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杨庆媛教授等人在社会学顶刊《Land Use Policy》发文:中国梯田撂荒的模式与驱动因素: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监测

科技   2024-11-01 09:03   贵州  

编辑:不止GIS


1.文章简介


  • 论文名称:Patterns and drivers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n China: Monitor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中国梯田撂荒的模式与驱动因素: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监测)

  • 第一作者及单位:Dan Lu(武汉大学)

  • 通讯作者及单位:杨庆媛(二级教授|西南大学)

  • 文章发表期刊:Land Use Policy》(中科院1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

  • 期刊平均审稿速度:暂无参考

2.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土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然而,中国梯田弃耕的具体情况仍不明确。该研究首次结合高精度的梯田数据(图2)与土地利用数据集,对中国梯田撂荒进行全面的遥感监测,以揭示其撂荒模式。通过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采用XGBoost-SHAP框架研究了梯田撂荒的驱动因素。

图1. 中国农业区划及海拔分布。

图2. 2018年梯田分布。比例表示每个2km × 2km网格中梯田面积所占的比例。

结果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约有2.42%的梯田被撂荒(图3),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图4),梯田数量较多的农业区域表现出更高的撂荒率。拥有养老金保险的人口比例、耕地质量、坡度和地块大小是梯田弃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素的贡献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图5)。

图3. 撂荒梯田的空间分布,撂荒面积表示每个2 km × 2 km网格中撂荒梯田的面积。

图4. 各以及农业区划梯田的撂荒率(a)和面积(b)。

图5. 基于XGBoost-SHAP的梯田撂荒驱动因素。(a)–(e)各因素相对贡献的空间分布:(a)养老金,(b)质量,(c)坡度,(d)面积,(e)水源可达性,(f)数字高程模型(DEM)。(g) 不同区域驱动因素对梯田撂荒的相对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梯田撂荒趋势显著放缓,这可能与新冠疫情的影响有关,导致非农业就业机会大幅减少,从而减缓了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甚至促使部分农民工返回家乡(图6)。在这一关键的后疫情时期,支持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活动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新农业实体和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来实现。

图6. 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

  • 通讯作者简介

杨庆媛,女,中共党员,生于1966年2月,云南腾冲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中国土地学会首批首席土地科学传播专家”“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以及地方委托项目共6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入选201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出版著作10部,教材2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和重庆市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16项,3份决策咨询建议被地方采用。“西南山地丘陵区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团队”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源: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官网    

3.文章引用


文章信息Dan Lu, Kangchuan Su, Zhanpeng Wang, Mengjie Hou, Xinxin Li, Aiwen Lin, Qingyuan Yang,Patterns and drivers of terrace abandonment in China: Monitor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Land Use Policy,Volume 148,2025,107388,ISSN 0264-8377,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24.107388.

生态遥感前沿
分享生态遥感领域实用教程、最新科研成果及资讯,交流、合作等事宜请加Novel_20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