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离不开对意义的永恒探索,而叙事则是一种基础性的意义实践。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兴的新闻形式、观念与实践,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如何讲故事,并创造性地开展叙事实践,以推动公共议题的数字建构,成为亟待突破的叙事学命题。
本书立足数字叙事学(digital narratology)认识论基础,主要从叙事原理与理论、叙事形式与语言、叙事修辞与实践三个知识模块系统构建融合新闻叙事的知识体系,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八章。上编(第一章至第六章)为叙事原理与理论,重点以叙事可供性为概念工具,探讨融合新闻叙事的六大理论命题,即叙事内涵维度的故事观念、叙事语言维度的语图结构、叙事机制维度的数字修辞、叙事图式维度的再媒介化、叙事批评维度的数字人文、叙事伦理维度的符号秩序。中编(第七章至第十二章)为叙事形式与语言,重点探讨融合新闻的六大叙事形式及其深层的语义系统,具体包括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声音叙事、互动叙事、情感叙事、竖屏叙事。下编(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为叙事修辞与实践,主要从修辞叙事学视角出发,聚焦于“融合新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大现实命题,探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国家数据话语权构建、生态文明话语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议题的“叙事方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刘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融合新闻学》首席专家,教育部融合新闻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7)、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科领军人才(2021)。主要从事视觉修辞学、数字叙事学、融合新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专项1项、国家级课程3门。著作《视觉修辞学》和《传播修辞学》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第九届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曾供职于央视《新闻调查》,目前兼任《中国教育报》专栏作者,独立撰写的新闻作品四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两次为一等奖。
概括而言,在传统新闻叙事那里,媒介更多地发挥着“载体”的功能,并未完全跨入叙事学的内部“疆域”。然而,融合新闻叙事则立足“媒体融合”这一现实语境,实现了媒介性与叙事性的接合与对话,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叙事世界,由此重构了新闻叙事的叙事理论、叙事语言和叙事实践。数字媒介的技术属性及其铺设的叙事规则,极大地拓展了融合新闻的叙事可供性。
融合新闻的叙事可供性之实现,主要体现为融合性基础上的叙事语言创新及其对现实世界的“打开方式”,具体包括三个维度的叙事语言问题。一是文本系统内部的“多媒融合”语言,即多种媒介元素如何发挥叙事“合力”,共同讲述新闻故事;二是特定应用场景中文本外部的融合“语言”,如文本、环境、身体、空间、LBS、算法等要素之间的多维整合方式及其重构的数字叙事情景;三是立足“全媒体”这一概念基础,形成不同媒介渠道之间的跨媒介叙事语言。正是立足数字叙事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融合新闻拓展了叙事的社会向度和实践向度,实现了叙事与社会的勾连,尤其体现为以话语实践为“抓手”、以修辞实践为“方法”,打造了一种“发现”现实、“建构”现实、“重塑”现实的“叙事方案”。
基于此,本书以数字叙事学为理论视角,立足数字媒介技术的叙事可供性,从叙事理论、叙事语言、叙事实践三个维度出发,探讨融合新闻的语义系统及其打开的故事世界,以此勾勒融合新闻叙事的知识体系。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具体包括上编“原理与理论”、中编“形式与语言”和下编“修辞与实践”,其分别指向融合新闻叙事研究的“三大体系”——以数字叙事为基础的叙事理论体系、以融合性为观照对象的叙事语言体系、以修辞叙事为目标的叙事实践体系(框架结构见表0-1)。
