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已经公开发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先生,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葛志昊先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先生,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先生。
现在,先请唐承沛先生介绍情况。
民政部副部长 唐承沛: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各位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对加强养老服务作出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也是紧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推动解决“老有所养”重大民生问题的基础制度安排。
首先,制定印发《意见》,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意见》围绕加快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提出一揽子政策举措。
其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好2035年前后的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系统的应对准备。《意见》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有效衔接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机制。
第三,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意见》提出,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预期更加稳定、服务更加多元、质量更有保证的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意见》针对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一是针对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的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县(区)综合服务、乡镇(街道)区域联动、村(社区)就近就便的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网络更加系统完善。二是针对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不够协调连续问题,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促进医养结合,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强和改进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推动形成贯通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三是针对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市场、社会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提出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爱家庭协同发力的发展机制。四是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归纳起来说,就是打通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协同三方面的养老服务机制,保障五个方面的养老服务要素,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下一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将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督促评价机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
邢慧娜:
谢谢唐承沛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这次《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消费潜力。请问在推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进一步释放我们的银发消费潜力呢?谢谢。
唐承沛:
这个问题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刘明司长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刘明:
感谢您的提问。当前银发经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初,国务院对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作出专门部署,这次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一年以来,在各方协同推动下,发展培育银发经济,主要有四个方面进展:
一是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着力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做好老年人社区助餐等老年人急需的民生实事。推动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便利化、细致化,便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出行,支持多层居民楼加装电梯,打造适老化城市公交线路。
二是锚定老年友好潜力产业,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扩大为老服务供给,推动科技赋能,着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出台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服务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三是培育壮大市场规模,培育各类经营主体,树立标准品牌,拓展消费渠道,着力增加优质产品服务供给。支持各类企业建设示范性普惠养老机构,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利用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组织开展银发经济宣传推介活动。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财政金融支持,规划建设养老设施,着力改善服务,让老年人住得舒服、住得安心。保障好人财物等关键要素,支持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设置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愿意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拓宽普惠养老再贷款政策支持范围,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银发经济前景广阔。从需求变化看,老年人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随着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升级,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特别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经进入老年阶段,这部分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更强。从消费趋势看,老年人与年轻人消费边界不断融合,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愈发重合,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悦己消费,成为消费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群体。从产业发展看,银发经济促使各产业为老年人创新、创造更多的服务产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年人服务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从做好服务上做文章,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一是做强主体,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推动银发经济逐渐向多元业态发展。二是做优产品,引导经营主体匹配细分市场,健全产品服务的标准规范,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和适老化水平。三是做大规模,促进养老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产业融合,让老年人在医疗、出行、娱乐等方面更加方便,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温馨的服务。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知道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目前三种主要的养老方式,《意见》对于推动这三类养老服务更好的协同贯通有什么样新的举措吗?谢谢。
唐承沛:
谢谢您的提问。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要的养老服务形态,这次发布的《意见》以推动三类养老服务贯通协调为改革重点,在进一步明确各类养老服务功能作用的同时,加强各类养老服务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协调联动让老年人无论在家庭、在社区、在机构,都能够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
《意见》提出,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传统习惯和普遍愿望。《意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养老服务政策的改革方向,从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适老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系列措施,还要推动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心、舒心。
《意见》提出,要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广大老年人原居安养的家园,汇聚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资源。《意见》强调要依托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有效支持。社区在居家养老当中发挥了社会支持作用,同时还发挥了链接社会资源等作用。一方面,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推动完整社区建设等举措;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层面养老服务供需衔接,提出探索“养老顾问”服务、村(社区)“两委”把服务老年人作为重要职责等措施,使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能在本社区得到及时响应,尽力满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的需求。社区“一手托两家,自己也当家”。一方面要深入家庭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链接社会资源。同时,社区也向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学习娱乐等方面的支持。
