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暨南大学消息,著名文艺评论家,暨南大学原副校长、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饶芃子女士,于2024年11月27日上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饶芃子(1935-2024)
饶芃子是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饶芃子,1935年元宵节出生于广东潮州。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57年留校任助教,1958年调至暨南大学中文系,从事文艺理论教研工作。1970至1977年暨南大学停办期间,在广东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任教。1978年重返暨南大学,1984年担任中文系系主任,1987年9月至1995年12月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学校学位委员会主席,主管学校人文社科及研究生工作。1989年,创办暨南大学出版社并出任首任社长;1993年,领衔建立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方向,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兼任暨南大学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思想文综》主编。2007年至今担任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等职。饶芃子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300多篇,主持完成13个国家和省部级规划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学研究”的首席专家。著作包括《中西比较文艺学》《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16部专著(含合著),主编《中西戏剧比较教程》《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辞典》等10本著作与6套学术丛书(46本),出版个人论文集的英译本《中西文学戏剧比较论文集》《华文流散文学论集》。在教育领域,饶芃子培养了29届本科生、13届硕士生和18届博士生,累计指导了数十位硕士、57位博士及2位博士后。许多学生在读期间获得各类奖励和“优秀研究生”称号,毕业后大多成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她指导的博士论文已有30本正式出版,受到学界好评。1993年,饶芃子领衔建立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方向,在中西比较诗学和交叉学科中拓展当代文艺学的内涵。她结合文艺理论,撰写了一批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文字清新婉约、真诚自然,因此她被誉为“诗性批评家”。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蒲若茜表示,在饶芃子的文章中,人们时时能感受到诗意的浸润。“而这种诗意的馈赠,正是来源于家庭和童年生活环境的熏陶,是她出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的结果。”1935年农历正月十五,饶芃子出生于钟灵毓秀的古城潮州。她与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有同族的叔侄亲缘,皆是潮州的书香门第。其外祖父戴仙俦通晓经史又精于诗词,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识力极高,对新文学也很支持,是潮汕一带知名的文人和书法家,外祖母也出自读书人家,自幼受诗书礼乐的熏陶。在外祖父母的影响下,四五岁光景,家中长辈就教饶芃子认字,读《唐诗三百首》。由于天资高,饶芃子很小时就能识字背诗,深得祖父母的喜爱。饶芃子曾在《我的自画像》中写道:“我生长在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父母都是有相当文学修养的人,他们年轻时都编织过文学的‘梦’。大概因为遗传的缘故,我自幼就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从小就习惯于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自己在生活中不能得到的东西。文学帮助我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生,我一直相信人生中不能没有文学。”1957年,饶芃子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跟随王起先生进修宋元文学史。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她调到暨南大学工作,跟随肖殷先生主修文艺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饶芃子开始在广东文艺界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后,饶芃子满怀激情地投入了新时期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她对前一时期的中国文艺理论现状进行了反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意义作了新的思考,发表了《论形象大于思想》《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马克思、恩格斯论悲剧冲突》等系列论文,引起学界的关注。作为文艺理论批评家,饶芃子似乎与诗人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她的评论集《心影》《文心丝语》等,显示出令人赞叹的对艺术形象的捕捉力和感应力,而且有一种诱人的诗情、诗味和诗韵在其间律动、流溢。她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余虹把这种缘情而入理的批评方式称为“我性话语”,认为“它在本质上是诗意的”。她的评论,重视作家对现实和文化现象的审美思考,是自己对作品诗性感悟的表述,是一种与作者文心的“对话”,亲切而自然,因此被批评界归为“婉约派”。正是这种评论特点和姿态,她被称为“诗性批评家”。饶芃子对文学的挚爱和婉约的批评风格,赢得了学界的认同和学生们的喜爱。正如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在给她的《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作序时所言,饶芃子的批评文字“有一种对文学的纯真的爱在字里行间流注着”。她的学生、《香港作家》原总编辑蔡益怀也说:“饶师是用整个生命去拥抱艺术的诗性批评家、诗人理论家,同样,她也以一颗‘诗心’去点化后学,激活我们沉睡的艺术心灵……我为自己有一个整个生命都跃动着艺术心灵的老师感到幸运和自豪。”文字间“爱的流动”,批评中的“诗心”“诗情”,与作者“文心的对话”,成就了饶芃子“诗性批评家”的美誉。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饶芃子作为首批从中山大学调到暨南大学任教的教师之一,被分配在文学理论教研室当文艺评论家肖殷先生的助手。从此,饶芃子由古典文学转向了文艺学的研究。“文革”期间,暨南大学停办,饶芃子在广东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执教,直至1978年暨大复办,她又回到了暨南园。回顾自己近30年走过的学术道路,饶芃子说:“我所属的学科是文艺学,它是我学术研究的‘底座’,比较文学、海外华文文学是随着新的学科发展进程,在我的文艺学教研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两个侧翼。”20世纪70年代末期,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复兴,饶芃子以特有的学术敏感,于80年代中期就从文艺学延伸到比较文学研究领域。1986—1996年间,她组织了五次学术年会和粤港闽比较文学研讨会,这些学术活动,大大地推动了广东地区比较文学的发展。在这期间,饶芃子主持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中西戏剧比较”,主编并撰写《中西戏剧比较教程》。该书于1989年出版,填补了学术界的一个空白,被知名比较文学学者谢天振教授称为中西戏剧比较的“拓荒之作”。饶芃子对于“比较文艺学/比较诗学”的开拓之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表示:“她将比较文学的世界视野和比较的方法引入文艺理论研究,拓展出比较文艺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辛勤拓垦,饶有收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宋剑华称:“饶先生率先创建了‘中西比较文艺学’方向,从文体学和文艺学等方面入手,探寻比较文艺学的内在规律。先生所做的这些开创性工作,不仅推动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同时更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空间,我们这一代学者几乎都是先生比较诗学思想的受益者。”2015年4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四川大学颁发“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是乐黛云、饶芃子、陈惇、孙景尧、严绍璗、谢天振、刘象愚、孟华、钱林森等九人,均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获奖感言中,饶芃子回顾了自己与比较文学的结缘:“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我校外国文学教授、著名越南文学研究专家黄轶球先生的启蒙和指点,还有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的推动,才有幸‘结识’比较文学,在‘跨界’的探寻中不断感受比较文学学科的魅力。近30年来,我主要做得是比较文学与文艺学、海外华文文学交叉、互动的研究工作,自认是一个在比较文学‘边界’耕耘的人。”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饶芃子在20世纪90年代,就为确立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地位展开大量原创研究,将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方法引入该领域,倡导打通跨语种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并在文艺学博士点开设“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诗学”方向,为当时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打开新思路,也为比较文艺学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阐释空间。饶芃子的学术研究得到国内外比较文学界的广泛认可,“海外华人文学”被列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20年来的学术创获之一”。她还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90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等。她认为,开展海外华人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诗学问题研究,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探讨中华文化和文学通向世界的特殊文论领域,是学界应当重视并进一步去拓展的新的学术空间。这些前沿性的理论探索,促进、领跑了国内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2009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饶芃子和杨匡汉主编的国内第一本《海外华文文学教程》。该教程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奖。已故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曾敏之先生高度肯定了该教材对于海外华文文学教学及研究的贡献,“《教程》为高等院校从事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南,对华文文学的历史脉络和特性作出了如探骊珠的求索,既有筚路蓝缕的精神,也不失高瞻远瞩的观点,从教育内涵到凝聚民族力量均作出了可贵贡献”。来源:羊城晚报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