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百科   2025-02-11 20:21   云南  
图片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

过完元宵才算给春节画上句号。

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满月,

寄托着人们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图片

莹莹之火,皓月之光,

上元良宵夜,

以团圆和祈福收年。

图片
图片




元宵节由来

图片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朝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图片




元宵节习俗

图片


01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


02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花灯的造型很多,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


图片


03


耍龙灯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


图片


04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元宵节诗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今日西城

图片

梅香故里 自在中和”公众号由中和镇人民政府主办,为大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惠民政策,宣传报道好中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动态、中和镇风土人情、便民服务信息、微视频等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若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如有建议或意见可在平台上留言。

梅香故里 自在中和”现长期向大家征集关于中和镇“风土人情”的文章和图片,我们期待您的参与。投稿邮箱:tczhxcb@126.com。

梅香故里 自在中和 ”联系电话:589102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特别提醒:

本微信公众号已通过原创声明,投稿严禁歪曲、篡改他人创作或者抄袭、剽窃他人创作,若因个人稿件出问题,后果自负。


梅香故里 自在中和
介绍中和镇人文地理、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及发布党委政府工作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