《意见》提出,要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与居家、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虽然服务老年人数占比不多,但功能作用不可替代。《意见》在过去“机构为支撑”、“机构为补充”等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对机构养老作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定位。一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明确了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的职能定位和运行机制,推动实现分级分类、多样化的精准供给。《意见》还提出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发展长期照护和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引导养老机构积极收住失能老年人,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等优化机构养老功能的举措。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技术创新示范、服务技能培训、设备推广应用等作用,推动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今后,养老机构不但要在集中照护方面更加专业,也要更积极地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枢纽型、开放型的专业服务机构。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九派新闻记者: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请问能否介绍一下该举措的具体情况,具体考虑是什么?谢谢。
唐承沛: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改革举措,符合县(区)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的定位要求,符合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特点,有利于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强县域养老服务资源统筹,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与常住老年人口相匹配,让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养晚年。可以说,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设置,就像教育,有各级的教育设施,医疗也有各级的医疗设施一样,养老服务也要在县乡村三级有自己的设施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上,探索形成不少成功经验,像安徽、重庆等地“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服务模式,通过总结提炼各地经验探索,进一步上升为全国性部署要求。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总的要求是在县(区)范围内,建设以县级平台为龙头,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服务设施站点为节点,构建上下贯通、有效衔接、合理分工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县(区)范围内养老服务资源科学配置、有序流动和广泛覆盖,使各级养老服务设施连点成线、聚线成网、可感可及,让老年人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在县级,主要是依托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作用,统筹推动县(区)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利用、供需衔接、综合监管。也就是说,在县一级要有一个综合平台,或者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主要是依托现有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等,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的同时,发挥政策咨询、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成为养老服务的“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促进乡镇一级的区域联动。在村(社区),采取“中心+站点”等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型养老服务站点,加强日间照料、学习娱乐、上门服务等能力,发挥设施站点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收集、提供和转介养老服务需求,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站,发挥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持作用。以上就是建设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的基本考虑。
按照《意见》部署,养老服务网络到2029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更加健全。通过持续推进建设,把养老服务网扎得更密更牢,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请详细介绍一下财政部在促进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举措。谢谢。
唐承沛:
请财政部葛志昊同志回答。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 葛志昊:
谢谢您的提问。《意见》的出台为下一步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渠道安排资金超过1500亿元。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一方面,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并指导地方为养老机构因地制宜提供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另一方面,我们聚焦特困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支持其入住养老机构接受集中照护,或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门服务等,切实让他们享受到质量有保障的基本养老服务。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2021年以来,我们连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累计对234个项目地区探索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予以资金支持。2024年,我们在59个县(市、区)启动实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支持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指导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重点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抓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试点工作,鼓励地方加大推进力度,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模式。
三是进一步提升效能。一方面,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和财会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指导地方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整体效能。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一直是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的相关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谢谢。
唐承沛: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心的是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工作。失能照护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养老的一个痛点,也是养老服务必须优先解决的重大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发布的《意见》提出要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这句话写在文件的总体要求里,增强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形态的失能照护能力,引导养老机构积极收住失能老年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失能照护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坚持优先发展、倾斜支持、系统推进。
一是照护供给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4万个,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了62.2%,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0余万张。失能老年人多数居家养老,可以在家庭里设置养老床位。为200多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二是照护保障范围不断拓展。将照护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基本实现了每个县有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特困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的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纳入集中照护保障范围。
三是照护要素支撑不断加强。探索建立以养老护理员为主的服务队伍保障激励机制,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在失能照护中的创新应用。刚才讲到了机构的专业支撑,我们现在大力支持各类养老机构提供多种养老服务产品的应用场景,推动养老科技应用推广。
四是质量管理不断规范。将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广泛开展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体系,累计出台了国家和行业标准29项,地方标准700多项,失能照护质量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意见》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的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专项配套措施。制定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政策,健全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推动精准高效配置失能照护资源。二是持续加大服务供给。以提高失能照护能力为重点,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大失能照护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居家、社区、机构供需衔接,资源整合,推动失能照护资源下沉到城乡社区,延伸到老年人家庭。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失能照护标准化建设,完善失能照护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失能照护监督管理,提升失能照护质量安全,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顶端新闻记者: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需要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团队,能否介绍一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和举措?谢谢。
唐承沛:
