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美刊】白居易这首诗,诠释了人生最难割舍的情感

文摘   2024-09-08 05:18   黑龙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人世间有很多事情皆可人为左右,但唯有生死不能预知。

古语说得好:“黄泉路上无老少”,人生就是这样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无奈而又悲伤,无论是意外身故还是生老病死,最终让我们都没有办法阻挡和改变。


生死离别,是人生最难割舍的情感,更是一种对逝者情感的考验。



感情越深,失去的时候越痛苦。

这种刻骨铭心的痛楚,总会想起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梦微之》。

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梦微之

唐代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公元 801年,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 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真是相见恨晚!


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

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饮酒赋诗赏花听书,好个诗酒风流。

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

公元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


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

公元831年,60岁的白居易正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以至于元稹逝世八年之久,白居易还会在梦中与他相逢。



和苏轼的《江城子》一般,每每读来,心痛难已。

有人说;死去的人并非真的离开,只是在另一个世界开始她的下一个旅程;而活着的人,要继续她们这一世未完的旅程。

还有人说;生死轮回,缘起缘灭,一切皆有定数,一切都不曾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当我们经历了亲人们一个个逝去和生命中许多沧桑颠簸之后,对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逐渐看轻看淡了。

虽然会有事发时的悲伤与难过,但潜意识里也有了另一种踏实,这种生死离别的感受,预示着她们与凡俗尘世痛苦的彻底诀别,也预示着生命最终的归属与来世生命轮回的开始。


毕竟,那些逝去的人总是坚持到最后还是走了,把生死离别的滋味留给了我们。



她们随着一缕青烟却洒脱地变成了一个魂灵,可以时刻关注着我们。

而无论我们怎么样去找寻期待,却永远成了我们触摸不到的伤口。

我们常常安慰别人说:“人死不能复生,振作起来,日子还是要继续。”


然而,当我们自己面对亲人的逝去,我们又何尝不是忍着心灵的剧痛来面对将来人生呢?

人生就是这样,旧人离去,新人到来。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诗词美刊
唯美诗情画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