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距今已有2135年历史。2021年撤县设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融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
而会理,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蕴藏着无数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豪迈的蹢脚舞到古朴的会理绿陶、精巧的苴却砚……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
2024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关于公布2024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其中,会理市入选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试点县,西昌市建昌古城—礼州丝路重镇连片区域入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会理魅力独具,穿越千年时空。这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与云南元谋人同饮一江水、血脉相连,新安小营盘石棺墓群、南阁东咀遗址、黎溪粪箕湾古墓群,可以寻觅远古人类的生活气息。这里有 “川滇锁钥”之称,是兵家必争之要地、商家经贸之枢纽,走入诸葛亮“五月渡泸”遗址、月鲁山古战场遗址,可以闻到硝烟征尘的味道,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声;漫步长达125公里的茶马古道,依稀还能听到远古时光里传来的马蹄声和驿站里的喧哗声。这里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建县,距今有2千多年的历史,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徜徉在会理的大街小巷,可以感悟那温馨的明清四合院、贮满故事的小巷、浓郁的翰墨之香。这里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有红军巧渡金沙江和会理会议遗址,可以领略“金沙水拍云崖暖”那辉煌的红色之光。会理是多民族聚居地,有汉、彝、傣、白、傈僳等少数民族,川滇交融,多民族杂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其风俗、方言、服饰、建筑风格、宗教文化、饮食习惯民族和地域风格浓郁,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气氛隆重热烈,是集川滇风俗大成的民俗大观园。小黑箐白沙村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对歌、蹢脚舞、筛糠、簸米等风俗令人陶醉,根据当地民族原生态文化元素改编的歌舞和彝族长号表演等演艺项目享誉全国、走出国门。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整合构成文脉相承的会理文化。会理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卫城,城中心至今依然拥有为数众多的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古城以钟鼓楼为界形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的“四街三关二十三巷”的棋盘式格局。城内的钟鼓楼又名凌霄楼,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被誉为“南来建州第一楼”,其“五星抱月”式楼顶为川西南所独有。漫步青石街上,一楼一底的青瓦栗色木板楼房琳琅满目。纵横交错的小巷内,大量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宅、寺庙、会馆等星罗棋布,小小会理,城中有异景,巷里藏乾坤。行走其间,在一砖一瓦上,能触摸到会理最古老的脉搏;在一苔一藓间,能闻听到会理最久远的传说。此外,古城内还有檐牙高啄的拱极楼、狭长幽深的西城巷、翰墨飘香的金江书院、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城郊有绿树掩映的白云庵、地势险峻的飞来寺等。穿会理古城而游,一如岁月滞留、人与时光和解。思念、乡愁、故土、家园,古风、古韵都在这一幅亦浓亦淡的水墨画卷中。 会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境内20多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自然交融,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鸡火丝饵块、羊肉粉、稀豆粉、油茶、血豆腐等凝聚着民族智慧的特色饮食文化名扬川滇;蹢脚舞和彝族长号等民族歌舞文化、彩釉陶器和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等生产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小黑箐镇、关河镇因全面传承民族文化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会理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铜矿的蕴藏量占到全省铜矿储量的88%以上。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片富饶的宝地上掘进开采,当炉冶炼。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会理开矿炼铜。会理最早的青铜冶炼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随着铜矿的开采冶炼,铜器的制作也成为会理独具特色的一项手工技艺。明清时期会理所产铜器就已经遍及邻近川滇县市,白铜器皿更是远销国外。民间多使用铜盆、铜缸、铜壶、铜锅等器皿,灯盏、烛台、佛像、祭祀器具和部分衣扣、发簪和饰品都以铜制成。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的打铜手工业作坊才又逐渐恢复了生产,开始利用废旧红铜、回收铜线材等加工铜锅、壶、盆等器皿,尤以鹿厂铜火锅驰名各地。所产铜锅、火锅等铜器远销省内外。 会理最早出现青铜冶炼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逾2000年。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制作的红铜火锅,也有600多年的历史。据《会理县志》记载,明、清时期,会理所产铜器已销往邻近周边县乡和云南省相邻区域。鹿厂镇通过多年的发展,当地的冯铜匠非遗研学基地、何家铜火锅作坊,现已成为四川美术学院的研学基地和实训基地。鹿厂冯铜匠非遗研学基地负责人阳天美告诉记者:“我们年产铜火锅、铜锅和铜工艺品3000余件,销售额在200万左右,产品远销成都、重庆、南京、上海及澳大利亚、老挝、泰国等地。”