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未来。
2024年,省国资委推动省出资监管企业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系统谋划和落地实施了一批对夯实经济基础、增强社会功能、保障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项目。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往,这些在2024年圆满完工的重大工程或项目,彰显出江西国资国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它们是江西国资国企担当社会责任、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以实际行动为江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
让我们一起回眸2024
看看哪些江西国资国企
重大项目完工(投产)吧~
江盐集团
江西农业发展集团
国泰集团
看完别划走
别忘了文末
为你关注的TA点个赞
江盐集团
富达盐化年产60万吨盐产品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是按照江盐集团“横向一体化”的发展规划,结合樟树市政府“退城进园”要求与企业升级改造转型定位而实施,被列入江西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项目投资约6.45亿元。项目选址在江西省级产业基地樟树市盐化工产业基地内,占地约350亩,采用国际先进的“六效蒸发制盐——母液回收”工艺技术,同时实行信息化整合和整体智能化改造,打造国内一流智能化工厂平台。
此项目于2022年7月1日开工建设,在经历主体工程封顶、制盐蒸发罐等主设备安装就位、单机调试等流程后,于2024年4月6日联动试车,4月7日实现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顺利产出第一吨包盐。项目建设投产和稳定运行事关全局,富达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抓好安全环保、项目调试消缺、资质变更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4月,该项目达到日产设计要求,6月份实现项目投产达效。该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大幅提升了江盐集团盐化工艺水平和产能规模,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盐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为打造江盐集团“第二增长曲线”提供强有力支撑。
江西农业发展集团
江粮集团旗下新干粮食储备库完成了“四化”改造项目,将传统粮仓升级为现代化的良仓,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涉及14个仓厫稻谷仓容6.28万吨,涵盖多个方面的改造升级,包括仓顶更换、粮机设备更新、冷藏及监控设备采购安装、外墙真石漆施工、保温密封窗与防虫防雀网安装、保温板吊顶改造、氮气机房土建及管道安装、库区线路改造和气密性改造等升级。改造后不仅提升了本地粮食储备与供应能力,还发挥了地区示范粮库的指导、带动及辐射功能,在保障粮食品质、减少损耗、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运营以来,粮仓基本无生产废水废渣排放,粮食进出库和通风降温时产生的噪音和粉尘也通过相应措施控制在国标范围内。此外,该项目还解决了老仓粮食熏蒸杀虫效果不佳的问题,降低了药剂使用量89%,减少了因鼠雀造成的粮食非正常损耗。同时,增强了仓房的保温效果,减少了通风、谷冷及富氮气调时间次数,每年还可为库区节省大量电能,减少粮食霉变及陈化数量,提高储粮品质,增加售后价值。
江粮集团一直以来都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此次“四化”粮仓改造项目是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发展的具体体现。未来,江粮集团将继续加大在粮食产业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更大贡献。
为破解“耕地大占补”新策难题,提前创新布局,打造瑞金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标杆项目,农发城乡集团以“山下”换“山上”的形式与瑞金市合作实施了瑞金市武阳镇国兴村等3个村土地开发项目,将“山下”废弃的失管果园整治为沃野良田。项目于2024年5月开工实施建设,2024年10月18日由瑞金市人民政府下达同意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验收面积为110.14亩,最终产生新增耕地指标104.87亩,项目总投资540万元。
项目实施严格按照“蓄水稳定、质量过硬、耕作方便、稳产增收”的目标,抢工期赶进度,为抢抓机遇期,项目采取施工结束立即落实耕种举措,仅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施工、耕种及竣工验收工作,成功通过专家组验收评审。项目还作为典型案例刊登在2024年11月5日的《中国自然资源报》上,并在江西卫视新闻频道报道播出。
将“山下”的废弃失管果园移至山上,释放出的山下地势平缓的土地更适合耕种,重新规划利用资源,从而提升整体的土地利用率。通过改善土壤、排灌等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切实改出了“路相连、渠相通、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质量水田,优化了土地资源分配,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同时进一步扩充了耕地后备资源。
为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24年以来,集团二级企业赣农集团旗下红壤科技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稳步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高质量完成万年县和铅山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目标任务。
其中,万年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二标段)于2024年4月底中标,为抢抓农时,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效果,项目中标后,红壤科技公司负责人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场,确保安全利用措施符合水稻农时生长季节,通过优化施肥、深翻耕、水分管理、土壤钝化调节、叶面阻控等农艺措施,及时实施到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总计完成万年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9597.95亩,其中需要开展叶面阻控剂喷洒的稻田面积约5319.42亩。该项目于2024年12月底顺利完成项目验收。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一步,红壤科技公司将持续发挥在健康土壤产业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维护生态平衡,为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国泰集团
国泰集团新余生产点电子雷管生产线扩能项目,于2024年初开工建设,经过紧张施工与调试,于2024年10月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00万元。
该项目采用了行业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工艺,实现了电子雷管从脚线加工到成品包装的智能化生产,同时配备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实现了危险品生产过程中的人机隔离操作,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为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扩能技改项目增加电子雷管生产能力1500万发,增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为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国泰集团宜丰生产点新材料添加工艺技术及液态油相应用技术改造项目自2024年4月份启动,历经9个月的艰苦攻关,于12月26日圆满收官。该项目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投入172万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了深度改造。
在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一是通过解决TSG新材料风动远程管道输送及自动添加技术难题,使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工序,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即可高效完成,显著提升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二是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时监测生产线各工艺参数,实现全线产能自动调整、联锁联动,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三是通过改进工艺和配方,优化产品性能,产品密度高、流散性好、性能调控范围广,实现了定制生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四是通过应用液态油相技术,有效降低生产能耗,不产生包装废弃物,实现绿色清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技改项目完成后,国泰集团宜丰生产点生产效率提高5%,增加经济效益约200万元/年。
下一步,国泰集团将继续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探索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持续推进技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发展,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国泰力量。
推荐阅读
3.【社招】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2024-2025年度社会招聘简章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