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动童年 “域”见美好——巫山县大昌幼儿园区域故事分享

2024-06-26 13:47   重庆  

“区”动童年

“域”见美好

巫山县大昌幼儿园2024年春季学期区域故事分享





                               

小四班:开心小农场

分享人:王树春




       “玩”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而游戏又是孩子在幼儿园的重要部分,小农场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游戏场地之一,为此我们的“开心小农场”也就拉开序幕......      

       第一次玩前期经验不足,整个场面秩序混乱,地上也是一片狼藉;第二次游戏时,他们在扮演角色(厨师)的时候,没有真正理解厨师的工作,都是把所有的材料倒在一起乱拌,也不会和其他小朋友合作;第三次游戏时,大部分孩子们在扮演厨师这个角色上,变化很大,知道分工合作;第四次游戏,孩子自由组合,进行了分工合作,摘菜的,切菜的,炒菜的,都其乐融融。      

      在这农场里,孩子们创造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小步递进的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们应该鼓励、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挑战自己,相互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不控制、不干扰幼儿的游戏,相信幼儿的才能和潜力,让幼儿能够毫无顾忌的投入到真游戏中去。










小三班:户外山洞


分享人:董琳霞











      大自然是儿童的游戏世界,能为儿童提供极其丰富的游戏体验:在河滩小水坑玩沙水,在沟壑和树林捉迷藏,在山洞山坡过家家...而山洞是加德纳多元智能里的一种空间智能,也是儿童成长的空间敏感期行为,在这个时期,儿童通过垒东西,扔东西、钻洞等多种方式来探索空间,感知它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      

      初探山洞,孩子是茫然的,老师准备的材料,孩子不知道怎么玩;第二次游戏,孩子们开始有意识的与人合作,但出现了争抢玩具的现象,老师引导孩子获得交往、规则、礼貌待人等方面的经验;第三次游戏孩子们在前期经验上,孩子们有了角色分工,真游戏也就出现啦!      

      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我们要将重点放在:愉快的情绪体验、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上,重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











大一班:探寻沙“趣”


分享人:李汉梅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沙池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发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是孩子们进行社交互动的重要途径, 他们通过触摸、挖掘、堆砌沙子,能够直观地感知沙子的质地、重量和流动性,这种感知经验对孩子们的感官发展非常有益。      

      孩子们通过挖水沟→给水沟引水→发现水沟漏水→想办法解决水沟漏水问题等系列游戏,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限制他们的游戏方式和内容,让他们在沙池区中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老师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解决问题,提升技能,孩子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还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大二班:小水管 大建构


分享人:王雨朵




      管子是生活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对水管也充满了好奇,在水管的探索的过程中,了解管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管子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且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用管子进行简单的造型,创造性地玩各种管子游戏,感受管子游戏的乐趣。      

      第一次探索,用水管搭建房子,在搭建房顶时发现水管的细度,承重不住房顶的重量,房顶搭建失败;第二次探索孩子们通过利用垫子,并用多个管子进行对比,将房顶成功搭建后,还自己想办法搭好了屋顶,屋内设计了椅子、桌子,用海绵棒当作遮阳棚,房子里面、外面越来越丰富!      

      游戏中,孩子们一次次调整材料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教师也一直跟随孩子们的脚步持续观察、关注,当她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更关注她们会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调整,又会怎样去解决问题。在游戏结束后,我们就会通过游戏记录、交流分享等方式去倾听、了解幼儿的观点,并给予支持与鼓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尊重幼儿探索的天性,巧妙引导,保护幼儿的“真”游戏!










大三班:积木世界


分享人:梁琴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幼儿园积木区的建构游戏是幼儿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是将幼儿思维、操作、艺术创造融为一体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游戏体验。      

       第一次游戏:初探积木区,幼儿自由自主游戏。在初次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合作,在群体中具有初步分工、协调能力,与同伴能友好相处;第二次游戏:情境增加幼儿游戏兴趣。在积木区,儿童玩起了角色游戏;第三次游戏:学会解决游戏遇到的问题,如:店面增多、促销活动增多,所有的店面都是冷冷清清的,于是孩子们开始合作一起建立大型超市。他们互相商量,他们积极采纳了同伴的建议,主动尝试解决问题,不断推动游戏进程发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教师应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我们要不断为幼儿拓展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并与环境、材料相互互动,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










 大四班:沙池乐翻天


分享人:雷厚敏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沙池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大脑发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是孩子们进行社交互动的重要途径, 他们通过触摸、挖掘、堆砌沙子,能够直观地感知沙子的质地、重量和流动性,这种感知经验对孩子们的感官发展非常有益。孩子们通过挖水沟→给水沟引水→发现水沟漏水→想办法解决水沟漏水问题等系列游戏,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限制他们的游戏方式和内容,让他们在沙池区中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老师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解决问题,提升技能,孩子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还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大五班:遇见滑索


