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

财富   2025-01-08 20:51   浙江  

中国10大军工集团介绍-2025

          

 

你知道中国十大军工集团都有哪些吗?

我们常说的“民参军”,其中的“军”指的就是部队及军工集团,而说到军工集团,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中国的十大军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工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发)、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中国核工业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电子)。

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航天科技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航天科技集团曾经创造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两大里程碑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的"导弹摇篮"。航天科工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所研制的国防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协调发展格局。导弹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集团公司研制的防空导弹、航空导弹、海防导弹、舰舰导弹以及飞航式导弹在历次军事演习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直接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制、生产、测试、监控等任务。固体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星上零部件等多种航天产品成为运载火箭、卫星和载人航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固体发动机,100多次执行战略、战术武器和应用卫星飞行试验任务,创下无一失败的佳绩。

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国家出资设立,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成立。

航空工业集团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等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

四、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软肋"。真正能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陶智曾经表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军机发动机还有20-30年差距,民机发动机更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重视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推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中国船舶集团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中国船舶集团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的主体力量,承担以航母、核潜艇为代表的我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为海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船舶集团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国家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在大型邮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世界级海洋装备领域不断发展,引领我国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海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六、中国核工业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其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

中核集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发展的技术开发主体、国内核电设计供应商和核燃料供应商,是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的专业供应商,承担着核电站运行和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任务。

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两大武器装备制造企业之一,面向陆、海、空、天以及各军兵种研发生产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 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集团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一大批高水平实验室,拥有一流的研发条件。

中国兵工集团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近,大幅度提升了动力传动、红外夜视、惯导、火炸药、引信火工品、特种材料等国防关键基础技术的研制能力和水平,初步实现了平台轻量化、打击远程化、弹药制导化、毁伤高效化、红外夜视产业化。通过"十五"的努力,中国兵工集团在远程压制、两栖突击等多个领域一举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八、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又名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在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

中国兵装集团拥有特种产品、车辆、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板块。在国防建设领域,近战攻防和非核毁伤武器装备占据主导地位,机动压制、光电信息和反恐特装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装备我国所有武装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兵装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民品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税均居国防科技工业第一位,是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民品规模最大、军民结合最好的军工集团,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军民结合特大型军工集团之一。

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承担军事电子装备与系统集成、武器平台电子装备、军用软件和电子基础产品的研制、生产等。

中国电科集团是以承担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重大装备及关键元器件、软件研制生产为主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在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承担了重要任务,负责测控通信系统设备、雷达探测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大量关键元器件的研制任务。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电科作为副总指挥长单位,在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承担了重要任务,负责测控通信系统设备、雷达探测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大量关键元器件的研制任务。在探月工程中,中国电科作为副总指挥长单位,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中承担研制生产任务。在国家公布的16个重大专项中,中国电科在多个专项中承担规划和总体设计工作等重要攻关任务。在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电科参与承担了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电源系统、地面终端系统以及检测认证服务等多项任务,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旗下拥有36家二级企业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逾11万人 。

中国电子拥有完整的科技研发创新体系,设立了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集团专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三个层级的研发机构,核心业务分布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系统集成、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电子商贸与工程等六大业务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10大军工央企,最全介绍!

中国十大军工央企集团——前世今生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政府几个部门— 核工业部 、 航天工业部 、 兵器工业部 等(也叫 五机部 、七机部等),就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 改革开放 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    

1999年07月01日 ,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 十个军工集团公司 正式成立。

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 中核工业集 、中国核建(现并入中核集团)、 航天科技 、航天科工、 中航工业第一集团 (与原中航工业第二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 中航工业第二集团 (与原中航工业第一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 中船集团 、中船重工、 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装备集团 。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集团公司是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后来又加上中国电科、 中国电子 两大集团,号称十二大军工集团。

2018年01月31日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工业集团 。

2019年10月25日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 ,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自此,十二大军工集团又减少至十大军工集团。

