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不止GIS
1.文章简介
论文名称:Patterns and drivers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n China: Monitor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中国梯田撂荒的模式与驱动因素: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监测)
第一作者及单位:Dan Lu(武汉大学)
通讯作者及单位:杨庆媛(二级教授|西南大学)
文章发表期刊:《Land Use Policy》(中科院1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
期刊平均审稿速度:暂无参考
2.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土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中国梯田弃耕的具体情况仍不明确。该研究首次结合高精度的梯田数据(图2)与土地利用数据集,对中国梯田撂荒进行全面的遥感监测,以揭示其撂荒模式。通过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采用XGBoost-SHAP框架研究了梯田撂荒的驱动因素。
图1. 中国农业区划及海拔分布。
图2. 2018年梯田分布。比例表示每个2km × 2km网格中梯田面积所占的比例。
结果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约有2.42%的梯田被撂荒(图3),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图4),梯田数量较多的农业区域表现出更高的撂荒率。拥有养老金保险的人口比例、耕地质量、坡度和地块大小是梯田弃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素的贡献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图5)。
图3. 撂荒梯田的空间分布,撂荒面积表示每个2 km × 2 km网格中撂荒梯田的面积。
图4. 各以及农业区划梯田的撂荒率(a)和面积(b)。
图5. 基于XGBoost-SHAP的梯田撂荒驱动因素。(a)–(e)各因素相对贡献的空间分布:(a)养老金,(b)质量,(c)坡度,(d)面积,(e)水源可达性,(f)数字高程模型(DEM)。(g) 不同区域驱动因素对梯田撂荒的相对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梯田撂荒趋势显著放缓,这可能与新冠疫情的影响有关,导致非农业就业机会大幅减少,从而减缓了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甚至促使部分农民工返回家乡(图6)。在这一关键的后疫情时期,支持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活动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新农业实体和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来实现。
图6. 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
通讯作者简介
3.文章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