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2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到60%,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疼痛认知三大误区,看看爸妈中招了几个!
误区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权威解答:
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慢性疼痛会给我们的机体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除此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
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倾向。
误区二: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权威解答:
慢性疼痛持续存在会导致我们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敏化,会使我们疼痛的敏感度越来越强。
误区三:疼痛通过治疗可以百分百消失。
权威解答:
很多慢性病的疼痛是不能够百分之百消除的,大部分只能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父母的一句“没事”,可能掩盖了越拖越严重的问题
面对身体上的不适,很多人往往会选择等等看,特别是觉得“隐忍”是一种优秀品质的爸妈。
一边告诉自己:反正还能吃能睡能走路,也不着急;一边想到去医院看病繁琐的流程、昂贵的费用,就望而却步。
但其实,疼痛的很多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会越拖越严重。
《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显示,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普遍低估常见疼痛的严重程度,在中老年认知和实际经历的疼痛程度评级中,差距最大的前三名分别是: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牙疼、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疼痛发生后,近半数的中老年人选择忍,年龄越大,忍痛比例越高,大多数中老年人就诊后疼痛问题无法完全治愈,半数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仍受疼痛影响。
例如,中老年常见的带状疱疹,就是一个容易被忽的感染性皮肤病,其后神经痛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得了带状疱疹,会经历哪些痛?
带状疱疹的相关疼痛往往出现在发病的不同阶段。
1、前驱期疼痛
70%-80%的带状疱疹患者在身上出现疱疹前就会感受到疼痛4,当患者没有或尚未出现疱疹时,如果仅有神经痛的症状,就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比如发生在胸部的带疱疼痛易误诊为心绞痛,发生在腹部的带疱疼痛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
前驱期疼痛多数情况下会持续2-3天,也可能持续1周及以上。
2、急性期疼痛
带状疱疹发病后,在出现皮疹和水疱的部位,患者也会感受到疼痛。痛感会像灼烧、电击一般让人难以忍受。
带状疱疹急性期还可能伴随其他疼痛,如眼带状疱疹常伴同侧头痛,耳带状疱疹会表现为耳痛,内脏神经纤维受到侵犯时,还可能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等类似急腹症表现,并出现相应部位疼痛。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后神经痛是指皮疹痊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就算皮疹痊愈,疼痛也可能持续,部分超过1年甚至10年,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而那些本身就有一些基础慢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会高于健康人群。
哪些人要对带状疱疹进行预防?
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10,此外,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10。
且慢性病患者一旦得了带状疱疹,感受到的痛感可能会比没有得这些疾病的人更强。
然而,带状疱疹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10。带状疱疹也并非“一次中招,终身免疫”,曾经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在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
目前我国共上市两款带状疱疹疫苗:
一款是进口带状疱疹疫苗,技术路线为重组蛋白路线,另一款是国产带状疱疹疫苗,技术路线为减毒活疫苗。
建议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患者,以及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预防接种时要牢记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的疫苗和时机进行接种。
每年的10月第三个周一是世界镇痛日
让我们及时关注父母健康
远离慢性疼痛
让爱别等,让孝别迟
本文章仅用于科普宣传,公众如有相关医学需求,请向专业医疗人士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
文献参考:
1、 樊碧发.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 《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
3、 《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
4、 .Dworkin R H , Johnson R W , Breuer J ,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44 Suppl 1(Supplement 1):S1.DOI:10.1086/510206.
5、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51(6):6.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6.001.
6、 《中华医学杂志》社皮肤科慢病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10):6.DOI:10.35541/cjd.20210398.
7、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022(003):161-167.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8、 Poirrier JE, et al. Diabetes Care 2022.
9、 Marra F, et al.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0;7(1):ofaa005.
10、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老年性皮肤病研究中心.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8):6.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828-01958.
11、 Torcel-Pagnon L, et al.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17;72(8):1091-1097.
来源 | 健康呼和浩特
编辑 | 马子璇 初审 | 杨文彬
回民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