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时光荏苒,见证了江苏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辉煌历程。75年初心不忘,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砥砺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此,“江苏统计”特设专栏,推出“数说江苏”特别报道,透过一组组数据,来看江苏75年的奋进之路。
它就是美得让你“吃醋”的城市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总量实现“三级跳”
新中国成立75年,镇江国民经济发展从闭塞到开放、从起步到腾飞,经济总量实现三次跳跃。1949年仅实现生产总值1.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108元。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经济快速发展,1992年实现第一次跳跃,GDP突破100亿元。2006年,镇江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奋斗目标,GDP实现第二次跳跃,突破1000亿元。2022年,镇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济运行稳中有进,GDP实现第三次跳跃,突破5000亿元。近十年来,镇江奋力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时代画卷,经济总量由2013年的2659.07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526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7%,分别快于全国、全省0.8、0.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转实现“新优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镇江市在持续扩张经济总量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创新驱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为经济发展蓄积了力量。75年来,镇江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一、三、二”格局向“三、二、一”格局的转变过程。1949年,镇江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63.6:7.3:29.1,呈现“一、三、二”的格局。经过近30年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1:60.4:14.5,呈现“二、一、三”的格局。1989年,围绕深化改革的工作要求,镇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6:57.8:22.6,呈现“二、三、一”的格局。“十三五”期间,镇江坚持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优化为3.5:47.9:48.6,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当前,镇江紧扣总书记赋予的“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抓牢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汇聚整合“政产学研金介”多方力量,全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3年,镇江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3.2:47.6:49.2。
地方财力实现“新突破”
解放初期,镇江无财政可言,194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为102万元,前30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1至2亿元左右,1978年也仅为2.2亿元,后30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增长,税源经济逐步扩大,财政状况得以明显好转,1993年突破10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2013年镇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52亿元,2018年突破300亿元,2023年达到320.71亿元。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3.95亿元,年均增长6.4%。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
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过去的75年,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历时60年,到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历时5年,至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近300亿元,历时9年。十八大以来,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58亿元,较2012年增长65%,年平均增长4.6%。近年来,镇江以“跑起来”的姿态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正成为让镇江人民自豪的幸福产业。全市形成以优质粮油、特色园艺、特种养殖、休闲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拥有“两品一标”39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为72.5%。2023年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00家。创建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0%。加大“戴庄经验”复制推广力度,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提高到68%。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1个、农业产业强镇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等一批“国”字荣誉,更为镇江农业产业发展增光添彩。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
解放初,镇江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百人以上的工厂仅有市区的面粉厂、电灯厂和火柴厂,其他都是一些规模很小而又简陋的手工作坊,所辖县除丹阳棉纺厂外,几乎是空白,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不足3000万元。新中国成立后,镇江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掀起大办工业高潮。到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近18亿元,较1949年增长62倍,重工业占比较1949年提高50个百分点。1988年突破100亿元,2004年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现在镇江锚定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四群八链”重点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2023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6家,工业总产值5825.78亿元。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29.7亿元和3031.7亿元,分别拉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2.6和2.7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显著。从“四大产业集群”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速领先,达14.9%,对“四群”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88.7%。八条重点产业链中,海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1.3%、32.4%、18.8%和10.7%。2023年镇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6位,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689个,创建省级及以上各类“智改数转网联”示范试点项目744个。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70家,总数累计达1158家,全市入库培育企业数量近2000家。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消费市场稳定繁荣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对外开放纵深发展
镇江因水而建,因“运”而兴,自古以来,镇江即是漕运、水运枢纽城市;到了近现代,更是发展成为对外商贸发达的“银码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港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亿吨。2023年镇江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0.4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05.46亿美元。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71.3%提高至76.8%,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的比重由33.5%提高至58.7%。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镇江已拥有16个国际友好城市、22个国际友好交往城市,遍及5个大洲。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举办纪念赛珍珠诞辰130周年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目前与6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贸易往来。2023年,镇江已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低碳大会,低碳发展成为镇江国际交流和对外开放的城市新名片。
基础设施取得新成绩
