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村志是记录、传承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作为地方志书的一种,村志较为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一个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河流、风物特产、民生百业、文化风俗、村规民约、能工巧匠等内容。编修村志,有利于以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比如,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自1981年以来,四修村志并以此振兴乡村文化、发展村级经济,大幅提高了乡村振兴效能,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又如,“全国村志编修示范县”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积极开展全域村志编修工作,自2021年以来已完成村志初稿219部。该县把村志编修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村志编修的综合效益,助力乡风文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深沉持久的文化动力。充分发挥村志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可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深入调查研究,扎实推动村志编修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村志就像是乡村的“百科全书”,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做好编修工作离不开调查研究。编修一部村志,就要对该村庄做一次“摸清家底”的工作,就要对该村域的“三农”问题做一次全面、深入的社会调查与个案研究,这样才能保证村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编修出版的村志越多,对我国乡村社会的调查研究就会越广泛越深入,也越能为各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决策支撑。 扩大村志运用范围,挖掘其多元价值。修志是为了用志。只有把用志这一环节抓好,充分挖掘村志在不同领域的价值,才能让“三农”画卷更加壮美。比如,村志中记载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等内容,对于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引导乡村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又如,村志记载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相关内容,对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使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保护利用具有农耕特质、乡土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培养阅读村志的习惯,建立乡村文化传承长效机制。村志不是“文化快餐”,而是一种可持续发挥效用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记录乡俗,留住乡思。培养阅读村志的习惯,建立乡村文化传承长效机制,将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此,要培养村民阅读村志的习惯,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建设家园的热情,引导、鼓舞村民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开创美好未来。(颜越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程舒敏
初审/田慧
终审/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