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牛奶补钙”可能是误区?医生提醒:65岁后,补钙要牢记这3个关键细节

文摘   2025-01-12 15:15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总觉得腿脚没劲,稍微走远一点膝盖就酸得不行。”

65岁的李阿姨坐在诊室,语气里是掩不住的无奈。


她叹了口气,说:“我听人说喝牛奶补钙好,就每天晚上喝一大杯,怎么感觉骨头还是这么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李阿姨,牛奶的确是补钙的好食物,但光靠牛奶,可能还不够。尤其65岁之后,补钙是门学问,得讲究方法才能真正让骨骼受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65岁以后补钙的3个关键细节,别让你的努力白费了。




光喝牛奶补钙?别忘了“吸收”是关键!


我们常说“缺啥补啥”,但身体的运作远比这个道理复杂得多。


尤其65岁以后,随着身体代谢和消化功能的下降, 钙的吸收率会显著降低 ,仅仅依靠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不够。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 维生素D的缺乏 :维生素D被称为钙的“搬运工”,它能够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同时帮助钙沉积在骨骼里。

    但很多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晒太阳不足,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导致补钙效果大打折扣。 


  • 高磷酸饮食 :喝太多碳酸饮料、吃太多加工食品,容易让体内磷含量过高,从而抑制钙的吸收。 


  • 肠胃功能减弱 :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而钙的吸收依赖于胃酸的帮助。


    如果胃功能较差,补钙的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补钙≠补骨,运动才是真正的“骨骼医生”


很多人以为,钙吃够了,骨头就硬了。


可实际上,65岁以后, 骨骼健康不仅靠钙,更需要运动的刺激 。


骨密度的维持,需要不断的“压力”和“负荷”来刺激骨细胞的生长。


适合65岁老人的运动有哪些?


  • 抗阻运动 :像快走、慢跑、爬楼梯等,能够给骨骼适度压力,刺激骨质生成。

  • 柔韧性运动 :比如太极拳、瑜伽,能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 力量训练 :使用轻重量哑铃或弹力带,锻炼肌肉,保护骨骼。


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严重的老人不宜做高冲击运动,例如跳跃、跑步等。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饮食搭配比“盲目补钙”更重要!


补钙不仅是“吃钙”,更是“吃对”。65岁以后,科学的饮食结构比单一的补钙更重要。


  1. 奶制品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含钙约120毫克。

酸奶不仅钙含量高,还富含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


2. 豆制品 :100克豆腐含钙约138毫克,且植物蛋白含量高,适合老年人日常食用。 


3. 鱼虾贝类 :比如虾皮、沙丁鱼等,含钙量高,同时富含维生素D,能提高钙的吸收率。


4. 坚果和种子 :杏仁、芝麻等含有丰富的钙和镁,可以作为健康零食。 


5. 绿叶蔬菜 :如小白菜、西兰花,含有一定量的钙,但要注意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需焯水后食用以避免影响钙吸收。


饮食搭配小贴士 :


  • 少盐少糖 :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而高糖饮食会影响钙代谢。


  • 远离高草酸食物 :如过多的菠菜、红薯等,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降低钙的吸收率。


  • 合理搭配维生素K :绿叶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富含维生素K,有助于钙沉积到骨骼中。




写在最后:

65岁以后,补钙不是简单的“多喝牛奶”。 


补充维生素D、坚持适量运动、合理搭配饮食 ,才是骨骼健康的三大法宝。


愿每位读者都能拥有健康强健的骨骼,迈出稳稳当当的每一步。 今天的你,记得给骨骼一份关爱了吗?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