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来添一把,南通‘莫文隋’精神就更高更亮。”上月26日,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将2万元的捐款证书送到姜平(化名)老人家中。2万元,是这名75岁老人4个月的退休金,从2001年至今,姜平已累计捐出20余万元用于助学扶困。一个人影响一座城。1995年,南通市民和各大媒体都在持续关注一个神秘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以“莫文隋”的化名长期默默资助两名特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在找寻“莫文隋”的过程中,更多的好人好事被接连发现,整个南通进而掀起学习“莫文隋”、争当“莫文隋”的热潮。姜平老人同样要求捐资“莫问谁”,他朴素的表达是:“成为‘莫文隋’的一分子,很是自豪!”
姜平老人爱看报,去年6月,他在《江海晚报》上得知“莫文隋”爱心基金归属于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上月17日,他从崇川区和平桥街道踏上前往南通开发区管委会的捐款路。因少时住在南通开发区,凭借旧时记忆,他早上8点半从家出发上了公交车,转车后认准了22路,直奔南通开发区。但到了地方他才知道,管委会已经易址,经人指路,他硬是走了3公里,从老管委会走到新管委会,在11点10分见到了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姚卫民。“我能走,到我们这个年龄,走路就是锻炼身体。”在姜平老人家中,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起此番前往南通开发区的“寻路记”。姚卫民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说还有一点令他印象深刻。当时,姜平老人表示要捐3万元,他了解了一番情况后,对姜平老人说,“莫文隋”爱心基金有个原则,就是要在确保捐赠人自身生活不受影响下,才接受捐赠。为此,他劝老人少捐一点,表达心意就好。最终,姜平老人决定捐出2万元,这是这名75岁老人整整4个月的退休金。采访当日,老人身上的一件旧羽绒服已经穿了5年,他笑笑说,这还是捡女婿穿剩的。“我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吃得饱穿得暖就行,有余力要做些有意义的事。”简单吃了个工作餐后,姜平老人乘地铁离开南通开发区,这也是他第一次乘坐“家门口”的地铁,他感叹当下的发展速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笑言自己已经“落伍”了。后一个工作日,他还是用土方法——8点半前去银行门口排队,银行开门营业后,他第一个从柜台汇出了这笔善款。在姜平老人陈设简单的家中,有一幅字被挂到了客厅正中央,褒扬的是他“助雏鹰放飞理想”的好人好事,落款是江苏大学关工委。
“小时候家境贫困,曾打赤脚上学,看不得孩子受苦。”姜平老人是老一辈大学生,同龄人中妥妥的高学历。据他介绍,他在2014年一次校友交流中得知了母校关工委的这一爱心行动,毅然决然地资助了10个学弟学妹本科四年的部分费用,但这些学弟学妹与他素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
据了解,2024年,姜平老人共捐款4次,分别捐给南通市慈善总会、江海晚报关爱一线牵和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等处。“不为留名,就为一份心安。”姜平老人说,他大学毕业工作了数年后,差不多在2001年,觉得自己有一些余力了,开始捐款,这20多年陆陆续续、多寡不一捐了20多万元。“我都是向慈善机构、单位捐,我信得过用途,受助人也不必承情,这次捐给‘莫文隋’爱心基金,也是了却了我一桩心愿。”
上个月26日,姚卫民将捐款证书送到姜平家中,应捐资者要求,证书上面没有出现真实姓名,而是写着“南通开发区‘莫文隋’志愿者”。
“你是我第一个劝着少捐的人。”姚卫民同姜平拉家常,两名退休后发光发热的热心人谈起了南通的慈善往事都是如数家珍。“希望和像您一样的爱心人士、志愿者携手,把‘莫文隋’精神发扬光大。”姚卫民说。
姜平所捐款的“莫文隋”爱心基金缘起于通城两位人尽皆知的精神文明典型人物——汤淳渊和吴锦泉。2018年春节前,时任江海志愿者总站副站长的姚卫民带着“爱心年夜饭”慰问磨刀老人吴锦泉。在交谈中,吴锦泉提及在南京开会时,省领导向他提起南通有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老人“莫问谁”。汤淳渊是“莫文隋”的原型,行事低调,鲜为人知。姚卫民当时负责南通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同住在南通开发区的汤淳渊是一对“忘年交”。2018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那天,姚卫民应吴锦泉的要求,带着他去探望当时生病卧床的汤淳渊。汤淳渊见到他们非常高兴,从枕下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姚卫民,说道:“这里有2000元慰问金,我退不回去,你帮我处理,我相信你。”接过慰问金,姚卫民想了想,提议建立一个“莫文隋”爱心基金。吴锦泉当即赞同,表示自己也拿出2000元。姚卫民心里一动,决定拿出2万元,一共是24000元作为种子基金。汤淳渊连说了三声“好”。“莫文隋”爱心基金由此诞生,后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2019年3月基金正式运作时,总金额已超过20万元。经过5年发展,基金余额已突破200万元。姚卫民介绍,除本地资助外,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和青海玉树慈善会牵线搭桥,“莫文隋”爱心基金还向远隔千里外的青海玉树传递温情。截至2023年年底,“莫文隋”爱心基金共资助南通开发区困难学生100名、青海玉树第四完小贫困孩子121名、青海玉树巴塘小学孤儿30名,还有12名困难藏族代课老师受到资助。“助学、济困、扶危都好,捐到少数民族地区也非常有意义,我也从不问捐款用途,能帮助到人就是顶好的。”姜平老人本就因南通开发区帮扶玉树的新闻报道获悉“莫文隋”爱心基金信息,听完姚卫民的介绍,他心里更是暖暖的,说有机会还要做更多事情,成为“莫文隋”的一分子,很是自豪!“南通是慈善之城,许多力量支持南通开发区公益事业发展。”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会长董克新表示,不少市民通过上门和网络捐款的方式表达爱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向爱向暖,凡人善举尤为可贵,希望更多慈善义举在南通开发区、在江海大地蔚然成风。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