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沙白」浮出水面:抱歉, 让网友失望了

教育   2024-11-06 21:15   上海  

这不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选择,这是一个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作者:蝎子号。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一、沙白,真相大白

备受争议的沙白,终于尘埃落定了。

事情发生后的一周,各种反对的声音往沙白身上泼了不少脏水。

摆拍说、网红说、装病说、假死说,还在甚至给瑞士机构代言都出来了。


“沙白没死回国了”、“沙白事情迎来反转”,至今还在网上挂着。


昨天,凤凰网发表文章《真实世界里的逝者沙白:对话沙白父亲、朋友、前同事、学生、邻居》,采访到了沙白父亲郑老先生,平息一些谣言。



报道中,沙白父亲向记者确认,女儿已于10月24日在瑞士“安详离世”。


采访中透露的信息还包括:不够爱惜自己身体是真的、老父亲深受打击也是真的、跟老母亲关系不好也是真的。


发生这样的事,哪有母亲不伤心?换句话讲,又哪有完美的母女关系?正常家庭中的母女都可能有各种拧巴、嫌隙,何况她们之间有那么大的分歧。


至于说“女儿不孝”,“父母宠坏”,或者为她父母不值当的言论,人家父母真不领你们的情,大家散了吧。


从沙白身边的人采访中,记者拼凑出一个更接近真实的沙白。



她是一个家境好上海独生女,天资聪慧,学习不用操心。成年后经济独立、气场强大、自信开朗。


她是邻居眼中的天才孩子,是朋友眼中的魅力女性,是学生眼中的温柔老师。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这个江浙沪独生女的剧本,是多少人向往的上上签。


二、上帝视角,大可不必


沙白过世后,有一些病友和医生出来发声,说她这个病只要好好治疗就不会死,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结婚生子高寿也非不可能。


说实话,把“作死”贴在一个慢性病人身上,是很残酷的;对一个20年积重难返的病人打开上帝视角,也是大可不必。


病痛打在了别人身上不是自己身上,永远可以举重若轻。


漫长的高烧和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别人在承受,人和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认知和价值观也不一样。


我们当然非常推崇精神战胜肉体的史铁生、蔡磊,对他们有再多赞颂都不为过。


可是我们没有理由对一个害怕病痛、不愿抛弃生活质量、可能还有些傲慢的人,施以最残酷的审判。


只因为她在病痛面前,没有展现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成为一个“完美受害者”。


慕强和恐弱,都是社会毒瘤。


坦白说,我连发3天高烧,就有想“死”的心了。但我不会去“死”是因为我知道感冒会好。但沙白不一样,她的忍耐不会变好,只会带来更大的耐受。


即便无法共情,也请不要冷血。


沙白是个病人,承受着身体上巨大的痛苦。20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人,她此后人生决定是不是会有动作上的变形。哪一些是出于本心,哪些是受病痛的影响,这是很难以一个健康人立场去讨论。


就像我朋友的爸爸,患了糖尿病后性情大变,反而嗜糖如命,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这样的故事我身边不止一例。


疾病对大脑的影响,我们未从知晓,但也不能排除这一点原因。


她的病情,用哪种药有效,相信在她当时的认知范围中,已经做了最好的权衡。旁人对她病情捕风捉影的“所以、可见、因此”,很难成立。


网上一位医学博主,对沙白的治疗有着我认为中肯的评价。


他说:女孩的医生可能没有很有效地跟她沟通,让她了解红斑狼疮这种疾病治疗的意义。……这是一个对疾病、对治疗充满误解导致的悲剧。


“因为副作用、治疗过程的复杂,我们现有的治疗方案没有能够帮助到她,这是医学科学的失败。”(@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虽说人死为大,但我真不喜欢全网美化自杀》)


关于这一点,沙白父亲说得很清楚了:这一切都是命里安排好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健康没了,什么都没了。”


当事人并没有美化这一切,她只是选择让这一切发生了。



三、这个社会戾气太重


沙白去世后,无论是网暴死者,还是美化自杀。


我猜测都不是沙白的本意。


我是在沙白启程去瑞士之前,就关注到她的视频号,完整地看完她的几段自述,了解她的想法是通过一手信息。


我第一感觉是她分享很真诚,有被网友骂破防的片刻,但又很快调整过来骂了回去,应该生活中是个很爽直的女孩。


后来沙白的视频一度被隐藏,网络上传播的二次加工版的内容,断章取义、东拼西凑,让我非常陌生和震惊。


尤其是那段“为什么不换肾”的视频截图,说她支持“器官买卖”。但完整看完视频,她想要表达的是换肾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既不合法、她也等不到了。


最后一次发病,她的其他器官也都各有损害,换肾解决不了问题。沙白父亲在采访中也承认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她其实并没有选择生或者死,她只有选择如何死——少受一点痛苦爽快的离开;还是多挨几天拖累家人、又毫无质量的人生。


这不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选择,这是一个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很多人指责她不爱惜生命,但没什么好多说,她已经为自己不爱惜身体,付出了最惨重、最残酷的代价。不是吗?


死后的网暴沙白已经看不到了,但这一切对她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无疑是二次伤害。


对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是一种愚弄。



在凤凰网的报道中,她的一位前同事Coco经过这件事,甚至怀疑起自己所看到的所有新闻多少是真?


她看过视频后的感受,跟我看到的感受是一样的,就是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了——健康,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别人要冒着生命危险,遭全网唾弃才能享受到的阳光,我们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感恩?


另一位她的学生Yoyo对于网上的言论很是气愤。她眼中的沙白已经足够勇敢,她觉得这是她给自己的交代就够了。“大概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所以戾气很重。”Yoyo说。


除了生和死,自由和责任,真实和虚假,沙白放大了太多人的冷血和残酷。


她漂漂亮亮的展示在镜头里,一如她经常光顾的爵士酒吧的店长Andy对她的印象。她是一个病入膏肓,都不愿意把病容展现给身边人的女子。


“你看不出她是个病人,她的谈吐、整个人的状态,所以我们会感觉她为什么不去治疗,不再坚持一下。”


Andy补充说,“我想作为旁观者看到的状态,和她自己实际体验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人前光鲜到最后的沙白,会在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垃圾管理站阿姨展现脆弱,告诉她“自己已经承受不了……”



一个残破不堪的身体要去维持这样的体面和得体,谁能说她不够坚强呢?


很奇怪的是,当时她在视频号倒计时的时候,网络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几条视频的点赞也不破万。


在她完成流程后,互联网突然爆发了猛烈的攻击,像是预谋已久。


就好像一个人站在楼顶要跳楼,下面看热闹的人,要么不发一言,要么等着说几句风凉话。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

蓝橡树少年日历2025】来啦!!!


专为8-16岁少年设计的一本「人生日历」——启发中国少年。自我发现、认识世界、文化启蒙。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将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以名言金句的方式呈现出来。

赋予每个月独有的深度主题,回答萦绕在少年心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什么文化塑造我?什么环境影响我?……等一系列人生问题。

古今中外的名人作家用凝练的语句,点醒困惑中的青少年。每天撕一张,跟随日历成长,感受解惑人生的畅快。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父母和孩子一起记录下当天的待办事宜,当日的心情感悟,不啻是一种有趣的亲子沟通。

蓝橡树少年日历2025
思考人生问题,做有思想的少年

👇点击图片,可进入下单页👇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蓝橡树出国留学
哈佛专家创立、10万精英家庭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社区。专业体制外升学、海外留学、国际竞赛、标化考试,打破留学信息差,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