这个问题请人社部吴礼舵司长来回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 吴礼舵: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谢谢您对养老服务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刚刚讲人才队伍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指导技工院校开设康复保健、健康与社会照护等专业,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养老服务机构用工需求和培训机构开展相关领域培训的情况,制定并公布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和职业培训机构目录,给想参加到养老服务行业领域的劳动者提供自主选择。此外,我们会同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等单位定期组织举办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搭建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舞台,增加职业荣誉感。
二是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领域人才评价机制。在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明确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一批与养老服务相关职业的定义、主要工作任务等,颁布相关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从业行为。鼓励养老企业自主开展从业人员技能等级评价,遴选发布相关领域社会评价机构,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家单位备案开展相关职业的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此外,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护理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职称评审,实现能力水平提升。
三是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人员就业。落实就业政策,对养老服务企业吸纳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全年不断档、月月有招聘、处处有服务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促进养老服务领域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相互匹配。同时,还积极培育养老服务领域的劳务品牌,目前已经培育了500多个养老服务劳务品牌,带动700多万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会同民政部研究设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类的新职业,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进一步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二是会同民政部,在摸清养老领域用工需求、岗位缺工情况的基础上,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力求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促进养老服务人才梯次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您的提问。
唐承沛:
刚才吴司长讲到了一件事,就是按照这次《意见》的要求,我们正在加快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制度,这样养老服务人才就有两条线,一条就是现在已经有的技能人才制度,另外一条就是即将建立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度。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这两条线可以相互转化,通过进一步加强人才评价,打通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
我就补充作这个介绍。
第一财经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对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做出了专门部署,想请问农业农村部,作为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职能部门,对于下一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有哪些考虑?谢谢。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 唐珂:
感谢您的提问。发展农村养老,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是推动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配合民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发挥贴近“三农”的工作优势,围绕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协调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加速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建设乡村建设项目库,实行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指导各地结合农民需求和当地村庄发展趋势,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支持村集体依法盘活闲置农房、校舍、卫生院等资产。发展互助养老服务,综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室、村图书室等,进一步拓展村级养老服务场所空间。
二是积极探索契合乡土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党建+农村养老”,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资源统筹、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聚焦就餐就医、生活关爱、文化娱乐等老年人身边的“关键小事”,探索创新互助服务、智慧服务、“一站式”服务、流动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农民群众亟需的服务。加强对脱贫户等困难家庭中老年人的帮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以农村留守、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及时落实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
三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依法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覆盖面,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通过发展产业、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引导有条件的村积极发展村级养老事业。
四是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行动,这里解释一下,大地流彩是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针对农民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村字号”文体活动,比如村歌、村舞、村跑、村超、村BA、村晚、村厨、村艺等等,这两年很火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村歌村舞、小戏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互助友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支持开展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村字号”文体活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等。同时,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好村规民约在弘扬公序良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倡导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广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
《意见》明确了养老服务领域的多项改革任务,请问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谢谢。
唐承沛:
谢谢您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策完备、责任到位,认真抓好《意见》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实施机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要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落实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在横向协同方面,民政部将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办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的职能作用,推动《意见》贯彻落实,纳入到相关部门的任务计划和工作重点中。在纵向联动方面,推动将《意见》的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协力抓好贯彻实施。这些年,很多地方党委和政府已经把加强养老服务列入了当地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下一步要继续深入推进。
二是推动措施落实。对已有的政策,要以《意见》为统领,持续深化实施,比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家庭养老床位、家庭适老化改造,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等政策,要持续列入养老工作的重点任务。需要出台的政策,要根据《意见》部署,排出优先序,明确时间表,尽快研究出台配套落实举措。比如,《意见》提出要加强科技应用,研究建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现在各地有很好的技术基础。下一步,要持续大力推进。对于《意见》当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的重要部署要求,要推动写入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规律性认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锚定《意见》确定的2029年、2035年改革发展目标,推动将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分步纳入“十五五”“十六五”发展规划,抓住用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窗口期,确保如期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
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建立《意见》分工落实总台账,健全督促评价制度,将各项改革发展任务逐项分解、定期调度,确保落到实处。鼓励支持各地发挥首创精神,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同时,要特别注意积极稳妥、有序有效推进政策落实,尊重广大老年群众意愿,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邢慧娜: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唐承沛副部长和几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再见!
END
来源:国新网 中国民政 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