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与褚体的区别及练习方法,新手入门必看!

文化   2024-11-08 21:40   江苏  
点击名片,”“墨池艺术”,不再错过精彩文章


褚遂良像


一、认识褚遂良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做过谏议大夫、尚书右仆射等官,人称“褚河南”。褚遂良博涉文史,其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虞世南,后取法二王,精于隶书与真书。史传在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感叹无人可以论书,魏征推荐了褚遂良。后来太宗所购得王羲之书迹,褚遂良替他辨别真伪,从来没有错误,可见褚氏对王羲之书法的精通。

二、熟悉褚体

褚遂良的作品在早期刚健朴拙,如《伊阙佛龛碑》,结体方正宽博,重心常常居中或偏下。《孟法师碑》体形内收,较为注意疏密聚散变化。后来所写的《房玄龄碑》显得清雅、灵润、秀劲又舒展的风姿。

褚遂良57岁时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是他一生中最精美的作品。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用笔的起止、转折多带行书笔意,在形态上造成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笔触,线条中段与两头的轻重变化富于弹力感,字态婀娜灵巧,却又摆布匀称稳健,中宫的密聚与外围的舒展形成强烈的节奏对比。其行书笔意与疏密对比强烈的结体,构成了褚书美妙的韵律。

三、从端庄的欧体到活泼的褚体

褚体风格特点与欧体有明显的差异。欧体属于规矩的楷书,是入门的最佳字帖。褚体则属于带有行书笔意的楷书,是提高书写能力的重要范本。欧体用笔以方笔为主且一丝不苟,所以欧体显得端庄、险峻;褚体用笔方中寓圆,连带牵丝,所以褚体活泼、多姿。在欧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褚体,有利于我们提高书写的速度,并且为学习行书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如何学习褚体

(1)选择书写工具

据历史记载,褚遂良对于纸笔非常讲究,非精良的毛笔不写字。褚体用笔瘦劲多变,一般而言,应该选择弹性较好的硬毫笔或兼毫笔。

(2)书写姿势

褚体用笔多连贯书写,如“六”字,点画的起笔往往与上一笔的收笔牵丝连带,笔断意连。在临摹褚体时,运用悬肘的姿势,则便于自由连贯书写。

(3)读帖

读帖是熟悉临摹对象的最好方法。对于用笔灵活的褚体,我们尤其要加强对于所学字例以及范本的观察与思考,以便较有效地抓住褚体的神韵,更快地入帖。


基本点画解析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横、竖笔画的两端与中段的轻重变化明显,带有弧度,富于弹力感。起止、转折多带连贯书写的笔意,在形态上造成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笔道。这是褚体与欧体的重要区别。

1、长横自右上向左下方斜切落笔,再转锋向右行笔;至右端提笔、向右下方顿笔后回锋收笔。注意左边低,右边稍高;两端重,中间稍轻,略带弧度。

2、竖画起笔向右下斜切,然后下行,至末端向左上方提锋收笔。

3、竖的用笔上下重,中间较轻。




撇,起笔承接横的收笔连带入笔,行笔时中段略提,末端加重,然后顺势向左下偏左方向提收。

捺,承上起笔后,水平行笔一小段,渐提,然后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至捺脚处略驻,转笔出锋,折笔右行,缓提收笔。




“文”字的首笔,以短撇代替点,收笔不出锋,而是回锋向右上,紧接着写横。第二长撇起笔注意与上横呼应,收笔微微向上带出,连贯写捺。

写撇时,笔锋的力度要送至撇的末端,以求沉稳。撇的起笔由下向上的牵丝连带是书写的难点。




“土”字曲头竖画是由于连贯上一笔起笔造成的,“土”字的位置偏右,底横要略长一点。


字形有点扁。横画起笔承接点的收笔重顿,中间行笔较细,收笔略下按。


提土旁的横与提比较短,竖较长,形状窄长。竖画起笔承接横的收笔,从右下逆势起笔,然后顿笔转锋下行。“也”字的横折紧收,竖弯钩长而舒展,一
收一放,对比明显。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再向左上提笔出锋,出锋的速度要快。钩的形状好像三角形,出锋要锐利,一般而言,出锋较短。横画长而带有俯势,同时注意“口”写得要紧凑,位置要靠右上。



横折由横与竖组成,先写横,然后提笔向右下折笔,调锋下行。折的横画的用笔比竖轻,折 角较大,形状较方。竖钩为主笔,书写时要长而有力,出钩短小。左边的短竖起笔弯曲,是褚体的特点之一。第一横要短,而中间的“田”字收缩,撇捺要舒展。

欧体用笔以方笔为主,一丝不苟,风格端庄、险峻。褚体用笔速度快而连贯,行笔过程中连带牵丝,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律动之美,风格活泼、多姿。在动态的用笔中,点画的呼应加强,起、收笔呈现出丰富而美妙的笔触形态变化。由于连贯书写,褚体笔画的起笔形态常常改变,这是褚体与欧体的重要差异之一。


牛字旁的竖钩写完后,顺势由下向上顿笔写提画,所以钩的收笔与提的起笔之间有明显的笔触连带的痕迹。“勿”字与牛字旁互相穿插揖让,勿字的撇画布白要均匀,形态长短各异。


单人旁的竖为上尖竖,虚锋起笔。右边钩出锋后向右上提笔,然后逆锋稍顿下行写竖。这是褚体连贯书写形成的笔触。“卬”字左边写得短小,竖画短而细。竖画由于原碑或拓片磨损的原因,弯曲变形,需注意。

由于连贯书写,褚体笔画的收笔形态常常改变,这也是褚体与欧体的重要差异之一。



撇为竖撇,起笔后行笔的角度较直,然后转向右下行笔,与欧体不同,收笔不 出锋,而是稍稍按笔后在再提笔,以便连贯写捺画。就结构而言,两横较短,左低右高,倾斜度较大,撇捺舒展,上部紧下部松。


整个字的书写接近行草书写法,左竖与底横作一笔连带书写,中间的竖简省为一点,底下的横收笔连带写中间的点,所以形成了往左上行笔的笔触。注意点画之间布白均匀,整个字形略扁。

由于连贯书写,用笔速度较快,甚至出现了上笔与下笔之间实连的现象,这实际上是行书笔意的体现。


第一撇连写第二撇,第二撇又与横连在一起写,体现了褚体用笔连贯而灵活。欧体的“分”则是笔笔断开,稳重而端庄。


走字旁的横收笔后,折笔向右下行笔,这是横与点的连写。由于连笔写得比较重,以至于点画变成了一个折笔。写完点后提笔写撇点,用笔轻灵,再连写平捺,一气呵成。捺画的写得比较均匀,几乎没有粗细变化。被包围的“召”字 的“刀”简写成了点和撇。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大家都在看


评论全开,请发表你的观点!

- end -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因无法溯源而未及时与原作者沟通,现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绝无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私信后台,本公众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如需转载请联系墨池。


总监丨冯错
编辑 | 颇黎


墨池艺术
墨池艺术每日分享:书画艺术资讯、当代艺术评论、书画学习资料、名家访谈等,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