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乔家人——乔石不姓乔?

文化   2024-10-11 18:20   河南  



点上方乔氏宗亲社区」加入乔氏大家庭




半个乔家人——乔石不姓乔


编者按

2015年6月14日7时08分,乔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乔石不姓乔,原名蒋志彤,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起名蒋乔石,但是“蒋乔石”与“蒋介石”太像了,索性去掉“蒋”姓,改姓“乔”,并且将两个女儿也都随姓“乔”,如此算来,乔石算是个半路出家的半个乔家人。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个半路出家的乔家人——乔石的一生纵横。

乔石(1924年12月——2015年6月),原名蒋志彤,浙江定海人,1940年参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5年6月14日7时08分,乔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乔石曾长期于中联部工作,1986年出任副总理, 1987年当选中纪委书记。

  1993年3月起,乔石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主持修改宪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法律地位。



1.不说大话,不说空话


在他人的印象中,乔石性格温和,语速很慢,声调不高不低,有浓重的吴侬口音。

八届全国人大期间,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编委会主任周成奎曾担任“新闻官”。在他的印象里,只要媒体提出采访要求,乔石几乎都给予支持。每次出访,他还要逐个看望记者并和大家合影。

1987年,乔石以副总理的身份,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看望使馆人员并做形势报告。尼泊尔大使介绍乔石时激动地说:“我们盼星星、盼月亮,今天终于盼来了乔石同志,让我们热烈欢迎乔石同志给我们做报告”。

乔石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乔石,不是星星,也不是月亮,只是一块小小的石头。”

离开中联部后,乔石有一段时间仍然住在中联部大院。他保持着晚饭后同妻子郁文一起散步的习惯。但因已是中央首长,后边总跟随一名警卫。

一天傍晚,一名好友迎面碰上正在散步俩人,刚要聊天,警卫跑上来阻拦。乔石有些不满的说:“我们聊聊天,请你退后。”

妻子郁文告朋友:“我们散步也要跟着,提过几次意见,要求取消,也没有用。”乔石笑着说:“无非叫我脱离群众,可能人家会说我官做大了,架子也大。”

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后,乔石曾说:“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只参加一些礼仪性活动。闲来写写字,听听音乐,散散步,同家人多接触。但我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脑子里不断地思考一些问题。”

他时常回想在中联部的生活。“那时在中联部,工作虽很辛苦,生活也清苦,但很单纯,同志间关系也很单纯。你记得吗?那时住在中联部大院内,每天天蒙蒙亮,大家走出大门在河边跑步,总有百来人。我和老吴(指吴学谦)也每天相约加入这个队伍。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或许那种清苦单纯的环境,正是乔石一生最求的。

他曾说,要一直保持低调,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说过头话,不走极端。他用自己91年的生命,践行了自己坚守一生的信念。



2.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

1992年11月,当乔石被任命宪法修改小组组长时,他明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进程中重要的一步。

不久前,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引导、推动和保障,改革目标将备受旧体制的阻碍。

而修改规定国家根本制度的宪法,首当其冲。

作为组长,乔石深知身上责任的重大。在“必须改的要加以修改,可改可不改的不修改”的原则下,最终,修宪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删除“人民公社”概念并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而这三项改革,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支柱。

除了市场经济领域的修改,关于多党合作的问题,成为一些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时,有人提出,应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同时,温家宝也转来民建中央关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议。

但对如何将此写入宪法,乔石却费了心思。最终,修宪小组决定采取叙述的方式,在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巧妙解决了问题。

宪法修订后,经济立法成为全国人大的首要任务。

1993年当选全国人大委员长后,乔石意识到,当时的情况下,“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面对新的挑战,乔石不断告诫法律委员会,立法要有长期打算,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时任《证券法》起草小组组长的厉以宁,仍然记得乔石对立法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他见面时常常叮嘱我,要结合中国实际,多借鉴国外经验,但不要照搬……工作细致些,有好处。”