交通邮电蓬勃发展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美丽镇江”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环境保护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初,全面推进于21世纪。2013年以来,镇江坚持逐“绿”前行,积极实践,提交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镇江答卷”。镇江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举办六届国际低碳大会;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双碳”实践中勇当先行者、探路者、引领者。低碳试点十年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7.3%,PM2.5浓度下降50%,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和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三个同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保持100%,长江镇江段水质保持II类。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在镇江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年来,镇江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云平台,扬中成为全国4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之一;全市公交车基本实现100%清洁化,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社会事业展现新气象
科技创新积厚成势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为标志,镇江同全国一样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全市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镇江以建设“创新创业福地”为目标,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优化创新生态,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专利授权数由2013年的9809件增长到2023年的15503件,年均增长4.7%。近五年来,累计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2500项、合作金额近10亿元,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协同、共建共享。提出并聚力实施“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技创新资源。2023年,镇江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31位,R&D占比达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列全省第4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5家,有效期高企数达1429家,拥有省独角兽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47家、省科技上市培育计划企业81家。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院士工作站5个。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解放初,镇江仅有大学1所,中等专科学校9所,普通中学26所,小学1695所。改革开放前,教育事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教育普及率以及受教育程度仍处在较低水平。改革开放特别是恢复高考后,镇江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83年以来全市教育事业支出累计达106.5亿元,社会办学力量兴起。到2023年基础教育和中职阶段共有各类学校527所,在校生53.25万人;在校大学生(含在学研究生)14.36万人。2023年,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扬中市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认定。积极推进教育“双减”试点建设,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共创成省优质园214所,在省优质园就读覆盖率达83.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优质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1.74%和91.62%,占比位于全省前列。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成省智慧校园示范校20所,占比位居全省第一。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镇江的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兴建市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市艺术中心、市影视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画院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场馆。2013年以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先后创成江苏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苏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先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网络化。镇江博物馆、市县(区)7家文化馆和7家图书馆均建成国家一级馆,56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综合文化站,665个村(社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镇江市非遗新馆,形成国家、省、市和辖市(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9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5名。镇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23年镇江市输送的运动员在世界大赛斩获2金1银1铜,亚洲比赛获2金2银2铜,全国比赛获16金12银8铜。镇江市运动员徐旭霞勇夺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象棋比赛公开组女子个人冠军。巴黎残奥会,镇江女运动员刘静获乒乓球女双金牌。镇江新区航空体旅融合基地被认定为“2023年江苏省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镇江市世业洲体育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荣获2023年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医疗卫生增能升级
1949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仅有29个,病床422张,卫生技术人员1205人。镇江作为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健康发展。1978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524个,病床5900张,卫生技术人员6500人。2022年镇江市人均预期寿命首次突破80岁,和十年前相比明显提高。镇江以健康战略统领卫生健康改革,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23年镇江卫生机构数为1235个,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63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81人。全市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2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基层门急诊占比在55%以上,60%的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得到有效管理,基本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十年来,镇江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推动医保改革成果落地见效,二级公立医院“国考”综合成绩列全省第一。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居民生活彰显新风貌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市场供应日益充足,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镇江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镇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1985年的736元提高到2023年的37866元,增长50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从1985年的492元提高到2023年的28576元,增长57倍。居民消费重点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明显。2023年,镇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1%,比1985年下降了25.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比1985年下降了23.1个百分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023年,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两项支出在镇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分别为18.9%、10.5%,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分别为24.7%、12.0%。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城乡居民增收致富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
新的征程上,镇江将更加坚定自觉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一总要求,年年有成,久久为功,聚创新之能、集人才之势,使产业筋骨更强劲、企业细胞更活跃、科创森林更茂盛,支撑着全市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镇江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创造精彩。
策划&统筹:江苏统计
审核:黄健
点赞 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