鹿厂谢氏绿陶传承人卢玲说:“我们的产品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国内主要销往云南、贵州、福建、新疆、内蒙古、上海、北京等地,泰国、美国、日本等国也有销售,一年的营业额在六七十万元。”近日,记者在鹿厂镇政府了解到,鹿厂镇将通过打造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延伸特色产业链,加快建设更具鹿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群。“目前,我们已争取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鹿厂镇新建了非遗人才工作站,在明星社区成立了铜艺协会,并与四川美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通过与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签订生产订单,以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群。”鹿厂镇人大主席代德军说。当前,鹿厂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三大强市”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打造以铜火锅、绿陶文创产品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发扬和传承乡村文化根脉。会理绿陶历史悠久,始于唐而盛于明。因采用会理独特的矿石配方烧成绿釉,加之历代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艺,会理的陶瓷业逾数百年而不衰,使绿陶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制釉使用金、银、铜、铁、钒、钛、钴、锰、镍等有色金属矿石为釉料,将矿石粉碎制成浆,经过淘洗,和入不同颜色的矿石浆水,就制成不同颜色的釉。绿陶以釉色取胜,如今有近千种,可烧制出翠绿、铁红、碧绿、土黄、粉蓝、雨点等40余种釉色。这些绿陶产品线条流畅、釉色晶莹、色泽斑斓、质地纯净、美如碧玉。不同釉色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不同角度给人不同的想象和美感,不愧为艺术精品。它的奇特雄浑的造型和绚丽色彩,它那炉火纯青的烧制工艺,以及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蕴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会理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一代代会理人将有着鲜明个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世代相传,形成了有会理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成为历史长河中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会理已分7个批次整理、收集、申报了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确了所属地区或单位及传承人。会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民间文学等,申报为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其中有关河镇大号唢呐会理彝族长号、绿水镇松坪村饵块手工制作技艺、鹿厂镇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小黑箐镇白沙村蹢脚舞5项省级非遗传统技艺和舞蹈;会理苴却砚制作技艺、彝族刺绣技艺、土法造纸技艺等15项州级非遗项目及会理市抓酥包子制作技艺、会理火腿坨制作技艺、水碾房传承和制作技艺等18项县级非遗项目。一件件非遗项目,既是会理人勤劳的体现,更是智慧的结晶。会理金沙砚以其石奇、眼多、纹富、艺精而饮誉中外。金沙砚与攀枝花苴却砚系同一砚种,石料同脉共生,分别产于攀西大裂谷金沙江两岸的深谷中。近年来,这一砚种经专家鉴定,称其为“砚中珍品”“美石妙品”,堪与端砚媲美,在书画界久负盛名,历来为文人画士所珍爱。金沙砚石质细腻润泽,抚之若婴儿肌肤,叩之或深沉似木或铮铮若铜。成砚贮水不涸,磨墨无声,腻而不滑,存墨不腐不冻。古人评砚,有“七珍八宝”之说,即七眼为珍,八眼为宝。而金沙砚的石眼少者数个,多则数十个,乃至上百个。会理金沙砚厂生产的“九龙砚”有大小不等石眼100余颗,被收入《神州探奇》一书;其上一枚石眼达8.8厘米,为中国砚石石眼之最。金沙砚是我国名砚中纹理最为丰富、美丽的砚种之一,最常见的有“绿标”“黄标”“青花”“冰纹”“水纹”“彩线”“火烙”“翡翠斑”“胭脂冻”等。多渠道调查摸底,摸清文化遗产资源。会理市文管所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常态化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先后发掘猴子洞遗址、大劈山墓地、东咀遗址等,并组织资源认定、建档,深度溯源域内历史文化根脉。目前,全市共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6大类不可移动文物155处,馆藏可移动历史文物3400余件(套)。其中,西汉滇式动物纹铜编钟、西汉太阳动物纹铜鼓等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多途径保护修缮,展现古城独特魅力。编制《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古城内历史建筑实行“一户一档”分类管控,与云南大学、西昌学院等高校及社会团体加强合作,采取“老砖瓦厂+老匠人”模式,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复刻传统工艺,修缮科甲巷、胡家大院等历史建筑165处。建成历史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展览场馆(所)7个,展出文物藏品200余件(套),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资源库,依托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云展示”文物藏品35件。多元素文化交融,助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千年古城、红军巧渡金沙江、全省唯一的傣族乡文化资源,推出“历史文化之旅”“红色经典之旅”“山水民俗之旅”3条旅游路线。探索“旅游+非遗+节庆”模式,打造非遗传习体验基地4个,开设绿陶、铜火锅制作等传统技艺研学体验课程,开发苴却砚等文创产品60余种,举办傣乡泼水节、黑山羊美食节等特色活动25场次,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式”传承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600.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41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