十大军工集团,由国务院出资并直接管理,承担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职能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

中国十大军工央企集团——原十大军工与现十大军工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文简称 中国电科 ,英文简称 CETC )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电子装备、软件、基础元器件和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及保障服务。是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 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技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 。中国电科现有二级成员单位50家,上市公司10家。在职职工19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超50%,工程院院士11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北京、天津、重庆等地高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10余个。

二级单位介绍

电子科学研究院 —北京—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发、平台任务电子系统研发—空警-2000雷达

信息科学研究院 —北京—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微系统技术协同创新、物联网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

2所 —太原— 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电子装备技术研究和电子专用设备开发制造

3所 —北京— 电视电声研究所 —集电视电声及相关领域技术研究    

7所 —广州— 广州通信研究所 —移动通信系统与设备研制生产、通信网络规划、云计算应用、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造及物联网技术研究

8所 —淮南—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 —光纤光缆技术的专业化研发

9所 —绵阳—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磁性功能材料与特种器件的研制

10所 —成都—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天奥)—军用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及售后服务

11所 —北京—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激光与红外技术的综合性研究

12所 —北京—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研制微波电真空器件为主

13所 —石家庄—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综合性半导体

14所 —南京—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雷达总体

15所 —北京—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特种计算机

16所 —合肥— 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从事低温与制冷、超导电子与低温电子、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的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

18所 —天津— 天津电源研究所 —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

20所 —西安—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导航、火控雷达

21所 —上海—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微特电机与组件研制生产

22所 —河南新乡—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电波环境特性观测和研究

23所 —上海—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专业研究光、电信息传输线及光纤传感技术

24所 —重庆—(9/24/26/44研究所已合并为重庆声光电公司)—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微电路模块

26所 —重庆— 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

27所 —郑州— 中原电子技术研究 —信息网络与集成、先进动力能源与平台、光机电一体化

28所 —南京— 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作战指控系统    

29所 —成都—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电子对抗

30所 —成都— 西南通信研究所 (网安)—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

32所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华东电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33所 —太原— 华北电磁防护技术研究所 —电磁屏蔽,电磁抗毁

34所 —桂林—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光纤通信系统与整机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36所 —嘉兴— 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 —通信信息控制技术

38所 —合肥—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雷达总体

39所 —西安—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 —天线与跟踪系统

40所 —蚌埠—(与41所合并为仪器仪表公司) 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电器与接插件专业

41所 —青岛—(仪器仪表) 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电子仪器、仪表、测试设备

43所 —合肥— 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混合微电子

44所 —重庆—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45所 —北京— 北京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 —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设备技术

46所 —天津— 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 —半导体材料与光纤

47所 —沈阳— 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研制、生产

48所 —长沙— 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 —微电子、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电力电子、磁性材料专用设备的研发

49所 —哈尔滨— 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

50所 —上海—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 —战术通信技术、微波与探测技术

51所 —上海— 上海微波设备研究所 —电子信息类产品专业基础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52所 —杭州— 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 (海康威视)—智能监控    

53所 —天津— 天津光电研究院 —光电系统总体

54所 —石家庄— 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 (网络通信)— 军事通信、卫星导航定位、航天航空测控、情报侦察与指控、通信与信息对抗

55所 —南京—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国基南方)—微波功率半导体

58所 —无锡— 无锡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芯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

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航空工业 ”)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3家上市公司,员工逾45万人。

二级单位介绍

2.1、航空工业现有航空科技研发院所:

301所 —北京—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航空行业唯一从事环境与可靠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303所 —北京—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技术研究所 —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精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地位。

304所 —北京—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集计量测试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防计量行业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所

601所 —沈阳—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研制范围涵盖了空中优势、舰队防空、对面攻击、侦察和教练等领域

602所 —景德镇—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具备研制第三代、第四代先进直升机的能力,在我国直升机技术领域居于核心主导地位——直-8、直-9、直-1、直-10、直-19、AC313、AC311、AC352、AV500等12个系列50多种型号    