在乔石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5年里,人大共审议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29件、通过118件,立法速度前所未有。

在他看来,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期,乔石的新书《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


3.那时我就一个信念:人民都应该得到温饱

1924年12月,乔石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那时,母亲为了能够把乔石四兄妹抚养成人,每天起早摸黑地在纱厂里劳作十几个小时。乔石的幼年时代,常常听到母亲劳累一天后的痛苦呻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的生身之恩和养育之劳对乔石影响很大。乔石常说:“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乔石自幼酷爱读书,曾分别在青年学生时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两度集中时间,认真地将几十卷本的《列宁全集》通读两遍,并先后做了3000多张资料卡片,在每张卡片上都用钢笔一丝不苟地详细注明篇名、页码、内容摘要和分类编号。看过的人评价说,字迹之工整与道劲,令人过目难忘。

让天下穷苦人不受衣食温饱问题困扰的朴素情感,使乔石较早选择了投身革命。1940年8月,年仅16岁的乔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乔石曾回忆:“其实自己一开始并不知道革命的真正含义,只知道要天下的穷苦百姓都能够过得上好日子,要为天下百姓谋取福利。但是随着阅历和经历的丰富,才明白这些和革命本质上是一致的。”

参加革命后,乔石即开始组织上海学生运动,先后任上海南方中学、光华附中地下党支部委员、书记,上海同济大学地下党总支书记,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新市区委副书记,上海市北一区学委书记,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市委青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等。

回忆往事,乔石说:“在上海的那段日子里,我过着非常危险的生活,尤其是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那段时期,我要时时警惕着被特务盯上,但这是我为理想奋斗的最重要的时期。”

“因为那时我就一个信念:人民都应该得到温饱。这也是当时入党的梦想和动力。”


4.不说话是金,少说话是银

在乔石的政治生涯中,最令他怀念的,或许是调入中联部的20年。

1963年,乔石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进修一年后,分配到中联部五处担任副局级研究员。

当时,中联部是保密单位,部长王稼祥的口头禅是一句苏联谚语——不说话是金,少说话是银。

在外人看来,乔石的性格稳重,比较内向,处事低调,平时言语不多,因而被外界认为有一层神秘感。这与中联部的气质,不谋而合。

1978年2月,乔石被任命为中联部副部长,当时主持中联部工作的是常务副部长李一氓。李一氓是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的老资格革命家,兴趣广泛,思想开放。两个人都很喜欢和擅长书法,因此十分投缘。

那时,乔石的书法已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名声享誉中联部内外。这种修养,让乔石在官场之内多了几分儒雅。

除此之外,乔石做卡片是中联部一绝。当时,积累资料主要靠做卡片,一格一格像开中药铺。乔石做的卡片非常细致,除直接涉及业务外,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也都摘抄整理成卡片,字迹整齐。

“20年来,我在中联部学到了很多东西。1982年把我选进中央书记处当候补书记,别人以为官做大了,很得意吧,其实,老实说,事先我没有思想准备。我想这一辈子也就在中联部干点具体的事,有空闲看看书,写写字,生活得简单点。我感到,职务越高,工作担子越重,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心里总是没有底。”

在礼台上,乔石眼中噙着泪花,声音哽咽。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后记


乔石先生这一生可以说是为中国法制建设做出极大奉献的一生,这半个乔家人当得光彩、当得荣耀,我辈乔家族人都应努力奋进,不求光宗耀祖,但求无愧于心。大爱为公,乔石先生走好!



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



推荐阅读:

纪念乔冠华诞辰106周年书画展

乔家大院接班人——乔映霞婚变真相

你姓乔,你知道乔氏图腾的含义吗?

天南地北乔家人!(第17期)


乔氏宗亲社区
乔氏信息发布、新闻发布、活动发布!愿乔氏一族发展兴旺!每天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