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高艳津子,贵阳人,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创团舞者。1995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专业,同年底加盟组建北京现代舞团。多次受到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日本、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的重要艺术节、艺术机构的邀请,进行创作及演出。其舞蹈风格和作品备受国际关注,被评价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且变化多端,舞台呈现总是超越想象”。
《初·恋》剧照。
11月13日至17日,被誉为“最具有东方哲学色彩和神秘感”的黔籍著名舞蹈家高艳津子,带着有“中国现代舞发展的重要基地及国际交流平台”之称的北京现代舞团,回到了家乡贵阳。
高艳津子在家乡的五天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三天时间,在2024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现代贵阳舞周”,演绎三部北京现代舞团三十年发展脉络的作品,《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初·恋》《三更雨·愿》接连亮相,起舞贵阳;一天时间,在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实验剧场,她与黔地高校的数百名业内师生见面,受邀作《与生命共“舞”》主题讲座,讲授“唤醒身体里的千山万水”的感悟;一天时间,她与数位贵阳老友同人见面交流,回到了自己的原生点,说的是地地道道的贵阳话。
发展脉络:三天三场三十年
“我一直想带着我的作品回到家乡。”11月14日,2024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贵阳现代舞周”首场开演前两个小时,高艳津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口说了这第一句话。
“高艳津子”是她在9岁时给自己起的艺名,大名“高艳”和小名“津子”的合称。她的舞蹈家父母觉得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于是,上世纪80年代无数“高艳”中的一员,成了独一无二的“高艳津子”。上世纪90年代初,17岁的高艳津子考进北京舞蹈学院第一届现代舞编导班。1995年,她和同学创立了北京现代舞团,舞团以推动本土艺术发展、在尊重和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当代艺术作品为己任,推出了百余部优秀作品,多次受到德国柏林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博罗尼亚当代表演艺术节、德国皮娜鲍什舞蹈节暨艺术家聚会等国际知名艺术节的创作及参演邀请,已成为中国现代舞发展的重要基地及国际交流平台。
后来,业内评价说:“如果没有这波毕业生,没有创立北京现代舞团,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滞后很久。”
再后来,高艳津子扛着北京现代舞团的牌子行走了近三十年,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从未放弃。她和舞团跳遍了柏林艺术节、荷兰艺术节、米兰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重要艺术节,在欧美最主流的剧院演过上百场专场。
“贵阳现代舞周”的首场演出《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是北京现代舞团在处境最艰难时编导的作品。“我希望能够改变现代舞小众、小剧场的处境,所以在这部作品中将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想象,雨伞象征着太阳,扇子象征着月亮,一把扇子是半月,两把扇子合在一起则是满月,从而有日月星辰。我还用花开花落的声音,把人间的故事,演变成二十四节气在时间轮回里的经历。”高艳津子说,这是一部和老百姓的生活最接近、色彩最斑斓的舞剧。
《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以花的眼睛、花的聆听、花的心动看世界,展现十二段花开花落间不同生灵发生的故事。二十四节气是花可以行走的腿,每一个节气让花行走在不同的场景中,让花的展开不会在凋零时结束,新的精神会继续传递。高艳津子的创作从春分开始,经历谷雨、小满、白露、大雪,轮回到立春、惊蛰而结束。每一次轮回都承载着古老的灵魂,每一次出生都是生命新的绽放。观众在剧中体会到无定式中自有规律的自然生命。该剧于2013年上演之后,北京现代舞团开始走进国家大剧院,走向全国的大剧场。“这部舞剧救了舞团。”高艳津子说。
在贵阳上演的第二场《初·恋》,则是更为通俗化的剧目。该剧以80后、90后青春记忆中的流行金曲为线,用现代舞的语言,再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纯真而惆怅、憧憬又迷惘,让人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年华。随着舞蹈与《爱》《同桌的你》《橄榄树》等16首经典旋律的交织,年轻舞者以舞蹈语汇书写着内心的独白:有思想的愁绪,有大都市的彷徨,有未来的期许。
