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听|杜家丞老师:一个直面焦虑的人

教育   2024-10-13 21:05   北京  



『当我们聊到MBTI时,杜家丞老师透露他是INFJ。他看着我们,笑着说:“其实INFJ都是在痛苦中成长的。”其实千人千面并非4个字母能完全定义,但就杜老师自述的这一特点,或许概括了当时的杜老师和当代青年一样,在求学与职业选择过程中的辗转挣扎』


本文共3868字

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01「傲气」


“也没告诉我爸,也没告诉我妈,他们都要吓出心脏病了。”


这个三十年前就参透如今柚子皮高颅顶秘诀的小孩,就是我们本期的访谈对象,杜家丞老师。


杜家丞老师小时候


杜老师说话声音不高,语调平稳,时不时蹦出几句冷幽默。光看外表,你其实很难把他同“傲气”联系在一起。然而他像酒精灯,内焰温度远远高于外表,透过他轻松幽默的叙述,还是能看到一点认定和倔强作底色。

2010年前后,当时的大学招生政策除了高考之外,还有自主招生计划,类似于现在的“强基计划”。

据杜老师回忆,当时的班主任,也是他的政治老师,是个正直热忱的人,总是鼓励他们坚持自身兴趣。受班主任影响,也因为自身对文史哲的兴趣,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当时选择的是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

那时大家都报考金融、数学、工商管理等等专业,而他是班上往前往后数年中,本科选择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作为专业的唯一学生。他用“大家都说我是神经病”自嘲。

当时高考志愿可以报考三个专业,但他只填了第一个。在空了两个志愿的申请表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个专业有执着的“认定”,有一点非它不可的破釜沉舟。他用“爸妈都吓坏了”作自己的调侃。因为在当时的招生政策中,只报的一个专业如果没有录取,就等同高考白努力一场,没有大学上

他的“傲气”,不是狂妄桀骜、轻浮冲动,而恰恰是深思熟虑之后,不愿做“该做的事”,要做“想做的事”,是遵循本心的心甘情愿。

对杜家丞老师来说,当时看可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而现在看却“惊心动魄”。但在这些自嘲与调侃之中,听不出一丝后悔懊恼。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青年自然发生的东西。

在这些叙述中,他更多地陈述客观事实,再附以轻松地调侃,甚至看似还有点阴差阳错的偶然。年少轻狂时的“一些兴趣+一些巧合”,这可能是人生的常态。




02「以政治为业」


“以政治为业,一是‘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生存。”

——韦伯《以政治为业》


“其实还同时报考了复旦,但材料晚寄一天没过初审。”杜老师开玩笑说:“其实寄到了也不一定能上。”正是由于这样的阴差阳错,他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与此结缘十数年。

我们问,十几年中一直都如此坚定地选择这个专业吗?

他说也不是。换个学院、换个专业,他都想过,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与政治、历史相关。他也曾经起过修读社会学、哲学的心思,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还是在人大跟党史党建打了十几年交道。

谈起辅修社会学半途而废的原因,他说这是因为遇到了一门课:社会统计学。他在这上面栽了跟头,那时补修学分还需要交钱,因此每次当时的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教秘看到他都笑脸相迎。后来又是如何释然的呢?因为他想了想,韦伯大概也不会社会统计学。而对于他来讲,对社会理论感兴趣,未必要用辅修的框架来约束自己,旁听或许也足矣。

正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是他自洽的密码。

但是,他的求学道路有迷茫。实际上,一直到读研究生,杜老师都没有想过要走学术道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反而,他起初因为想要“经世济民”,断定要走公务员的道路。虽然都是公务员的父母反复劝阻,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

研一下学期是一个转折点。一次偶然,他参与了《文化纵横》杂志主办的一个暑期研修班,在那个研修班里,他听到许多新锐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激活了他关于学术道路的思考。“原来我所学的东西,居然还有这么多可以探索的、有意思的问题。”杜老师和我们说。由此,他萌生了走学术道路的想法。

到博士时,公务员的职业选择曾经再度进入他的脑海,但本科时读的韦伯替他做了决定。韦伯在一次以“以政治为志业”为题的演讲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以政治为业,一是‘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生存。”杜老师认为,以政治为业,不一定要从事实际的政治。以研究政治原理、从事政治教育、传播政治知识为业,亦是以政治为业的一种形式。

就这样,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第一次涌入他的脑海。


杜家丞老师与其硕博导师秦宣教授合影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思考,做这件事有什么用呢?但庄子言“无用之用”,本科时读韦伯的杜家丞,也未曾想到自己会间接因此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03「有笑点、泪点的思政课」


“有人味儿的历史是最能打动人的。”


刚入职的那两年,他还是师资博士后。那时候学校对师资博士后的要求是两年内完成两个学分的教学任务,而他仅仅一年就完成二十多个学分

“那时候学校跟我说缺老师,我想着课程进度都差不多,上一个班也是上,上两个班也是上,没想到就上成这样了。”他自己也笑说:“那两年上的很疯狂。”

教学相长。正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他更加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以此反哺他的思政课堂,让课堂有笑有泪有知识。

