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杰出科技人物 | 农业无尽头 心却有归处——访山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娟玲

政务   2024-11-12 18:54   山西  

导 语

岁月如歌,征途如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山西这片历史悠久、人民勤劳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杰出科技人物,他们以爱国之心、创新之志、求实之行、奉献之情、协同之力、育人之责,为山西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如同一股蓬勃的力量,以热血与智慧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强大紧密相连,推动着科技的车轮滚滚向前。

从10月9日起,本平台开设“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晋杰出科技人物学习宣传活动”专栏,讲述三晋杰出科技人物践行科学家精神,扎根基层科技一线,爱岗敬业的光辉经历,宣传他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锐意奋斗,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他们与山西同呼吸、共命运的拼搏历程。在新时代征程上,我们也期望,通过本专栏宣传,能够激发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无尽头 心却有归处

——访山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娟玲

5月上旬,本是晋中市榆次区西见子村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播种的时节。可今年山西异常干旱,持续高热少雨导致土壤日趋干涸,农民们眼巴巴等着老天下雨,种植大户们更是着急,可越等越旱越是被动,越等越没法播种,让人只能望天无奈长叹。
早已察觉到旱象的山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项目首席专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娟玲心急如焚,联合省、市、县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种植大户、农机手、社会服务组织,连续召开了玉米探墒播种技术效果展示、现场操作、示范培训观摩会,并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看墒情、出主意、给办法。

▲ 玉米艺机一体化探墒抗旱播种

过了些天,只见农民们的眉头舒展、喜笑颜开,地里的玉米出苗了,王娟玲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自己和团队十多年研发攻关的艺机一体化玉米探墒播种技术帮助农民度过了难关,也再一次验证了该技术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依然实用、管用。

▲ 看着满地出的苗子,农民乐开花

“山西要担当起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重任”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王娟玲深有感触地说:“山西是旱作农业大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是有机旱作农业的根之所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山西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要切实担当起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重任。”
王娟玲解释道,有机旱作农业的“有机”包含但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有机”,是内涵更丰富、更深刻的“大有机”,蕴含着用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以及中医的系统、联系、整体性思想,与化石农业有着本质区别。通俗地讲就是地要越种越肥,土壤要越来越健康,水、土、肥等各种资源要高效利用,农产品要绿色优质健康,生态环境要越来越好,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

▲ 观摩有机旱作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在王娟玲看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并不单单是传统农业的简单回归,而是要在充分吸收老祖先传统科学、先进思想理念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来武装和提升——即传统有机旱作农业的现代化。 
其实,作为农耕文明发祥地的山西,其农业本身就是一部旱作农业发展史。这可以追溯到西周的畎亩法,汉代的代田法……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山西探索实践形成的“三庄一寨一山一川”等一批先进旱作农业典型,尤其大寨的“坡改梯”“海绵田”技术,成为旱作技术的典范;九十年代山西选育出晋麦33、晋麦47、晋谷21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抗旱优良品种,至今代表着国家水平;二十世纪以来,山西创新建立的“艺机一体化”旱作节水技术体系,引领了全国“轻简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山西干旱少雨的特殊省情和农情也决定了山西必须要发展好有机旱作农业,走好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

▲ 艺机一体化机械装备研发及应用
“山西有能力、也有实力发展好有机旱作农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抓好封闭示范、专家联系包县包片服务等一系列办法和举措,制定了《山西省“十四五”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同时每年制定年度行动计划,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到目前看,我们已经构建了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了有机旱作农业的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王娟玲意味深长地说,“但是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技术优势、产业优势要转化为真正的经济优势,还有较长的路子要走。要想换道超车,山西必须做好有机旱作农业这篇大文章,不强调规模、数量,要主拼特色、优势,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培育绿色、健康品牌,傍住京津、雄安,做好高层次顶层设计、高端产业定位、高起点规划布局,真正把特色做‘特’,把优势做‘优’。”

“科研创新需要‘团队土壤’”

今年3月,王娟玲带着一份“支持山西建设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信心坚定地上了“两会”,她立志要在山西为有机旱作农业搭建一个可得以长期、稳定、持续支持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 王娟玲参加“两会”
但现实及种种客观因素还是让王娟玲有点失望,“重点实验室建设批复远没有希望的那么快,急人!感觉曙光就在眼前,可诸多因素就是挡在前面,烦人!”王娟玲叹了口气,“实验室建在晋中国家农高区,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神农科技集团共同建设,本身就是政—产研结合的架构,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和潜力,但这个优势还没彰显出来……科研创新需要‘团队土壤’,我希望能让这个实验室真正发挥作用,让科研人员坐上‘有温度的板凳’,能让他们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持续创新研发,有效地服务生产、服务产业、服务经济。而不是今天担心人才流失,明天担心经费短缺。”

▲ 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研究创新团队
尽管实验室建设批复的进度不够理想,但王娟玲带领的团队却并没有丝毫松懈。二十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有机旱作农业创新团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他们秉承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理念和作风,研究创新出能有效服务生产实际的大批科研成果。
“王校(院)长具有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在科研上遇到困难时从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潜心攻关,这种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不已。”“她对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好像在王校(院)长眼里,没有不能合作的人和团队,没有不能攻克的难关,前提是自己有思路、能下苦、够强大。她常常告诉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事须尽力,不要留遗憾。”“与王校(院)长共事的几年,时常感慨王校(院)长是名副其实的‘卷王’。她好像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每天精神抖擞,基地—实验室—办公室,从早忙到晚,她的办公室不像个办公室,倒像个家,有被子、睡衣、锅碗瓢盆、挂面等。”……提及王娟玲,团队成员个个向记者感慨着。
正是王娟玲这种勇攀高峰、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的精神,激励鼓舞着团队成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2012年获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去年,该团队又获评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今年还被评为了山西省模范集体。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强国复兴,人才培养是关键,在吸纳、引进人才的同时,我希望把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好,锤炼成一支能打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王娟玲笑着说。

“让农业科研人员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如何让一批有知识、有活力的青年怀着新时代的“三农梦”,扎根在广袤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呢?王娟玲认为,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灿烂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是文化凝聚力和自信所在。守护农耕文化根脉,青年一代要有情怀,要以此为荣,不能忘根不能忘本。”王娟玲说道。

▲ 谷子农业生产调研
农业农村有着蓄水池、压舱石的作用,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王娟玲告诉记者,全国上下要给予农业真正的重视,比如统筹好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让乡村有学上、能看病、有人气,减少凋蔽空心村,青年一代才会看到希望和未来,也才更有信心投身“三农”。
而更让王娟玲担忧的是农业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作为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十分关键,但目前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王娟玲顿了顿,“农业科研的阵地在农村,考核评价要将农业科研人员引导到大田、地里、泥里,到一线去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不仅是在实验室、办公室和电脑上。要让广大科研人员不怕吃苦,乐于在土里、泥里、太阳底下辛勤付出,就应该改革评价办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倾斜,当然这不仅仅指福利待遇,而是要让农业科研人员工作生活得更体面而有尊严。”

▲ 研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山西要担当起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重任”“科研创新需要‘团队土壤’”“让农业科研人员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这位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几十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脚下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正如艾青诗里写的那般,王娟玲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爱的无怨无悔,她也希望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她所热爱的农业科研事业。

来   源 | 山西科技传媒集团    张   娜    韩奕波/文    受访者供图

责   编 | 张燕洁    牛   苑

编   审 | 陈海瑞


山西科协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学术交流;提升科学素质,培养创新文化;凝聚科技英才,建设创新山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