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

教育   2024-11-05 10:00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欣说言语~




Hi,伙伴们!

欢迎进入周二、周三、周五

「寻根溯“源”」系列






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题目先导。选自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


第二部分:题源阅读。为题目所属的题源文章,出题段落字体加粗并标注了特殊颜色。


1.本部分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阅读材料~不拘于何时看,何地看,有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可看~


2.阅读过程中,据个人需要、文章特点,获取信息即可。


举例来说:


张三:当阅读素材使用。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锻炼阅读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跟看报纸类似,但是更侧重于速度,和对信息的反馈;


李四:每看完一个文段,会尝试概括文段大概内容,看看行文逻辑;


王二麻子:看到有用的申论、面试能用上的素材,就叨叨几句思考用在哪;


赵五:碰到特殊搭配和成语会注意。


等等……


第三部分:答案解析。为第一部分中题目的答案及解析。





题目先导




题源阅读


人民日报:《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全文共1176字)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这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童子功”的底子要从小打下,但效果的显现却不是立竿见影的。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的古代诗文,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读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常读常新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义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所以,当我们希望孩子从小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诗能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诗能让孩子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孩子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孩子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方能生生不息,才能更有底气。




答案解析



【答案】D项
【考点】语句衔接,横线居中类,承上启下
【解析】上文:强调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下文:强调多读多记,才会烂透于心,出口成章。尾句以诗词大会为例,对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证。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横线所填语句,应体现多读诗文的重要性。对比选项,D项正确。


A项,“下笔如有神”与文段中的“出口成章”、“口吐莲花”不符,排除A项。


B项,指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强调读书对心灵的积极作用,与文段所述内容无关。排除B项。


C项,意思是要问为什么方塘的水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与文段所述内容无关。故除C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如果有收获,记得点“我”呀~

欣说言语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有关言语的全方位的备考建议,对言语各个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的答疑解惑,同时提供言语相关素材的视频讲解,言语真题的语音讲解等。公务员,公考,言语,葛欣,张赛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