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热处理办法
流行性感冒知识科普
PART.1
儿童高热处理办法
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使用32~34℃的温水,以柔软的毛巾浸湿后,轻柔地擦拭儿童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丰富的区域,擦浴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操作时动作要轻缓,避免损伤儿童皮肤。
冷敷: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毛巾冷敷,将其放置在儿童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之处。每次冷敷时长宜控制在15~20分钟,以防局部冻伤。在冷敷期间,需密切留意儿童局部皮肤的色泽与温度变化,一旦出现发紫、麻木等异常,应即刻停止冷敷。
退热贴:一种便捷实用的冷敷工具,可直接贴于儿童的额头或太阳穴部位,通过凝胶中的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从而发挥降温功效。
药物降温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儿童体温持续攀升时,应及时使用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可通过口服或直肠给药的方式。用药后30~60分钟开始起效,药效可持续4~6小时。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口服给药。用药后1~2小时发挥作用,药效可持续6~8小时。
不推荐阿司匹林及安乃近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小儿。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解热镇痛药不能有效地预防0-5岁儿童热性惊厥发作。
在使用退热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剂量与用法,严禁超量用药。
环境降温与饮食调整
维持儿童所在环境的温度适宜,将室内温度调控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
适当减少儿童的衣物和被褥,以利于热量散发。
鼓励儿童大量饮水,特别是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而流失的水分,加速新陈代谢,助力降温。
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蔬菜汤等。
密切观察
在实施降温措施的进程中,要紧密观察儿童的体温变化、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
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并详细记录体温的变化曲线。
密切关注儿童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烦躁不安、嗜睡、呕吐等症状。
倘若儿童体温居高不下或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异常状况,应立即就医。
PART.2
流行性感冒健康知识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02-
临床症状
多急性起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可有畏寒、寒战,常有咳嗽,多为干咳,流清水样涕或黏涕,咽痛,吞咽时可加重,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可仅表现为发热、烦躁、喂养困难等。新生儿发热、咳嗽等比例显著低于年长儿,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d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 ~2 周。
-03-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充足休息,适量运动,保持自身免疫力。
多通风,少聚集:勤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在流感流行季节,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密闭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
-04-
治疗与护理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对症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如使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等)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编 审:王 超
责 编:成 雨 林玉叶
供 稿:肖 鑫
刊 期:第836期
来 源: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