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书画”的开山之祖,当属任熊,其对中国近现代绘画审美亦有深远影响。
任熊在创作中虽然引用了姚燮的诗句,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诗歌的主题,而是从中提取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追求绘画的新奇和趣味。他的画作与诗歌的主题并不总是紧密相关,更多的是以诗句为起点,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的作品。
任熊的绘画风格独特,他能够将传统绘画技艺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古典又新颖的艺术效果。他的人物画线条圆劲、形象夸张,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而花鸟画则工笔重彩与没骨写意兼收并蓄,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的笔墨融为一体,展现出格调清新的艺术风格。任熊的这种创作手法,使得他的画作在表现力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即使与诗句的主题有所偏离,也能独立成为具有深刻艺术内涵的作品。
1850年底-1851年初作
册页(120开)设色绢本
引首:30×33.5cm
画:27×31.5cm×120
跋一:27×31.5cm×2
跋二:30×67cm×3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1.庞志英《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初探》,第4-21页,《中国书画》2005年第7期。2.庞志英《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选释》,第4-16页,《中国书画》2009年第8期。3.《姚大梅诗意图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徐康著《前尘梦影录》卷下,第1页,光绪元和江氏湖南使院刻本。2.吴长邺著《我的祖父吴昌硕》,第193-194页、30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1.过云楼旧藏。册内吴昌硕题跋上款“鹿笙”为顾滎,字筱珊,号鹿笙,别号幼闇、幼庵,是顾文彬的侍妾浦氏所生,行九,顾麟士称其为“鹿笙九叔”。《姚大梅诗意图册》为过云楼旧藏,由顾文彬传至顾滎。2.吴昌硕题签题跋。任熊、熊松之、吴云、吴昌硕、韦光黻、黄君实题跋。3.熊松之,高安(今属江西)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官至同知,有惠政,生平嗜学,尤邃于礼学,著书未竟而卒。4.韦光黻,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君绣,号涟怀、洞虚子。诸生。与姚燮、包世臣友,与顾禄为莫逆友。咸丰二年(1852年)曾与任熊、黄鞠、杨韫华、齐学裘等发起成立华阳道院书画会。能文工诗。诗初学李贺,后出入盛唐,极为陈文述称赏,为“吴中后七子”之一。5.《姚大梅诗意图》是诗人姚燮与画家任熊合作的产物。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别署大某山民、大梅山民、大某、某伯、二石生等,著《复庄诗问》。任熊经友人周闲介绍,结识姚燮,诗人与画家一见倾心,相见恨晚,任熊在《姚大梅诗意图》题跋中说:“余爱复庄诗,与复庄之爱余画,若水乳之交融也。”任熊应邀住在姚燮的大梅山馆,有一个阶段他们每天晚上论诗谈画,研究布局,“灯下构稿,晨起赋色”。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任熊根据姚燮诗歌内涵绘成《姚大梅诗意图》一百二十帧,每幅画上题写姚燮诗句。据任熊题跋,时间为咸丰元年(1851)正月十五日,按两月余才完成的说法,那么这幅作品可能始于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
吴昌硕,仅晚于任熊出生二十一年,其绘画艺术深受任熊、任熏、赵之谦及任伯年的影响。到了五十岁,吴昌硕的画技已臻成熟,而六十岁之后,他的笔法更是达到了自如的境界。在他六十五岁时,为《姚大梅诗意图册》题诗,用“天惊地怪”来形容这套画册,足见其对作品的震撼感受。他对任熊的绘画技艺了如指掌,结合自己当时的艺术造诣,这种评价显得尤为中肯。吴昌硕不仅为这套画册题诗,还特别撰写了长题,明确提到画册分为六大册,并亲自书写了六条签书,显示了他对这六册画册的极高重视。
常年征集瓷器、字画、玉器、佛教艺术等,欲要出手,(送拍嘉德、保利、翰海、荣宝斋、西泠印社、香港保利、香港嘉德)可由客服承接各类藏品拍卖、出版、展览事宜。此文内容皆源自网络,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若存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络本部客服予以修改(1667539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