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花亭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
2024年,在县政协的关心指导支持下,花亭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把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履职为民作为开展街道政协工作的切入点,在协商议事广纳谏言上下功夫,积极扩宽协商议事平台,创新推出“亭周到”工作机制,忠诚履职、守正创新、奋发作为。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引领筑根基
花亭街道始终注重提高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不断加强委员队伍的思想建设。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加强委员对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为标准,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带头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二是强化机制建设。遵循委员“挂村联户”制度,实现8个村居全覆盖,创新推出“亭周到”工作机制,变“找上门”为“上门找”,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的组织网络,积极组织委员参加社区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2024年度,街道挂点委员参与街道各村居有关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基层治理协商议事16次,协商效果显著,以赣轴社区为例,该社区在推行物业化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协商议事的作用。通过委员参与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了符合本社区实际的物业管理方案。同时,依靠原赣东北轴瓦厂下设物业公司,对社区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进行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社区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二)协以成事惠民生,推动协商议事新成效
花亭街道以“议大事、抓重点、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民生问题为主线,推进基层协商。
一是拓宽协商渠道。在打造好“赣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的同时,依托“亭周到”品牌,于10月份启动话事协商亭,在话事协商亭举办民情恳谈会2场,收集意见10余条。顺利解决3户拆迁安置问题,让民意零距离、干群面对面。
二是落实包保制度。根据街道实际情况,设置3个社情民意征集站,为政协委员集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搭建平台,换届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30余条,街道撰写反映社情民意10余篇。
三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坚持“先调研再议事”原则,组织政协委员用脚步丈量,认真收集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事,换届以来,先后讨论制定民生实事议题32个,如“修建林家排水沟,构建宜居美丽林家”“修好百姓路、架牢连心桥”“温暖回家路,议出新光亮”“幸福村庄美如画,田美河西入梦来”等议题,开展协商30余次,村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垃圾清理及时,公共设施维护良好。村民的文明意识显著提高,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友善。
(三)履职尽责强担当,广泛凝聚发展新合力
街道党工委积极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一是沟通联络有广度。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走进委员、贴近委员、亲近委员活动,搭建好街道与委员、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平台,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2024年度,街道党工委共走访委员8次,探访委员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了解委员在履职方面遇到的问题,征询委员对街道的意见建议,通过“新年座谈会”等形式互通资源与需求,形成委员企业与街道工作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履职为民有温度。街道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与民生实事,2024年度,先后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花亭村姚家村、甘家山社区河西村实地调研,了解有关情况。之后通过协商,引进“杨管家”农村旅游公司,发展“民宿经济”,盘活文化活动中心、池塘、休闲广场、村民闲置房屋等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大幅增长,既提供了村庄建设长效管护可持续的经济保障,又大大提升了姚家村、河西村等地的知名度。
二、2025年工作展望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委员自学、实景学习等形式,夯实委员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委员围绕全县发展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与自觉行动。
二是紧扣街道发展主线,精准协商议政。聚焦街道经济、农业发展,组织委员进一步深入走访调研姚家村、河西村、农业产业园区,分析研讨,助力街道进一步做大工业、做旺旅游、做优农业,推动街道经济实现加快发展。
三是围绕民生热点难点,践行为民初心。聚焦民生热点问题,持续关注环境卫生、促进就业、社会治理等民生实事,制定议题开展有关协商议事,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依托“话事协商亭”,持续开展恳谈会,收集有关社情民意;持续开展“走进千家话家常”,鼓励委员走进村居,拉拉家长里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