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担当共建平安青海

政务   2024-09-03 17:41   青海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迈入平安青海建设三年目标的关键一年,作为平安青海建设主力军,全省各级政法部门在“一年进步最快”的基础上朝着“两年成效显现”的阶段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在想干、敢干、会干的氛围中,既保持了“干”的常态,又增长了“创”的本领;既巩固了“好”的势头,又实现了“新”的发展,平安青海建设稳步推进,正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
全省2市6州政法委书记近期接受《青海法治报》专访,畅谈各地在推进平安青海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省群众亮成绩、展成效。每一名政法委书记言语间所说的,皆是全省政法干部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的实干之姿,亦是高原大地上一幅又一幅生动具象的平安和谐画卷。
平安建设的政治性全面加强
平安建设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去年以来,省委持续把平安青海建设摆在治青理政突出位置,重点部署、系统推进。省委书记陈刚以“省委是最后一堵墙,我是第一责任人”的强烈政治担当,履行平安青海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对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作出新的阐释,提出更高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平安青海建设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西宁市委强化统筹,坚持“每月一题”创新机制,精准化、具体化、项目化研究破解平安建设关键性问题,优化完善“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和平安西宁建设考核办法,全力提升城市精管善治水平。西宁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点题,聚焦群众反映的高频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常态开展“四不两直”督导调研,示范带动西宁市上下由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坚决扛牢“一域稳则全省安”的首位责任,西宁市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发案数为近5年同期最低、破案率为近5年同期最高。
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先后召开4次平安建设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两年成效显现”重点任务。印发《贯彻落实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部署实施方案》,细化10个子方案,全面推动目标任务细化、实化。结合工作时序进度,先后召开平安黄南建设现场推进会、座谈会,现场抓推动落实。围绕《平安黄南建设条线督导办法》《平安黄南建设“条线”任务分解清单》,推动落实条线部门常态化指导督导向基层一线延伸。
坚定实现平安青海建设三年目标的信念,一步一步摸索,一点一滴提升,自我加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成为平安青海建设的鲜明标识。
平安建设的人民性更加凸显
银盘水面无尘,玉镜天心相映。夏日的翡翠湖绚丽多彩,成为省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沿着干净的柏油路走进翡翠湖,印有“依法治理最可靠、风景这边独好”的法治标语映入眼帘,引人注目。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翡翠湖景区,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日渐突出,为了加强景区依法管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大柴旦行委司法局联合行委社会发展局、行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设立“翡翠湖调解室”,由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轮流坐班接待,按照“快立、速调、日结”的方式将旅游纠纷就地化解,及时消除矛盾隐患。
“翡翠湖调解室”的成立,延伸了旅游调解的辐射范围,拓宽了旅游纠纷的处置平台,为游客维权申诉提供了更多便利,给大柴旦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始终是平安青海建设接续奋斗、再创新绩的鲜明导向。
今年以来,平安青海建设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导向,对标为基层减负和平安中国建设考核要求,修订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方式,“百分制”突出重点、“指挥棒”更显高效。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全省各地突出“民呼我为”,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依法打击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的严重暴力犯罪,刑事治安案件呈“双下降”态势。与此同时,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全力以赴筑牢社会面安全屏障,全面细致推进平安文旅建设,严防死守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将平安建设工程筑牢在群众身边。
看得到变化、能得到实惠,平安青海建设的不断深化让群众高品质生活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认同感更加强烈。
平安建设的法治性明显提升
今年7月25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通过全省第一部关于平安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海东市平安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来,海东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平安海东建设,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操作性强、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条例》的出台,为推动海东市形成责任共负、任务共担、机制共建、平安共创、社会共治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保障海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推进了海东市平安建设法治化进程。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始终是厉行法治、化解风险的根本底色。
今年,《青海省平安建设工作条例》立法工作顺利启动,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酝酿成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进程加速推进,平安青海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此外,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走深走实,打造全链条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体系,进一步推动落实“五化”“四到位”要求。
省信访局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二十条措施,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到99.76%,按期办结率达到99.07%,群众满意率达到98.38%,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2.76%,一大批跨度长、难度大、久拖不决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实质性化解。各级职能部门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本领域“导引图”,坚持调解前置,依法分类处理,推进信访问题实质解决,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平安建设的协同性更加牢固
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门口墙上张贴着清晰的岗位设置和岗位工作人员名单,受理哪些服务、如何联系,一一清晰可见。接待大厅内,7个服务窗口有序设置,工作人员每日在岗,满足群众“想调”“想诉”“想助”等多样化需求。另一侧的智慧大屏上,累计调解纠纷、案件受理进度、案件纠纷类型、案件趋势统计等信息一览无余。
今年以来,海北州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阵地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按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六有”建设标准,海北州健全三级中心案件受理、首问责任、包案化解、联合接访等工作联动机制以及分类处置、限时办结、诉访分离等工作衔接机制。同时成立州、县中心党支部,乡镇中心党小组,由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统筹管理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马背巡逻队、应急民兵分队等基层治理队伍,有效整合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力量。聚焦纠纷联调,海北州注重发挥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基层“德治”“法治”“自治”作用,组织乡贤议事会、红色物业党建联盟等自治力量参与自治,为基层平安出谋划策。将“365”调解室、常顺调解室等人民调解工作室整合入乡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健全“警+司+民+N”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团队,采取“常态+联合+坐班+包案”组合式调解方式,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在中心得到“一站式”解决。
坚持条专块统、协作配合始终是攻克难关、破解难题的关键举措。同心同向同力而行,海北州是全省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大平安”载体,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同步提档升级,社会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机制、源头防范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平安建设的协同性更加牢固。
回望既往的奋斗路,全省各地各部门聚力加固平安底板、夯实基础网底,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落地落细、开花结果。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紧抓快赶“两年成效显现”的平安进度,夯实扛牢明年“三年全国上游”的平安基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广大政法干部锤炼定力,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干”的氛围中坚定不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

青海政法
传递政法好声音,弘扬法治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