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欣说言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该句意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怎么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而套不住牲口一样,它靠什么驾车行走呢?
该句所蕴含的道理: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信”是一种态度,应该信守,所谓“无信不立”。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我们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中国汉代使节张骞、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都曾经到过这里。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在近代,中巴曾经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彼此同情,相互支持。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基斯坦伟大诗人伊克巴尔就写下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经开始沸腾”的诗句,赞扬和声援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斗争历程,使中巴人民心灵相通。
——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引发社会矛盾乃至冲突,而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摒弃见利忘义、恶言恶行,鼓励诚实信用,将有利于减少和缓解社会矛盾。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也应是诚信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也应是信用经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个人就会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轨。只有在社会中普遍培育诚信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并转化为其实际行动。
——京法网事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早期,诚信就被先人所推崇。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教育学生,强调“文、行、忠、信”。《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将“诚信”提升到哲学层面,视为自然法则、人伦之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思辨与劝诫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枝蔓中,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体现在做人做事、从商从政各个方面,具有丰富内涵。择其要旨而言,可以概括为:诚者,不自欺,要做到表里如一;信者,不欺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诚信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要求人们信守诺言、遵守契约;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要做到做人实在,不矫饰、不虚伪。
——光明日报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是精彩人生的通行证。
读懂人无“信”不立,守好为人处世之本。从古至今,诚信故事不胜枚举: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尾生抱柱......一个人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立得住,能成事”。时代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新的内涵,翻开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二字作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会运行的基础,更是直击人心,引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言而有信,才能拥有小“信”运。我们要完善社会信用等级考评体系,惩戒失信,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褒扬诚信,让诚信者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能享受优惠待遇。充分发挥宣传作用,以榜样的力量传递诚实守信正能量,让诚信融入基因,成为一种习惯。
——南通网
ps:关于“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杀猪、尾生抱柱”的相关内容,因篇幅过长就不在这里呈现给大家啦~感兴趣的伙伴可百度了解相关故事的详细内容~
“至理‘一句’”系列,从今天开始更新啦!公众号“欣说言语”暂定每周二、四、六为大家推送~
鉴于近几年言语的考题中,常会涉及一些诗文、警句,也会引用重要会议讲话中的一些固定表述~因此,该系列旨在帮助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不造成阅读压力的情况下,积累相关内容,争取做到对相关话题的了解和熟悉~
如果部分内容,能够同时为大家的“申论写作”、“面试答题”积累素材,就更好啦~
伙伴们也可以在留言里补充自己积累过的相关内容哇~相信坚持的力量,一起来争做“积累达人”吧!
言语学习中,欣姐、男姐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