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老舍笔下的陈巴尔虎旗大草原上孕育着蒙古族、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十多个民族,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怀,形成了同心圆,守望相助,共同守护着家乡热土。
“我拥有一半汉族、一半蒙古族的血统,还是‘三千孤儿’的后代。”
“我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就是民族团结的有力证明。”说起这些,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的巴特朝格图略显腼腆,但却无比自豪。巴特朝格图是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海拉图嘎查的一名专职护边员,他的自豪来源于全国热播的一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当他观看这部电影时,内心受到了触动,这部取材“国家的孩子”的电影,让他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父亲其日麦拉图。
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党中央决定,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约3000名孤儿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由牧区牧民抚养,“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由此拉开序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巴特朝格图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巴特朝格图说,他的父亲1961年从上海孤儿院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时才1岁,幼小的身躯虽在养父的牛车上颠簸了一天,从海拉尔幼儿园来到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可养父的牛车上承载的是满满的爱和民族团结得以传承的种子。他的父亲从此在草原扎下了根,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孩子”,也将自己的热血挥洒在这片草原上。
1995年,巴特朝格图的父亲担任了嘎查党支部书记,十年中他带领牧民发展生产,响应国家号召退牧还草,保护海拉图嘎查的草原生态,群众的收入逐年提高,草原也逐渐恢复了旧貌。在此期间,他父亲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巴特朝格图。
2003年7月,巴特朝格图大学毕业后,奔赴山东发展,从事了四年装修设计工作,也有了优渥的生活基础。2006年,他辞职回到家乡时,身边人都表示不理解。“我经常想起阿爸的教导,他总说自己是国家的孩子,生活在边境线附近,就要守好自己的家园。人在哪里发展都一样,为啥不回家多做贡献呢!”巴特朝格图这样说道,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体现出他的无私奉献和民族团结之情。
就这样,巴特朝格图在家乡带领嘎查牧民共同发展第三产业,开办“游牧人家”旅游点,既保护了草原生态平衡,又增加了牧民收入,用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游牧人家”办得有声有色,巴特朝格图却在这时主动找到当地派出所,表示自己想像阿爸一样守边护边,希望能够成为派出所的专职护边员。
“我的家就处在边境前沿地带,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作为护边员,做好巡边护边工作是我的职责。”
16年的坚守,巴特朝格图配合边境派出所开展巡边、护边、守边相关任务,巡边总里程达10多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这是他“最自豪的事”。先后参与边境巡逻、堵截勤务千余次,参与灭火、宣传、帮教等活动500余次,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作用,累计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多起,为维护边境持续安全稳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始终坚信,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话,民族团结是草原兴旺、边疆稳定的基础,守护好祖国北疆安全屏障,不断壮大护边员队伍,他一直在行动。
“我特别爱这片草原,不是因为这里养育了我,而是因为这片草原养育了阿爸以及像阿爸一样的‘国家的孩子’。我也要像阿爸一样,秉持守边人的责任与担当,守护好这片草原,为筑牢北疆屏障贡献一份力量。”巴特朝格图说。
60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书写了一段超越地域、血缘和民族的历史佳话,60年后的今天,这段故事仍然被护边员巴特朝格图续写着。巴特朝格图的父亲曾是那群来自上海的“国家的孩子”之一,是这片草原接纳了他、养育了他。在巴特朝格图的眼中,阿爸就是他的榜样。16年前,巴特朝格图从父亲手中接下了巡边“接力棒”,光荣的成为了专职护边人,和他的父亲一样反哺着这片养育他的草原。巴特朝格图牢记父亲的教导,将守护家乡、守护祖国边境、守护民族团结进步印在了基因里、实践在护边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