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资讯 |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新春慰问102岁杰出校友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泰斗刘玉清院士

教育   2025-01-25 18:01   辽宁  

2025年春节前夕,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代表学校前往慰问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清院士。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赵越教授(68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首席专家李坤成教授(63期)与夫人张世娟医师(65期)、北京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栋(76期)、信息化部部长唐晓昱(80期)一行,怀揣着对前辈校友的关怀与敬意,携着节日的问候与新年的祝福,前往了阜外医院。



慰问中,赵越会长代表校友会向刘玉清院士赠送了鲜花、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徽章以及中国医科大学百年校庆倒计时7年纪念币,表达了对刘院士的崇高敬意和新春祝福;尽管刘院士目前卧病在床,无法言语,但其女儿刘莹教授代为表达了感谢。


赵越会长表示,刘玉清院士的学术成就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无数医学后辈,是中国医科大学的骄傲。同时,赵越会长也对李坤成教授和张世娟教授表示了慰问,感谢他们作为校友在各自领域为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是对刘玉清院士的敬意,更是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传承红医精神、凝聚校友力量的重要体现。北京校友会一直致力于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校友与母校的互动,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的慰问活动传递了校友之间的温暖与关怀,展现了校友们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


刘玉清院士简介


刘玉清院士,1923年出生于天津宁河县,194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之一满洲医科大学(原国立沈阳医学院),留校任放射科住院医师,195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任协和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其研究涉及放射科各亚专业,1956年随吴英凯院士调入解放军胸科医院,组建放射科并担任放射科主任,1958年该院转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后,专攻心胸影像学。刘玉清院士在X线心脏大血管病诊断(包括普通X线和心血管造影)方面做出了奠基性工作,他主编的专著长期是本专业的案头书,为全国培养了数百位心血管影像的学科带头人,在放射影像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敏锐引领同道向介入放射学和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方向发展,为学科发展做了出巨大贡献。


刘玉清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大动脉炎的X线诊断,得到广泛赞誉。他曾担任阜外医院副院(所)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WHO专家咨询委员等学术要职,并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玉清院士热爱本专业,坚持临床一线工作直至98岁,做学问极其严谨、精益求精,培养了20余位研究生,其专业水平和影响力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曾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和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被哈佛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是本专业人士公认的影像医学泰斗。


李坤成教授简介


李坤成,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李坤成教授是中国医科大学63期校友,师从刘玉清院士,199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首位心血管影像学博士,1994年调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主任,1995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


李坤成教授现为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首席专家,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副会长,两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专长心血管和神经影像学。曾担任中华放射学会三届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杂志副主编,中国影像技术杂志主编,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区主席等多项学术兼职。


作为刘玉清院士的亲传弟子,李坤成教授主编出版专著24部,参编出版专著48部,发表中文统计源期刊文章1000余篇,SCI收录英文论文330+篇,连续11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H因子85,最高单篇他引次数1000余次,总被引频次:34598次,培养国家级人才10人次,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提名奖2人,北京市优秀博士。2023年被Research.com评为全球顶尖科学家,中国入选107名,D指数68,排名中国第20位。


张世娟教授简介


张世娟医生是中国医科大学65期校友,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擅长老年常见病的诊治。她从儿科专业转行至高干保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老年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5年元旦李坤成与张世娟伉俪新西兰之旅


目前李坤成张世娟夫妇已双双退休,经常下基层为当地百姓解决就医问题,发挥余热,并在当地旅游,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信息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


热文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
沟通中国医科大学校友,弘扬母校传统,加强信息交流,促进医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