603所 —西安阎良— 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中航一飞院)(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 整合组成 )—中国唯一的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民用飞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的研究机构——第一架涡桨支线客机运七、第一架空中预警机空警1号、第一架歼击轰炸机“中国飞豹”、第一架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

605所 —荆门—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中国唯一的水上飞机、飞艇、地效飞机等特种飞行器研究开发中心—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水轰5飞机,第一架载水森林灭火飞机,第一艘实用载人飞艇---FK4飞艇,第一架实用型地效飞机---“天翼一号”,新一代超轻型水上飞机--“海鸥”200型飞机

606所 —沈阳— 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国发动力所)—国内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先后研制11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成功研制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

607所 —苏州— 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 (原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集机载雷达和航空电子系统研发

608所 —株洲—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我国唯一的集预先研究与型号研制于一体的中小航空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设计、试验研究所—涡轴、涡桨、涡扇、涡喷等型号的动力及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研制任务

609所 —襄阳— 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 —机载设备研制

610所 —襄阳— 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航空生命安全救生

611所 —成都—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是中国现代化歼击机设计研究的重要基地

612所 —洛阳—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空空导弹、发射装置

613所 —洛阳—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电光设备    

614所 —无锡— 中国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 —控制系统顶层规划设计、控制律设计、系统集成、半物理验证等领域

615所 —上海—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航空电子系统总体与综合

618所 —西安—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导航、制导与控制

620所 —北京— 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 —航空工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621所 —北京—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

622所 —北京—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 —航空制造技术和专用设备开发

623所 —西安—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结构强度技术领域的预先研究

624所 —绵阳/成都—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航空发动机预研设计和大型试验

625所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 —航空与国防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专用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626所 —沈阳— 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与627并入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气动力研究与试验机构

627所 —哈尔滨—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与626所合并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机构

628所 —北京— 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科技和经济信息的采集加工

629所 —长安— 结构热强度研究所 —飞机强度研究、验证与鉴定中心

630所 —西安—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

631所 —西安—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机载、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的专业科研机构

633所 —上海— 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航空故障诊断与预测及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634所 —北京—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航空测控技术、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637所 —济南—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电磁窗专业化

640所 —上海— 上海飞机研究所 (隶属中航第一飞机研究院)—民用飞机设计和研究

648所 —贵阳— 贵州飞机设计所 —歼击机、教练机和无人机设计、试验、预研

649所 —贵阳— 贵州航空发动机设计所 —中推军用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科研

650所 —南昌— 南昌飞机设计研究所

原国防部第六研究院 中国航空研究院

北京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2.2、飞机总装厂

沈飞112厂 —沈阳—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歼5飞机、歼教Ⅰ飞机

西飞172厂 —西安阎良—中国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型运输机、大型预警机和C919大型客机

成飞132厂 —成都—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中国重要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 歼-10、歼-20、枭龙 飞机

哈飞122厂 —哈尔滨—中国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飞机,直升机,三角翼,复合材料—Z9系列武装直升机、H410、H425系列 民用直升机

130厂 —安顺云马飞机制造厂

162厂 —双阳飞机制造厂—歼击机

320厂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60所)—海防导弹,上游系列

322厂 —宏图飞机制造厂—水上飞机、飞艇、地效飞机

372厂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直升机

522厂 —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1家专业公司、1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级单位介绍

3.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9个大型研究院

(1)航天科技一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隶属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火箭和战略导弹,长征东风—总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 13个所,6个厂

第一设计部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火箭总体,长征系列(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战术武器事业部,弹道导弹总体,东风系列

10所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类似美国X-51、X-37B

11所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

12所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导航,控制

13所 — 北京控制仪器研究所 —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

14所 —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导弹载入飞行器设计

15所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兵器发射,低温加注

17所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和系统仿真

18所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航天伺服系统,CAD    

19所 — 北京航天信息情报研究所 —导弹及运载火箭技术情报和档案

101所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航天动力地面综合试验研究

102所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702所 — 北京环境强度研究所 —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

