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美学的,中国的

文摘   生活   2024-09-30 08:15   广东  



影片《只此青绿》上映了。

近一个半小时,诗情画意,淋漓尽致,直击人心的东方神韵。

《只此青绿》早在春晚引爆,至今它已巡演近600场。可见,中式美学的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01

“群山巍巍,江水泱泱,贺你我,遇知己”

电影《只此青绿》,从展卷人的视角展开了古今对话,以舞蹈的形式还原了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被真迹所震撼,他潜心钻研,全身心投入,穿越时空,进入了希孟的内心世界。

从少年才情,顽皮可爱,到拥抱自然,忘情绘制,再到盈盈带笑,专职翰林画院,呈画被拒。

天才画家的生命定格在18岁。他忘我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仅此一卷即成传世。

展卷人以现代人的身份与北宋王希孟隔空相遇,一个起伏的手势成了彼此内心的联结。这手势像是千里江山的山势或是涌动的波涛,在俩人心中自由跳跃、翻滚。

当《千里江山图》与世人见面,画卷这头是展卷人,另一头赫然出现了希孟的身影,他们同时举起那熟悉的手势,致敬、鞠躬,赓续传承,薪火相传。

02

“可远观,也可云游其中”

一部纯舞蹈的电影,舞蹈演员仅凭肢体语言让观众有代入感,而且演绎一部传世画作,可谓难上加难。

《只此青绿》借助媒体的技术,多维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可远观,也可云游其中”的诗情画意。

影片浓缩了10个场景,既有阳刚之美的舞姿,也有柔情似水的靓影,再现千里江山的诗意美景——

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苦思,入画。

每个场景对应不同主题的舞蹈。欣赏《千里江山图》时,与创作相关的笔、墨、绢、篆、青绿这些传统符号被融入画作,给人以想象空间,丰富了艺术的表现。

这些中国山水绘画的链接,最初的样子已久远。当舞蹈如诗如画的形式再现时,唤起了沉淀里的文化认同。

问篆的细腻,寻石的艰辛,织绢的柔美,听雨的浪漫,习笔的淋漓,青绿的秀美,苦思的忧伤,入画的不朽。

惋惜的是:绘制完《千里江山图》王希孟便消失,画作没有留下“王希盂”的名章,只有题跋上“希孟”的字迹。

问篆作为第一场舞剧,像是将“希孟”刻章作为特别的仪式,对这位传奇画家的致敬,对这件国宝的珍视。

看《只此青绿》,云游千里江山,收获宋代美学的精粹。

山水与织绢人,柔美似水,青山绿水白色纱衣,恬静的面容,轻盈的舞步,构成了“唱丝”的美丽画卷;

希盂快意律动在大美山河,山水听雨,他才情激荡,身姿灵动、舞动潇洒,风华正茂,激情四射,灵感涌现;

翰林图画院是天才画家的雅集,执着、勤奋、或幽或默,或切或磋,挥洒如流;

宋代生活的四雅: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将嗅觉、味觉、触觉、视觉融入日常生活,展现了文人雅士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

影片还特别安排了希盂、青绿、展卷人三条主线,分别用白色、青绿、灰色来呈现。

白色纯洁、高雅,衣带飘飘,潇洒恣意。希盂在水中、天地间纵情舞动时,犹如笔下挥毫自如,一泄千里的江山。

很多特写的镜头印象深刻。青绿的典雅、静谧,容貌精致细腻,行走的姿态,一招一式引人入胜。

展卷人非同一般“展卷人”,他是剧中自始至终的舞者,这种代入感串联,穿越中提醒人们:文物终将消失,但精神可以传承,文脉可以接续。

03

“致少年永不老去,亦只此,青绿”

有歌就有舞,歌舞升平,载歌载舞,《只此青绿》正是歌与舞相渲染,舞与歌相配合的完美佳作。

10个场景的配乐,或欢快,或宏大,或悲伤,或幽默,或生活……让人置身于跳动的音符,陶醉于山水之间。

片尾易烊千玺的演唱,气质和专线都很符合希盂的角色,加上他本人的书法艺术修养,唱起来饱含深情。

词作者唐恬,用宋词的方式填词,契合《千里江山图》的宋代美学,为电影增色不少。

歌词放在下面,请细细品味——

去江河,去四季,去草木山青,

挥着笔,灼着心,明月伴孤影。

我见你,隔千年,一笑入丹青。

群山巍巍,江水泱泱,贺你我,遇知己;

当潇洒同行,绘烟雨,绘太平,绘江山千里。

同美景,共明月。


- END -


往期精彩文章:

孟晚舟与实习生们的合照:‘有洞牛仔裤’成为美丽焦点

贾玲走奥运红毯,尽显Prada风情

贾玲成为Prada品牌代言人:“不跟风,就做自己”


【声明】:

本文内容原创,旨在传播正能量,分享生活美学。图片侵删,十分感谢!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爱你们哦~


与美居
生活美学传播者。 发现美好也分享美物,过精致有趣品质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