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磁观察 | 双碑街道:“社区合伙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民生   2024-11-06 17:34   重庆  


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江边悠闲散步的居民、整齐划一的智能停车场、现代化的社区体育公园,走进沙坪坝区双碑街道,很难想象这里是“黯淡”的无物业管理的老厂社区。


而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双碑街道居民的“搭伙”共治。一年多前,针对嘉陵厂搬迁后无物业小区的治理难题,双碑街道推行“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一代代居民,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合伙人”,困扰居民多年的社会治理问题得到根治,公共管理高效有序,自己的家园被不断“擦亮”,曾经的老工业区变身幸福家园。


双碑街道自由村社区典式楼居民共同议事协商。郭晋/摄










01








20元的初始“会费”

打开“三无小区”共商共治新模式


双碑街道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其中3个社区在原嘉陵厂范围内。对于住在自由村社区典式楼的老居民来说,嘉陵厂承载着他们年轻时的记忆,见证了重庆工业的辉煌岁月。自由村社区原是嘉陵集团单位型社区,也是开放式老旧小区,百分之九十以上居民楼都是原嘉陵厂职工家属楼。


随着2013年嘉陵厂外迁,至2020年全面完成社会化移交,辖区内“三无小区”全部由政府接管。昔日人人艳羡的“嘉陵厂区”面临着基础设施陈旧、居民主体意识较弱等治理难题。


“典式楼”小区,因俯瞰小区楼栋呈“典”字而得名,常住居民360户。小区名字清新雅致,但在居民张世萍眼里,过去的“典式楼”卫生条件差、设施又老又旧,居民们对小区治理漠不关心,小区管理难度大、矛盾多。“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垃圾清运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虽然社区隔三差五也会让环卫工来做清洁,但始终治标不治本。”张世萍说,要想改变小区环境,只有把居民发动起来。


起初,张世萍和几个老党员一起义务清扫环境卫生,想着在小区里作个表率,居民也能被带动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并不理想。“就靠我们这几个人,始终不是长久之计,需要想一个大部分居民能够参与进来的办法。”张世萍说,当时社区网格员给他们想了个办法,让居民共同出资请人打扫。于是,几人商量着让每户每月缴纳20元清洁费,其中还包括了小区路灯、水管等公共设施的更新维护费用。


不出力、只出钱,在张世萍和几个在社区说得上话的老住户宣传下,大部分居民都愿意出这笔钱。为了得到大家的充分信任,保洁员的选择也是“下足功夫”,经过大家推荐,张世萍找到了在小区里大家都信得过的下岗工人,以每月支付和市价相当薪酬的形式,聘请成为社区保洁员。为保证居民缴纳经费使用情况公开透明,起初还做了个简单表格,每月公示。“要想让这部分居民觉得钱花得值,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效果。”张世萍表示。


钱来自小区、清洁工人也来自小区,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大家对这种“合伙出资”的治理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就连最开始不愿意缴纳20元清洁费的居民,也不再有所顾虑。于是,20元的清洁费,成了自由村“典式楼”小区“合伙”的首笔“会费”。这种居民自治的新模式,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双碑街道其他社区进行复制推广。










02








“合伙人”模式顺利推广

基层社会治理从“独唱”到“合唱”


“嘉陵厂的职工及家属,都习惯了以前‘大包大揽’的时代。”双碑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宇坦言,一直以来,国企“大包大揽”的模式让居民们无需担心生活琐事,只需要“鼓足干劲生产”,楼道清洁有人扫,环卫设施定期有维护,污水管网堵塞有专业疏通,职工家属生活方便舒适还不花钱。


但这样的舒适日子,随着嘉陵厂的环保搬迁戛然而止,当“有人问、有人理、有人管”的生活模式不再,各种居民生活难题就开始逐步显露——房顶渗水、私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清洁无人打扫、空地变菜地,楼道贴满小广告、路灯长期“罢工”、邻里间为抢车位而口角不断。曾经引以为傲的风光不再,曾经的优越感只留在记忆中,面对困境,不少人都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社区各楼栋一度成为“失管地”,双碑街道面临从单位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型挑战。


为此,双碑街道以自由村社区始创的“社区治理合伙人”为运行主体,各网格片区采用“党群共治、资源共有、经费共筹、事务共商、成果共享”运行模式,实现“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的广泛参与、多元共治局面。


“我们在堆金村贝斯特片区、勤居村远大路片区等多个片区分别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并深入实施推广‘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老旧小区真正改成了群众喜欢的样子。”袁宇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随之改变的还有居民的意识,居民更愿意承担起主人翁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维护工作,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双碑街道“社区治理合伙人”的基层自治模式成了小区“主角”,他们参与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也让幸福生活不断升温。










03








数字助力基层治理

网格与网络实现“双网联动”


在双碑街道堆金村社区,社区网格员娄洁正在对居民易明素和邻居间的矛盾进行最后的调解,双方在网格员的调解下达成共识,矛盾得以快速化解。


“前段时间我家厨房老是漏水,后来检查发现是楼层渗水到家里。我多次联系楼上邻居都不回应,我就拍照上传到‘双碑网格管家’上。”易明素说,网格员很快就上门了,并联系了专业的维保单位上门检查,发现是楼上住户的弯管出现锈蚀,就进行劝导协调,楼上住户认识到自身责任,找人进行维修,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邻里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得益于双碑街道搭建的“双碑网格管家”平台。“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在于跟居民之间存在沟通堵点,网格员人数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社区管理需求。”娄洁告诉记者,通过“双碑网格管家”小程序,居民可直接联系将诉求传给对接的网格员,真正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转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双碑网格管家”平台是双碑街道聚焦“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商家”,紧贴辖区居民日常需求、公共事务办理、矛盾纠纷处理和答疑解惑的实际需要,专门研发设计的一个微信小程序,旨在以数字化赋能辖区基层社会治理,为网格员提供联系居民、收集意见的助手,为居民提供参与自治和社区生活的平台。


辖区居民通过注册认证后进入小程序,可以把急事、难事和烦心事讲出来,并由专门的网格员进行对接,及时进行沟通处理,相关部门之间可实现信息互通并明确职责,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小程序运行1个多月以来就吸引了5160户辖区居民注册,解决小区矛盾纠纷34起,处理居民小区公共事务73件。


“双碑网格管家”是助推街道治理从复杂、被动、分散向集约、高效、精准的转变,进一步满足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在‘双碑网格管家’上,居民可以直接看到如何进行团员关系转接、申请低保就业补贴等范围、流程和所需材料等详细信息。而且下班时间也可以提交诉求和预约办理,28项事项办理都可以在小程序上预约,避免跑空。”双碑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网格员构成了“社区治理合伙人”的庞大网络,而“双碑网格管家”小程序则是把数字化改革延伸到街道社区网格“神经末梢”,合伙自治和数字智治让网格与网络实现“双网联动”。下一步,双碑街道将不断优化小程序功能和服务,激活基层治理“数字细胞”,不断提升居民在“智慧化”治理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END-



总编辑:罗   飞

副总编:黄   伟

责   编:王   粲 郭思云    

编   辑:胡亚亚 雷   诗

记   者:郭   晋 陈秋霖





沙坪坝发布
传播权威声音、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全民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