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这3个部位痛,可能是血管堵住了!做好这7件事很重要
孙阿姨退休后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可最近,她发现自己走路时下肢老是隐隐作痛,偶尔还会感到胸口闷得慌,这让一向乐观的她,心里也不免开始犯起了嘀咕。
这天,孙阿姨在公园散步的时候遇到了老同学张医生,一番寒暄后,孙阿姨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困扰。
张医生眉头一皱,详细询问了孙阿姨的症状,然后一脸严肃地说:“老李,你可别小看这些疼痛,它们很可能是血管堵塞的信号,血管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生命通道’,一旦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孙阿姨一听“血管堵塞”这个词,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她知道,血管问题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可是要命的!
她决定听从张医生的建议赶紧到医院做个检查,看看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啥问题。
说到血管健康,这真的是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血管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生命通道”,一旦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轻则导致器官缺血、功能受损,重则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致命疾病。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血管堵塞的信号呢?我们又应该如何保护血管健康?
01
身上这3个部位痛,可能是血管堵住了!
胸痛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最直接的警示,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导致血管急速堵塞。
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剧烈、持续的压榨性胸痛,痛感可以放射至左肩、下颚或上肢,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如果出现胸痛伴随着头晕、出汗,应该立即就医。
急性主动脉夹层表现为撕裂感强烈疼痛,疼痛可能会从胸部扩散至背部或腰部,伴随血压不一致。
急性肺栓塞的胸痛与呼吸困难、紫绀同时出现,如果出现低血压或晕厥也非常危险。
下肢活动性疼痛常是由下肢动脉阻塞引起的,刚开始可能仅在长距离行走后感到痛楚,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的触发距离可能会逐渐缩短。
患者的腿部可能显得苍白,温度降低,并且可能伴有感觉丧失或行走困难,这种痛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最终导致肢体坏疽,需要截肢。
肢体疼痛伴随肿胀通常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肿胀的肢体可能会有酸痛或钝痛,触感温度异常。
这是深静脉血栓的典型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血栓脱落后形成危及生命的肺栓塞。
长途飞行或久坐后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避免病情恶化。
02
这些人群需要关注血管健康
在维护血管健康的过程中,有特定风险因素的人群应该给予更多关注,这些人群包括:
1.超过45岁的男性和55岁以上已经绝经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减少,容易发生硬化。
2.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问题,更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3.家族病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高脂肪积聚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关系紧密。
5.生活压力大的人:情绪抑郁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和过度饮酒者,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
6.熬夜的人:长期熬夜的人群,生物钟紊乱可能会导致多种代谢疾病,间接影响血管健康。
7.缺乏运动的人:不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血液循环差,容易导致血管中的废物堆积,加速血管堵塞的进程。
03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血管?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用油保持在25~30g,添加糖量不超过25g。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类、全谷类和富含纤维及矿物质的食物,多喝水以促进血液循环。
长时间久坐对健康非常不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次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总计不低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运动后应该有轻微出汗,呼吸较快但感觉舒畅,没有明显的疲劳感。
定期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同时,注意调整血压、血脂水平,控制体重,抗凝血,尤其对于存在肥胖、吸烟、脂肪肝或蛋白尿等风险因素的人群更为重要。
维持合理的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成年男性腰围不应该超过85cm,成年女性不应该超过80cm,体质指数应该在18.5至24之间,超过28则视为肥胖。
成年人每晚应该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缺乏睡眠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管相关的体检,比如血管彩超,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血管堵塞。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相关肾功能测试,以监控微血管状况和预防并发症。
吸烟和过度饮酒可以显著增加血液粘稠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避免烟酒及其相关的二手烟暴露,对于维持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血管健康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身体信号,定期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并守护好身体的每一条“生命通道”吧。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