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新策 乘梯更安全

文摘   2025-02-07 19:20   北京  

电梯门悄无声息地合拢,40余秒钟后从1层直达19层,整个电梯运行丝滑平稳。“现在乘电梯,我感受到安全、安心、舒适、快捷和智能。太幸福啦!”近日,记者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文慧园56号公寓的桂先生一起乘坐楼里的新电梯,他非常欣赏这个新“朋友”。


新电梯带来的幸福感,正是北京市实施《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地方标准,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居民住宅老旧电梯监管取得的成果之一,即积极开展电梯安全评估工作,以多元共治为手段,持续推进电梯安全隐患治理、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提升电梯安全保障水平,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当天,记者随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的王子健、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的杨志涛、索家坟居委会的朱金春、北京羲和物业的徐连兵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回访56号公寓更换电梯使用情况。他们乘坐电梯体验运行状态,查看特种设备使用标志、乘梯须知等电梯信息公示情况,了解居民反馈意见等。居民楼更换电梯涉及部门多、申请流程复杂、持续时间长。说起该公寓电梯换新的经历,所有参与者都感慨良多。


据徐连兵介绍,56号公寓原有两台电梯已使用19年。全楼216户居民,常住人口近600人。使用年限长、使用频繁导致电梯零部件磨损严重,居民乘梯体验欠佳。


“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在夜里接到该公寓居民电话,投诉电梯故障问题。北京市民热线12345也数次转送居民相关问题反映信息。”杨志涛和朱金春说,2023年夏天,街道办、居委会把解决电梯问题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每年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但是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电梯,安全运行只能是‘基本配置’。”王子健说,便利、智能等成为新需求,对电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正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


对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使相关各方一拍即合。2023年七八月间,56号公寓电梯更换项目启动,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统一部署下,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随即依据《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电梯电动机等26个类别224个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和试验,对使用管理等两个项目进行查验。通过一年多努力,2024年12月15日,两台新电梯全部投入运行。


在北京,与56号公寓居民一样获得了新幸福感的人还有很多。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张冠宇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底,北京市电梯保有量已达31.6万台,仅次于上海市,位居世界城市第二位,其中使用时间15年以上的住宅电梯有4.5万台。2014年以来,北京市连续11年开展电梯安全评估工作,2018年发布《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地方标准,2022年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形成《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自评估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已累计评估老旧电梯5万余台,推进电梯更新改造5500余台,消除风险隐患1万余条。



往期推荐



1.守护“第一国门”的电梯维保人

2.节后首个工作日,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尹力发出动员令

3.复工复产,安全先行,这几点要注意!

4.守护春节 市监同行 | 羽绒服装怎么挑选既保暖又时尚?



近期热门视频





关注“北京市场监管”视频号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赞  在看  分享精彩内容

北京市场监管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订阅号,发布监管信息,解读监管政策,提供资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