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是很多大连人的心头好
可如果烹制不当
也会遭遇健康风险
李某(化姓)是地道的大连人,爱吃“鲜流”海鲜,经常生吃海蛎子、生鱼片、生腌虾等。近日,他食用了在市场购买的半斤生海蛎子。三天后,李某出现发热、恶心、乏力的症状。他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服用了感冒药,但症状并未好转。相反,他的精神状态愈发萎靡,尿液也变成了浓茶色。这引起了他的警觉,前往医院就诊。
检查结果显示,李某的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黄疸指数(总胆红素)达到160µmol/L(正常值为3.42-20µmol/L),转氨酶高达2200U/L,是正常值的50多倍。随后李某被紧急转入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救治。
甲肝病毒可在水中存活数月
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多因贪鲜贪嫩的饮食习惯
通过“粪口传播”
于明芳说,甲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即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进入人体。很多患者都是因贪鲜贪嫩的饮食习惯,例如生吃海鲜、生腌菜肴等而感染甲肝。尤其是像海蛎子、贝类等海产品,因其栖息环境容易受到污水污染,成为甲肝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共用餐具、不洗手等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甲肝的病程及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大多数轻症患者可在2至4周内自愈,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轻微黄疸等。而严重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高热(体温>39℃)、黄疸(总胆红素>100µmol/L)、肝区疼痛,甚至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据统计,成人甲肝患者中,大多数会出现明显黄疸,部分因延迟治疗或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尽管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提醒
海鲜需彻底煮熟
来源: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
资料: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大连市中山区委宣传部出品
互联网加(大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版权问题请联络:0411-8256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