具体而言,上编聚焦于融合新闻相较于传统新闻的“变”与“不变”,以叙事可供性为概念工具,探讨融合新闻叙事的六大理论命题,即叙事内涵维度的故事观念、叙事语言维度的语图结构、叙事机制维度的数字修辞、叙事图式维度的再媒介化、叙事批评维度的数字人文、叙事伦理维度的符号秩序。中编探讨融合新闻的六大叙事形式及其深层的语义系统,具体包括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声音叙事、互动叙事、情感叙事、竖屏叙事。下编从修辞叙事学的视角出发,致力于构建“以融合新闻为方法”的中国叙事体系,尤其是聚焦于“融合新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大现实命题,探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国家数据话语权构建、生态文明话语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议题传播或话语建构的“叙事方案”。
上编旨在探索融合新闻的叙事理论体系。如果说传统新闻叙事的理论基础是经典叙事学,融合新闻叙事的理论话语则转向数字叙事学。从传统新闻到融合新闻,叙事学需要回应的核心理论命题是:媒介性何以嵌入叙事性?由于数字媒介的技术逻辑已经全面嵌入、穿透乃至接管了融合新闻叙事的装置结构,并进一步基于物质性、程序性逻辑“传导”至融合新闻的表征逻辑,由此改写了新闻叙事的发生系统及原初的理论假设。为了相对系统地勾勒融合新闻叙事的理论框架,上编聚焦于六大理论命题,分别是叙事内涵、叙事语言、叙事机制、叙事图式、叙事批评和叙事伦理,并以此为理论对象,探讨融合新闻叙事相较于传统新闻叙事在这些基础理论命题上的特征、原理和理念。
之所以关注叙事内涵、叙事语言、叙事机制、叙事图式、叙事批评、叙事伦理这六大理论命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叙事学本身的理论脉络切入,勾勒出叙事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域——叙事内涵回应的是“什么是叙事”;叙事语言回应的是“什么是叙事结构”;叙事机制回应的是“叙事何以发生”;叙事图式回应的是“叙事有何套式”;叙事批评回应的是“叙事何以成为叙事”;叙事伦理回应“叙事遵循何种意义规则”。二是立足新闻本体维度的功能与价值,以六大核心问题域为观照对象,识别并思考融合新闻叙事相较于传统新闻叙事的“变”与“不变”,主要从“变”的维度切入,论证并选择具体的分析视角或问题对象,解析六大理论命题的基本原理及知识系统——以“新闻故事”为问题对象,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内涵(第一章);以“语图结构”为问题对象,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语言(第二章);以“数字修辞”为理论视角,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机制(第三章);以“再媒介化”为理论视角,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图式(第四章);以“数字人文”为理论视角,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批评(第五章);以“符号秩序”为理论视角,探讨融合新闻的叙事伦理(第六章)。
中编旨在探索融合新闻的叙事语言体系。当叙事学给出“叙事=故事+话语”这一经典概括时, “话语”实际上指向叙事之“叙”,即叙事的形式及语言问题。正因如此,融合新闻叙事的知识体系构建,必然涉及对叙事语言的系统研究。区别于其他的叙事文体,新闻文本作为一种扎根现实土壤、坚持事实本位的叙述文体,需要回应的核心叙事语言命题是:以叙事可供性为理论依据,探讨新闻叙事的形式逻辑与新闻价值的意义逻辑之间的对话空间。简言之,叙事语言研究不能停留在纯粹的形式“狂欢”层面,而是要回归新闻的价值本体,一方面思考数字媒介赋能新闻叙事的形式想象力,另一方面将叙事语言问题置于新闻本体维度加以考察,检视叙事形式之于新闻价值及内涵的拓展方式——倘若一种叙事形式所释放的价值内涵是有限的,并未打开新的事实空间,或者制造新的感知模式,抑或创设新的认同体验,那么,这样的形式及语言问题便远离了新闻叙事的范畴。因此,本书将叙事可供性作为叙事语言分析的概念工具,不仅关注媒介性之于融合新闻叙事的形式拓展与语言创新问题,而且特别重视在可供性维度重新“发现”新闻,即聚焦于融合新闻在事实呈现、真相挖掘、议题建构等层面的叙事语言问题,并形成相应的知识话语。
