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加上读书,过去整整12年都在海外。12年里走过了30多个国家。
说起来有点凡尔赛,旅行的新鲜感到现在已经褪去了大半。阈值被不断推高,很难再被一般的风景和体验打动。回首12年旅程,我对旅游这件事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阶段:特种兵式打卡
刚工作那会儿,好奇心爆棚,最期待的是出差,想到又能去到一个新国家,接触新的人和文化就很兴奋。感觉那个时候每天看到的都是新世界。
出差如果碰上周末,一定会把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短时间打卡尽量多的景点,效率拉满,甚至干过当天往返两个国家的事。回到家迅速整理素材分享到朋友圈,炫耀自己在短时间内征服多个目的地的“战果”。
第二阶段:追求体验深度
随着去的地方越来越多,表面化的体验不再能满足自己,开始注重旅行的质量和体验的深度。更愿意花时间去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和整体氛围,放慢旅行节奏,想要深度的体验每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开始理解为什么欧美人那么喜欢躺在海边晒太阳,一躺就是一整天。
第三阶段:放假只想回家,多陪陪家人
到了今年,心态又有了变化。旅行的欲望慢慢消退,反而更想留在熟悉的环境里。放假了首先想到的是回家,多陪陪家人。从陪伴中获得的能量和愉悦感远大于在路上。当然偶尔也会出去玩,但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旅行结束后,回到熟悉的环境,躺在沙发上,感叹“还是家里舒服”。
旅行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越来越短。反复经历陌生的地方、面对相似的风景或文化体验,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尤其像我这种四海为家的人,其实更渴望回到熟悉和安心的环境里。这不仅是一种身体的恢复,更是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
我想旅行的终点可能就是回到起点吧。
当然还是建议大家趁着年轻多出去看看。如果没有豪情万丈过,故乡的云可能也只会是乏味的风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