第三场演出《三更雨·愿》,是高艳津子给2006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邀约作品,那一年的主题是“灵魂”。作品试图通过生活中最常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花、鸟、鱼、虫、草”来对应“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表现内心理想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希冀在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中寻找皮肤下灵魂的真实。
“在家乡贵阳上演的三部现代舞剧,是北京现代舞团三十年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作品,整体展现了中国现代舞的生命力。”高艳津子说,《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是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理解和想象,《初·恋》是关于生命中心动记忆的那一刻,《三更雨·愿》是关于生命轮回的想象和思考。三部剧分别是对“我们对世界还有冷暖的感知吗?”“我们会记住心跳的时刻吗?”“我们的生命还有另一次机会吗?”三个问题的认知,表达了对时间的感知、对生命的追问。
这三部作品是现代舞进入中国的三十年历程中,一名“中国现代舞开拓者”的缩影。
东方视角:唤醒身体里的千山万水
作为舞蹈家,高艳津子很早就在国际成名。她的一系列作品,在西方现代舞所讲究的“即兴、率性”“生命、自由”之外,还提供了一个“东方视角”:用现代舞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东方情感和东方哲学,从而赋予现代舞以东方文化的神秘和美。也因此,外媒赞誉其为“最具东方哲学色彩、最神秘的舞蹈家”。
这从她的作品命名中,便可以窥见用意。《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初·恋》《三更雨·愿》《十月·春之祭》等作品,有一个共通之处:“数”与“象”结合。在人、社会、宇宙的三重时间周期,诞生了大千世界中不同的生命物象、生命意象。高艳津子的用心,即是通过作品中关于生命和时间的故事,重新唤醒“天地万物一体”的生命灵性。用形象一些的话说,即是唤醒身体里的千山万水。
11月13日,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贵州省民族歌舞剧院的演员及业界专家学者齐聚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实验剧场,共同聆听高艳津子《与生命共“舞”》主题讲座。
讲座从一个大哉问开始:最早的舞蹈是什么?高艳津子分享了个人在艺术探索中的心路历程后,最终落脚于“生命”上:舞蹈与生命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舞蹈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生命情感的流露与生命价值的体现。
在她看来,真正的舞蹈教育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传授,而应是对学生生命潜能的唤醒,是对其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激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贵州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养分,打牢基础;要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更要关心时代的发展,从对人类精神的继承和创新的追求中完成共鸣,成长为强大的、勇敢的、有才华的生命个体。
知与行合一。活动中,高艳津子携北京现代舞团的演员现场示范演绎了《野花》片段。演员们的每个动作,都在细腻地捕捉着野花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绽放的生动姿态;每一个身体语言,都在表达野花的坚韧不拔、自由不羁、无畏与从容……一支舞蹈,就仿佛与自然对话,生命张力和自然韵味即在其中。高艳津子更是将舞台扩展到了观众席,带领全场观众站立起来模仿花、草、鱼、虫、飞鸟等的动作形态,通过身体的摇摆、肢体的伸展,让观众亲身体验舞蹈的自由和表达性,通过舞蹈带来的身体变化和情感流动,从而加深对舞蹈与生命关系的理解。
同时,高艳津子还细心地分解了《野花》中的关键动作,逐一讲解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发力技巧,点明舞蹈与情感融合的“窍门”所在,努力让在场学子感受每个动作背后的情感与意义,让舞蹈成为心灵深处的一次释放与升华。
这场讲座有个副标题:唤醒身体里的千山万水。讲座是折射高艳津子一个个体、所有作品的一粒“水滴”。身为舞者,高艳津子认为舞蹈是每个人体内都潜在的能量,等待着被唤醒和激发;身为舞蹈编导,她让自己用奔跑的方式去创作,尽量打开自己面对世界,使创作出的作品有价值。在舞蹈这条路上,她一直在向前奔跑。对她来说,舞蹈仅用来表达情感是不够的,在舞蹈里修行,通过舞蹈看世界、看自我、看生命,实现与自我和世界的对话。
编辑|赵子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刘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