相较于传统新闻而言,融合新闻拥有更为自由、更具想象力的“形式”空间,出现了图文新闻、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H5新闻、VR新闻、AR新闻、新闻游戏、智能新闻等一系列新兴的新闻形态。那么,如何勾勒融合新闻的叙事语言体系?常见的思路有二:一是聚焦于具体新闻形态的叙事语言探索,如图文新闻叙事语言、数据新闻叙事语言、H5新闻叙事语言、新闻游戏叙事语言等。尽管这一思路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强,但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话语。由于数字媒介时代的融合新闻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任何一种类型划分方式都无法穷尽所有的新闻形态,其结果是势必陷入疲惫的形式“追赶”境地,叙事语言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会大打折扣。二是从叙事学本身的知识问题出发,回到叙事语言的知识原点,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形态。考虑到这一思路有助于回答叙事学本身的知识性问题,因此本书选择这一框架设计思路。具体而言,本书聚焦于叙事语言深处的融合性命题,选择融合新闻叙事的六大常见类型与形式——时间叙事(第七章)、空间叙事(第八章)、声音叙事(第九章)、互动叙事(第十章)、情感叙事(第十一章)和竖屏叙事(第十二章),在重访经典理论和原始假设的基础上,探讨融合新闻叙事相较于传统新闻叙事的“超越”方式及其知识生产空间,并以此为论证方向,尝试建构融合新闻的叙事语言体系。
下编旨在探索融合新闻的叙事实践体系。在经典叙事学那里,叙事更多地停留在文本空间内部,关注文本语义维度的意义组织与故事讲述问题,其并未触及社会维度的实践命题。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经典叙事学的兴起,叙事跳出了文本中心论,开始从文本空间挣脱出来,将目光延伸到传播维度的受众接受和社会影响,由此打开了叙事学的实践向度。尤其是在广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的理论视域中,叙事承载着积极的社会“抱负”,即以话语和修辞为“媒”,参与、影响乃至改变社会。相应地,叙事实践便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进入叙事学的知识框架,一方面重构了叙事学的理论话语,另一方面拓展了叙事学的语言体系。实际上,理论、语言、实践之间并非各自为阵,而是彼此勾连,这三者之间的深度对话完整地勾勒出叙事语言体系的知识“拼图”。因此,本书参照叙事学的经典公式——“叙事=故事+话语”,重新界定了叙事的内涵——“叙事=故事+话语+实践”。
那么,叙事是如何获得实践的向度与内涵的?这一问题除了涉及广义叙事学对叙事内涵与空间的拓展,还不能不提到与叙事密切相关的两个核心概念——“话语”和“修辞”。叙事、话语、修辞之间的关系难舍难分,彼此之间的接合,构筑了一个通往意义世界的三元矩阵。正是在话语(实践)和修辞(实践)那里,叙事开始进入社会场景,召唤文本之外的意义世界,最终拥有了影响社会的话语权力和修辞潜能。简言之,在话语那里,叙事主要以话语实践的名义发生作用,即通过对既定话语的叙事建构,实现公共议题、公共话语的合法化生产,从而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界定现实、建构现实及再造现实;在修辞那里,叙事不仅拥有了意义的主体和功能,而且获得了谋篇布局的策略和技巧,还具备了“以言行事”的符号欲望与行动潜能。可见,在话语和修辞的作用结构中,叙事如同“武装”了两柄利剑,刺破文本的夜空,迎来文本实践的曙光。
本书下编立足融合新闻叙事的社会场景,探讨融合新闻如何以话语建构为目标、以修辞表达为策略,实现社会维度的叙事实践功能。除了对叙事实践本身的内涵分析,本书重点回到中国场景,直面中国问题,聚焦于“融合新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命题,探讨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融合新闻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唯有将融合新闻叙事置于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问题语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拓展融合新闻叙事的实践空间及想象力,进而构建“以融合新闻为方法”的中国叙事体系。基于此,本书下编以融合新闻的“叙事何为”为问题导向,一方面探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第十三章)以及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第十四章),另一方面回到中国问题场景,选择代表性的战略议题和国家话语,从融合新闻叙事实践出发,分别探讨西方数据新闻涉华报道的视觉修辞方式(第十五章)、中国数据话语权建设的叙事框架创新路径(第十六章)、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的数字叙事体系(第十七章)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语义修辞系统(第十八章),以此构建融合新闻的叙事实践体系。
融合新闻叙事:故事、语言与修辞
刘涛 著
董郑芳 责编
ISBN 978-7-301-35122-2
定价:128.00元(精装)
制作:骆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