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个唐诗爱好者叫竺岳兵。
上世纪70年代,竺岳兵在绍兴当地的土产公司建设运输毛竹的“毛竹公路”时,意外发现了一条“古代著名旅游线”。经过多年的步行考察和古籍研究,他发现有超过400位唐朝诗家曾漫步浙东,留下了他们的情感与智慧结晶。
这条被后世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线”从钱塘江开始,沿浙东运河经绍兴、上虞和浙东运河中段的曹娥江溯古代的剡溪。经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椒江以及余姚、宁波,东达东海舟山,以及从新昌沿剡溪经奉化溪口至宁波。
在这条路上,山川、古迹与诗篇交相辉映,唐代众多诗人在此游历、吟咏。他们或因贬谪南下,或主动寻求心灵的慰藉,浙江的山水成了他们抒发情感、寄情自然的最佳舞台。溯洄历史长河,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都曾被这里的旖旎风光所倾倒。他们沿剡溪而上,在这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中,挥洒自如,泼墨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壮游》应运而生。那么今天阿编就从唐诗之路的首倡人竺岳兵的故乡新昌县出发,来到奉化,揭秘唐诗之路的其中的宁波段!四明秘境
唐诗之路上的栖霞坑村
要说宁波段,不得不提横跨宁波的余姚、海曙、奉化的四明山。四入浙江、三入剡中、二上天台、一上四明的李白,他曾写下“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来称赞四明山的风光 。无独有偶,唐朝诗人陆龟蒙也曾到访,写下《四明山诗.云南》:“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这里的云南当然不是我们熟知的云南省。四明山的最高峰雪窦山常年在云雾缭绕之中,谢遗尘游记中说:“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因此雪窦山一带,古称“二十里云”。雪窦山之南的栖霞坑一带,就被称为“云南”。栖霞坑在清末改名前,因这一带的丹霞地貌,玉石红白相间、灿若桃花,一直被叫作桃花坑。筠溪从中潺潺流过,村民沿溪而居。这里到现在还保留着青砖黛瓦传统式民居,村里分布着古桥和不少晚清时期的宗祠、庙宇。如果你和村民交谈,会发现他们大多姓王。这个“王”姓也是大有来头。根据史料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隐居奉化与嵊州交界的六诏村,距离栖霞坑仅不到30公里。他后裔中的一支又在多年以后看中了奉化的风景,迁移聚居栖霞坑。不得不说,祖孙后辈的眼光总是相似的!
越过村西口的永济桥,有一条栖霞坑古道。正是它联通了余姚与奉化和新昌,也是著名的“唐诗之路”宁波段的主要部分。永济桥,是一座卵石砌成的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初年,与长寿桥和长安桥遥相呼应,也是栖霞坑古道的起点。
栖霞坑古道嵌于壮丽的断岩峡谷之中,全是青石铺砌。路径曲折蜿蜒,沿途奇峰峭立,溪流清澈见底,古木参天。古道宛如一条镶嵌着璀璨珍珠的链带,将多个风貌各异的村落,以及诸多蕴含深厚文化的遗址精致地连接在一起。千百年来,栖霞坑古道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沿唐诗之路访古探幽。如今的栖霞坑也不冷清。因为古道的人气,村里也引入了民宿、酒吧、咖啡厅等设施,成为古道来访者歇脚的好去处。世事变迁,这条古道依然静默守候,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人事的更迭。
历史的长河滚滚不息,携带着往昔唐诗的袅袅余音,仿佛云雾缭绕中,风雅古韵悠然再现……
记得将汤米旅行设为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接收最新行程消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