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有幸应邀观看了闽江学院的原创校园话剧《暖风》。整整九十分钟的观演过程,我自始至终被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的浓烈和炽热包裹着、治愈着,感动着、温暖着!
与众多支教题材影视作品聚焦于某一位城市教师放弃优渥生活,投入乡村教育事业的单一视角不同,《暖风》的故事主线围绕缪强、林丹娜、高吉普这三位第一批支教的闽院学生展开。三位主人公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各有各的事件,戏份比较平均,应该说该剧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主角。出身农村,执着支教的缪强放弃了考研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山区;林丹娜钟情于缪强,留校工作后依然坚持支教,并不断抛出爱的橄榄枝;高吉普迷恋林丹娜,愿意追随她投入支教事业,付出所有,却始终无法俘获芳心……这样相爱相杀的剧情看似有些“狗血”,却使得故事变得灵动、鲜活、好看。正如编剧马文正老师所说“如果只写支教的过程,那是纪录,如果没有一个悲欢离合的好故事,那就不是艺术”。在三位主人公的价值观碰撞和情感纠葛中,我们看到了在个人的小爱与国家的大爱中产生对人生及人生价值的思考。
《暖风》的支线故事也非常精彩。缪强似乎是帮扶学生鲁冰花失散多年的哥哥,这个悬念一直留到了最后;希望孩子能考研留城市的老父亲其实一直默默地帮助支持儿子,甚至在临终一刻哼起了暖风主题曲,这一幕令人动容;17年前接受支教的孩子们考上了闽江学院,成为了支教的老师,展开了暖风行动17年的时间轴,体现了暖风精神的传承……
还有一点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编剧并没有回避支教中的负面情绪,“我们又不负责他们的高考中考”“支教就是个志愿活动,来去自由”这些消极思想也被搬上舞台。世上总是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色彩,正是有这些非主流价值观的存在,让人感觉到更加真实可信,易接受。不刻意拔高,不矫揉造作的剧情,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听到身边的学生感叹“好想发个弹幕呀!”,可以预见,今晚闽院的朋友圈必定会被这出话剧“霸屏”!
暖风一剧的舞台设计着实令人称道。全剧突出一个“暖”字,舞台上背景图片、舞美景片、服装道具均以暖色为主调,幕间过渡用小合唱进行串联,显得非常温馨且新颖。最让人赞叹的是全剧的灯光设计。在许多场景中,导演运用暖光源在舞台后区营造出流水般的光效,彷如真有一股暖流涌动,氛围感拉满!同时,舞台前区设计了一片可移动的平台,在后区布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小平台的移动分割表演空间,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场景的无缝切换,也使得舞台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观赏性,更是极大简化了场景搭建、转换的工作量,非常巧妙!
让我三度感到温暖的是学生们的表演。如果说台词是编剧写的,调度是导演教的,人物形象塑造则要靠演员的魅力。观演中,我惊叹于台上演员的真情流露和自然表达。作为一群没有接受过系统表演训练的学生,表演如此自然松弛,确实令人惊喜。他们不仅实现了从“我假装是”到“我就是”的蜕变,更如同是从剧本里“长出来”那般浑然天成。缪强的执着坚忍,林丹娜的痴情善良,高吉普的率真随性……仿佛是演员与生俱来的天性。配角的表现也堪称优秀,“声台形表”四门表演课基本上挑不出太大的硬伤。不经感叹,经过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如今大学生综合素质确实提升了一个台阶。但这背后更多的还是编剧的智慧、导演的塑造和演员的努力。
斯坦尼表演体系强调共鸣,“以演员的情感去共鸣观众的情感,使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能体会到戏剧中的氛围和人物情感”,从观众不由自主的笑声、欢呼声、赞叹声中,我知道,他们做到了!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温暖和感动的是主创团队对于校园剧的执着与奉献。校园剧是“学生演,演学生,演给学生看”的,个人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手段能够超越校园剧给受教者带来的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冲击力和震撼感。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投入到校园剧制作的原因。但作为一名舞台工作者,笔者深知制作一台大戏的痛苦和艰辛,剧本创作、演员遴选、舞台排练、舞美灯光服化道……哪一个环节不是要脱一层皮的呀?更何况还要确保领导重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克服学演矛盾等等,这些都是核心团队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协调和争取的。著名的艺术家马文正老师和导演王芳老师自《青春起跑线》开始,十五年的时间里一同创作了七八台校园大戏,他们为福建的校园剧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令人欣慰的是我看到曾经参演校园剧的学生们,如今有的走上了讲台,有的从事思政工作,有的当上了戏剧导演……他们就像那些被支教的学生一样,从一名受教者成长为“传道者”。校园戏剧在反哺着校园教育,这是艺术的价值,也是戏剧的魅力!
十五年前闽江学院从青春起跑线迈上校园戏剧的跑道,希望《暖风》是这场接力赛的第一棒,期待闽院沿着青春的赛道,把校园剧文化继续传承弘扬下去。
走出剧场,十月底的福州已是凉风习习,却有一股暖风拂上心头!
指导老师 | 校团委 蒋翔宇
责任编辑 | 青年传媒中心 姚舒铭
图片来源 | 青年传媒中心
文字来源 | 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公安文联副秘书长、戏剧曲艺专委会主任 吴韬
本期编辑 | 青年传媒中心 陈雅如 陈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