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摘   2024-11-04 15:40   湖南  

文末有范文合集,欢迎订购。

作文模拟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爱月,咏之赏之,思之叹之。诗人们对月感伤了千年,也欢喜了千年,这份悲和喜,其实是借着月亮相思。“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纷纷都是想家;阴晴圆缺、人生起伏、时光流转,映照的都是悲欢与离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李寨主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至,明月千里寄相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对于中国人而言,高挂苍穹的明月,不仅是白玉盘、瑶台镜,更是相思载体和精神坐标。它映照着悲欢离合,寄托着诗意浪漫,蕴含着华夏儿女的多重情感。

从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几千年来,中国人望月怀远,渴望团圆。费孝通说,中国人有深厚的乡土情结。因此,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无数在外求学、经商、工作的国人,会在月圆时想家,并尽量回家。回家,才能在故乡明月下感受到团圆的喜庆,品味出阖家欢乐的幸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最小单位。中秋团圆,不管是欢聚一堂,还是遥寄相思,千万家庭的“小确幸”,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国人也会把对家庭的爱,汇聚成汹涌的爱国洪流。而月亮,也成为了表达家国情怀的载体。

于是,我们看到了“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的壮美,体会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旷达,感悟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担当,了解了“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的期盼,见证了“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作为。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白居易中秋之夜“西北望乡”,追忆的是昔年“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朝廷盛会;李白借“长安一片月”,叩问“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毛泽东眼中,“寂寞嫦娥舒广袖”为的是“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细细品味此中深意,方能深刻理解“家国于心人月两圆”,更好了解华夏儿女心中热烈而持久的家国深情。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为了家国安宁,从内地到边关,从小城到都市,无数人在月下坚守,默默奉献着。看,同一轮明月下,医生在值晚班,快递员在送夜宵,公安干警在夜巡,边防战士在站岗……他们以岗为家、以国为家,把团圆机会让给了他人,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工作干劲。正是有他们的存在,华夏的月亮才更圆,家国之情才更浓烈,神州大地才时和岁丰,海晏河清。

举头望窗外,朗月在天、月华如水。此情此景,令人陶醉,也让人心生豪情。愿你我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也愿普天之下人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上内容,摘自李寨主的《考场作文必备范文》。整本资料有300篇范文,欢迎长按二维码订购。

点击阅读原↓↓↓↓,也可以订购哦!

作文便签
提供中高考作文素材,分享写作提分技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