校内论坛上评论他:幽默风趣、YYDS。我们摘录其中一些,询问杜老师的看法。我们满心以为他会说些感谢大家的话。然而他首先开了个玩笑,说希望同学们以后给他的图片p上“圣光”时,可以找张更好看的照片。


关于杜老师的校内论坛评论摘录


而后他解释,其实他并没有想要刻意使他的课堂“搞笑”,那不是他的目的,使课堂吸引人有很多种方式。“我认为,思政课不仅仅要追求抬头率、点头率。同学们低头记笔记也是思政课吸引人的表现。”

与此相比,他更愿意搜集大量资料用数十个小时精心制作PPT,用熟知的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把书上的历史带到我们的眼前。在思政课上听到流泪,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历史和思政,在例子展现的那一刻变得立体。思政不是庙堂讲章,思政也有“人情味”。或许正是这种人情味儿,才使得杜老师的课非常动人。“我教思政课,一般都想跟着一个班上到底。我觉得这是一个和同学们长期互动的过程。”

这种人情味的关怀,也渗透在他作为班主任的角色中。“一群朝气蓬勃的人从事的一件艰苦但有意义的工作。”这是班级公众号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或许也是杜家丞想要潜移默化传达给班级同学的信念。

班级公众号“唯鹜史馆”既有“史馆议事堂”“史馆读史”等等专业知识栏目,也记录“岁岁欢愉”生日祝福、“策马飞娱”班级团建等等温情时刻


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当天,杜家丞老师与同学们瞻仰毛主席遗容后的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良师是有趣味有深度的课堂传授,亦是日常生活的启智润心。




04「关于绩点焦虑」


“以行动化解紧张”

——苏国勋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令我们十分惊讶的是,现在口碑颇好的杜老师谈起刚教课那两年,说自己曾经也因绩点问题被同学们质疑。有一条评论令他至今影响深刻:“杜家丞这个老师,破事不少、给分不好、讲的还行。”他看到后就开始自我反思,作为现在的老师、曾经的学生,他非常理解同学们的焦虑,也不想把思政课成绩变成大家最后升学、毕业的绊脚石。“我需要改革自己的课程评价体系,”杜老师对我们说,“大家都这么优秀,我也尽力去为大家争取优秀率。”

包括绩点焦虑在内的各种焦虑似乎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杜老师对此的态度是韦伯的翻译者——苏国勋老师提出的韦伯性格“以行动化解紧张”。在班里的同学们处在大三年级、面临升学焦虑的时刻,杜老师特别召开了班会,尽全力缓解同学们的压力,还预备去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希望通过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以给予同学们帮助。

在班会上,杜老师向同学们说明了大三可能会面临的种种焦虑,希望让他们对未来一年有清楚的认知与心理预期,在了解焦虑来源的基础上克服焦虑;另一方面,杜老师也在找班级同学们聊天,因人而异地分析情况,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比如保研有困难的同学,杜老师会建议他们尽快开始准备考研,给他们规划复习计划、提供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我给每一位同学都量身定制了升学方案,我也会给他们提供复习材料。”杜老师和我们说。

焦虑有时源于对未知的迷茫无措,你在起点,远望目的地,却不知道路在哪里。有事可做、有路可走的时候,我们就不必盯着空气感到飘荡与虚无。




05「轨道?旷野?」


“如果想上出有趣的思政课,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他敬佩之、叹服之,却自愧做不成“独坐小楼成一统”闻一多式的学者。“生活”给他养料,让他成为同学们眼中“有趣”的思政老师。

他是羽毛球场的熟客,在赛事中常常大展身手,也因此有许多同学和他成为了球友;他也是钢琴的音乐发烧友,热爱勃拉姆斯琴曲中浓烈又克制的情感;他还可以讲红楼梦,讲毛泽东一生五读此书,讲“大有大的难处”“东风压倒西风”“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之中的哲理与治国理政的相通。


杜家丞老师和他的球友们的合影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会让我活得更加丰满。”我们常常说,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但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把自己困于轨道之中。而生活是跳脱出来的另一个命题,是轨道之外的风景。




06「后记」


采访的最后,我们希望杜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他借用了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一句歌词:希望大家做秩序中稍作改变的自己

这是对我们的祝愿,亦是他的经历的注解。

做秩序中稍作改变的自己。是那个申请表要空两个志愿、要读韦伯但学不会社会统计学的杜同学;也是那个希望思政课不仅有笑点有泪点更有知识点的杜老师;是逐个找同学谈心、因人而异规划人生方向的班主任;更是是球场上挥汗如雨、飞机上听勃拉姆斯的杜家丞。

陈粒有句歌词说:“成长变成了,我和我的隔阂。”我们总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地思考、打碎、重塑,循环往复。但人是目的,而非工具。环境塑造我们,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做自己。正是在一次次的猛进、停顿、犹豫、更新中,我们重新拆解、糅合、编排了自己的力量,我们让光线照在我们的前方,我们笑着哭着大步向前。


人生,没有“不该”、没有“应该”。但是有“傲气”“行动”和“自然发生”。

溪水淌淌,阳光正好。也祝大家,做在秩序中稍作改变的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出品

文字:组织联络部 黄梦涓 姚孟彤 陈航焜

图片:部分来源于杜家丞老师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组织联络部 陈钰洁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鲜、最生动的校学生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