市传统格局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创新当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借助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机遇,从中汲取有助于当代城市建筑创作和景观创作的中国传统智慧、审美观念和本土文化特色,推动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绿色和谐社会打造。
系统化。从生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思考人类生活的空间性,城市可被理解为一个物质真实与文化想象同时交叠并存的第三空间6。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系统整合城市文化、经济、社会各要素,城市更新的早期阶段,就需要对历史遗产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保护优先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并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穿整个更新过程。
协同化。在更新中实现历史遗产保护,需要政府、社区、业主、开发商、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多主体的参与。同时涉及多专业合作,包括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历史学者,修复专家等。
绿色化。传统聚落和城市的形成有赖于特定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发展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和营造体系。地域气候适应型的营建技术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绿色发展智慧。在更新中鼓励地域传统建筑当中提取文化生态理念与策略,将传统营建智慧通过现代技术表达。
宜居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更新的功能都应当融入现代社会、满足现代社会需求,有条件的还可以考虑提升当前水平、引领未来方向。在保护的基础上,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延续化。在更新中应通过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对城市文化的创新,传达时代审美,打造新时代城市品牌,树立富有人文内涵的城市形象,塑造当代城市居民精神新风貌,弘扬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活态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宜以不同的活态传承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括街区微改造,留住原住民,延续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以文化品牌塑造为突破口,打造高质量的节日民俗文化产品,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等等。
3.设计策略及技术措施
3.1文化要素梳理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研究通常运用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踏勘、座谈访谈、文献调查等方式从“文化-空间”,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存,以及不在历史文化遗存名录中的广义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如世界文化遗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等。基于我国历史文化和空间特质,依循多历史时期、多空间尺度、多要素类型,进行系统识别评估6。梳理和辨析还要谨慎对待其余城市空间所承载的城市记忆,打造古代-近现代-当代的城市记忆延续体系。可以查阅书籍文献如《中国历史地图集》7《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8等,可以通过线上的历史地图、老地图、老照片等建立历史环境的认知,具体内容见文化要素梳理表。
表1:文化要素梳理表(作者自绘)
图2 更新对象和保护范围的关系(作者自绘)
3.2价值特征辨析
对于更新场地的价值特征辨析,首先需根据前表格“文化要素梳理表”,梳理已有的各项保护规划,研究上位保护规划中提出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价值特征、功能定位与保护要求和各项保护措施。其次,明晰场地与周边历史文化遗产的区位关系,满足场地所在的保护范围内的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最终以历史价值特征为主题,提出一个基于价值体系的文化资源清单,建立场地历史文化价值体系。
3.3规划设计定位
结合上位规划目标,尊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明确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适用古今的共同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找到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之魂”。定位历史价值特征为主题,提出适应当代生活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城市定位。应运用简洁的语言为项目定下基调,体现历史文化遗产内涵,更重要的是能指导后续设计。面对街区层面的空间设计规划定位可以明确空间特色,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引。
3.4文化空间构建
城市在提供居住功能的实用性之外,还可以表达思想、权利,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苏尔认为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下,自然及人文共同塑造的地域特质空间7。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空间构建包括提取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地域性格、内涵特质、主题故事等内容,为活动策划、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展陈方式等提供意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构建展示线路、标识系统、文化展示廊道等方式激发文化体验,通过公共空间的景观构筑物、设施小品加强文化整合与引导,构建可感可知的城市历史文脉底图。在地情感(Place Attachment),是指个体或群体对特定地方(如城市、社区或特定地点)的情感依恋和心理连接8。在更新中尊重在地情感,是一种综合考虑社会、文化和情感联系的方法,旨在保护和强化居民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深层次连接。
3.5街区风貌恢复
在更新过程中街区风貌恢复宜对沿街商户的店招标牌进行整体协调更新,对尺寸、比例、颜色、材料、照明、位置和安装、内容和语言进行指引。在特定的历史街区建议融入历史文化风格,保持视觉效果的一致性和文化特色,但需避免千篇一律,简单复制。在更新拆除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传统材料,建议回收利用,既能保持街区的文化特色,又能减少新材料的需求,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应注意新老材料的融合,鼓励使用现代技术改善其性能。
3.6综合性能提升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地区往往与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的严重滞后,可以通过存量挖潜、新建补强、周边共享等方式补齐停车设施短板,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和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分析光照、季风、温度、降水等地域气候条件,宜利用被动节能技术提升房屋的绿色性能:设置遮阳设施减少夏季过热问题;在不影响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增加或替换更高效的保温材料等。
3.7注重多方参与
在更新中鼓励秉持“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模式,鼓励居民参与更新,维护原居民的权益。利用多功能服务设施优先解决居民最迫切的需求,设置辅助教育、养老、卫生保健、康复等服务设施,提升区域社会服务保障能力。
3.8活化利用传承
在更新中的活化利用传承方式是多样而丰富的。宜调研人群类型,分析文化需求,通过城市的历史文化宣传与推广吸引游客、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参与度、促进文化传承和体育健身,增加城市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宜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穿点成线,构建解说系统。除此之外,举办城市文化节庆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构建城市文化创意新场景,迎合年轻人的潮流趋势,如:汉服、旅拍、国潮等文化产业链的深度挖掘,促进文化产业的合作和创新。
图3 北京鼓楼整点击鼓表演(作者自摄)
图4 河北省邢台民俗表演(拍摄者:伍清如)
4.结论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蕴含着独特的时代价值,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的根基所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应在充分梳理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不应局限于文物保护单位等法定文化遗产,不应局限于某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遗存,一些对城市格局、居民集体记忆以及城市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遗存都应纳入历史文化空间体系,梳理历史文化特征,建立历史文化价值体系,以此为核心提出更新设计的文化定位。在此基础上串联文化要素成线成网,通过街区建筑更新、风貌提升、街道空间设施小品更新设计,使街区风貌恢复历史意蕴。同时注重多方参与,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使居民生活品质有所提升。通过策划文化节庆活动、构建解说系统等方法,实现片区活力的激发,使更新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城市规划,2021,(09):9-14+88.
[2]朱光亚,李新建,胡石,等.建筑遗产保护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
[3]景泉.在地生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11.
[4]崔愷.本土设计II[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13.
[5]王建国.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几个科学问题[J].城市规划,2022,46(06):7-24.
[6]Edward W.Soja,索娅,陆扬.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张杰,李旻华.文化保护传承引领的城市更新价值提升[J].当代建筑,2023,(06):21-25.
[8]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60.
[9]王树声.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M].科学出版社出版,2016:13.
[10]张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J].城市规划,2014,38(S2):42-48+113.
[11]张悦,于海漪.彭氏故国,人居新城——徐州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3(03):20-25.
[12]段进,姜莹,李伊格等.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J].城市规划,2022,46(03):7-14+80.
[13]唐孝祥,乔忠瑞.广州花都港头村传统聚落文化地域性格探析[J].广东园林,2023,45(02):40-45.
[14][美]段义孚:《恋地情结》,第136页,志丞,刘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5]陈同滨,王琳峰.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区价值体系研究报告[R],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2020.03.
[16]Sauer Carl O.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1925(2):19-54.
作者简介
贾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科研创新中心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
周晔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李海霞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一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