分享人:刘菊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是天生的冒险家,而滑索本身也是一项刺激又充满挑战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有助于肢体力量的发展,也能够激发他们勇于挑战自我潜能的欲望。      

      初次游戏,孩子们对滑索进行了探索;第二次有了初步的滑索经验后,小朋友们开始一起讨论滑索中有趣的事,并进行了初次的游戏故事记录;第三次滑索游戏,随着孩子们滑索经验的增加,他们想融入更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把篮球往腿中间放,地上放一个轮胎,在滑的过程中把球投进轮胎里。      

      滑索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但是在这个游戏中,我却看到孩子们了不起的想法与创意以及合作游戏的能力。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游戏给他们创造“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引领着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善于坚持和及时反思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不仅是幼儿深度学习的体现,更将为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奠定良好基础。










中一班:遇见涂鸦


分享人:吴光美



   

      “涂鸦”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幼儿随意地、自由地涂画的行为,从刚开始无意识的涂画到逐渐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   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而自主游戏的开展很好的满足了孩子们的游戏欲望,在各个领域里都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第一次探索孩子们自由的进行涂鸦;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的分析中,发现每个孩子需要独立的创造空间,满足孩子这一要求进行游戏开展;第三次探索,孩子们学会了合作涂鸦,共同创作。      

      “涂鸦”是孩子发展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保护“涂鸦” 就是保护想象,赏识“涂鸦”,就是鼓励想象。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做好幼儿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鼓励幼儿创造,尊重幼儿的想象,涂鸦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幼儿的想象还在继续。










中二班:“区”动童年 “域”见美好


分享人:周凌娟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而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中,建构游戏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得幼儿喜爱。   

       第一阶段游戏,让幼儿自主与材料互动;第二阶段游戏,学习观察范例图,提高游戏水平;第三阶段游戏,借助生活经验,创意搭建。通过观察幼儿几个阶段的游戏过程我发现第一,兴趣与经验相结合,推动游戏发展;第二,把握指导时机和尺度,使幼儿成为游戏主体并及时跟进幼儿游戏情况;第三,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及学习品质。

       回首整个活动的开展,我欣喜地看到了幼儿的成长,他们对建构充满了兴趣,学会了交流合作,建立了自信!










中三班:探“索”之旅


分享人:向钰玲



 

     《指南》指出:“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山洞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地方,幼儿对那些若隐若现的山洞、崎岖不平的道路、冒险刺激的滑索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     

     第一次探索,孩子们找出锅碗瓢盆,开始过家家或拿出枪支,在山洞间穿缩打仗,这些玩法太过于简单了。第二次探索,幼儿探索了各种玩法,发现了滑索,孩子们开始引发:如何成功坐上滑索?第三次探索花样玩滑索,探索将单纯的滑索游戏升级成了闯关游戏,并且在后面一次建构区时,有小朋友用积木等材料搭的滑索。            在自主游戏中,我做记录者,用视频和照片的形式观察和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我做引导者,支持他们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反思,让大家进行思维碰撞和经验共享,帮助他们不断梳理游戏中的成功玩法,拓展游戏的成功思路;我做疏导者,耐心的给予时间空间上的支持,允许幼儿独立的按自己的步伐和节奏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参与到事先计划并努力探索的想法和兴趣的过程中去。










  

中四班:搭来搭“趣”


分享人:王偲妍




        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之一,幼儿在对建构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镶嵌、拼搭、垒高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     

      初探游戏,出现了只顾着拿材料,没人搭建的现象,并且搭建的规模都很小;第二次游戏,经过第一次的游戏后,本次户外游戏前,我们引导孩子观看了积木搭建视频和搭建图片,学习了一些别人的搭建经验和方法,然后由孩子们自由的分好了组,明确了自己的职责;第三次游戏,搭建发现孩子们有了前几次搭建技巧的理论支撑后,他们的搭建水平有所提高,孩子们从原来运用简单的平铺和搭建到现在运用垒高、架空、连接等方式结合起来搭建。搭建的作品也是创意不断,逐渐有了立体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非常有想法,在搭建中也了有计划,能够同伴合作分工,顺利的开展搭建游戏。     

       孩子们通过自主搭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活动,他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孩子们在参与建构活动时,活动前期的经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搭建的方法技巧,还要孩子们学会观察。

























供稿 | 班级老师

编辑 | 赵美琼

审核 | 冯晓艳

终审 | 王同美



巫山县大昌幼儿园
上传幼儿园各种活动视频、图片、成长故事、营养食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