703所 — 北京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及工艺,特种焊接

704所 —航天跟踪,测量

772所 —电子元器件研

200厂 —航天飞行器和导弹控制系统电子设备

丰台211厂 —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火箭总装,氢氧发动机总装

811厂 —长征航天控制工程公司—伺服控制产品、智能机电、液压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火箭总装

(2)航天科技四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西安—固体火箭发动机

42所 —襄樊— 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 —含能材料 航天工程 压敏胶粘剂 聚氨酯粘合剂

43所 —西安—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复合材料及工艺研究

44所 —西安— 陕西电器研究所 —军用民用测力/称重、测压传感器,动静态测力、称重设备

47所 —西安—陕西向阳化工机械公司科技信息研究所

401所 —西安—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 —液体火箭发动机

7416厂 —西安—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

(3)航天科技五院 —北京— 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飞船空间站,神舟嫦娥天宫玉兔天舟

通信卫星事业部— 北斗    

卫星应用总体

载人航天总体部 (原505所)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501所 —北京—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航天器总体

502所 —北京—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卫星研制

503所 —北京—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 —以空间应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信息链、云计算及信息安全、无人机系统集成、数据运营服务等八大领域为支撑的完整业务架构

504所 —西安—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西安分院)—卫星载荷、卫星天线

508所 —北京—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

509所 —上海—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总体研究所

510所 —兰州—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空间飞行器研制

511所 —北京—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航天器总装

512所 —北京—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航天产业信息咨询和软科学研究

513所 —烟台—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烟台)—空间飞行器空间数据系统、总体电路

514所 —北京—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承担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火星探测、高分系列、风云系列、北斗系列航天器计量测试任务

515所 —汕头— 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 —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卫星通讯网络的维护安装

518所 — 山西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2012年整建制搬迁至天津)—空间飞行器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制

529厂 —北京— 北京卫星制造厂 —卫星飞船总装

(4)航天科技六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总体    

11所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

11所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

165所 — 西安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 液体火箭发动机

101所 — 北京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航天动力地面综合试验研究

801所 (203 厂)—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原上海航天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小推力、姿控液体火箭发动机

7103厂 —西安—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总装

(5)航天科技七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062基地,064基地)

七部 —成都—火箭弹总体设计—卫士系列

7102 厂 —火箭弹总装

(6)航天科技八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导弹、卫星、飞船,交会对接

八部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战术防空导弹总体设计—红旗-61,红旗-16

805所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火箭飞船月球巡视器推进舱资源舱空间对接,长征四号系列,长征六号系列

509所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总体

800所 (129厂)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导弹总装

802所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与西安504竞争)—电子产品,精密机械,计算机应用

803所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飞行控制技术、光电探测技术、惯性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

804所 —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承担雷达地面站和卫星应用、通讯设备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806所 — 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唯一一个集固体火箭动力系统与推进剂配方设计

807所 — 上海航天基础技术研究所 —集计量测试中心、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情报标准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媒体制作中心、院档案馆为一体的“一馆五中心”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所

808所 —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集计量测试中心、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所

809所 — 上海航天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

811所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应用卫星、运载火箭、防务系统、临近空间等特殊飞行器用电源系统及其关键单机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任务

812所 —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卫星总装

813所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军品研究、仪器仪表

149厂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 —火箭总装

(7)航天科技九院— 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箭载计算机

771所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

772所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94年从西安771分离)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开发

704所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天遥测测控技术

13所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惯性系统

16所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惯性仪表

539厂 —上海科学仪器厂(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

(8)航天科技十一院— 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彩虹无人机

2004年以原701所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为基础成立    

十一部 —特种飞行器总体

第一研究所 —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

第二研究所 —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

第三研究所 —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

第四研究所 —技术基础研究所

( 9)航天科技十二院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707所 — 航天科技情报研究所 —航天系统科学

710所 — 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系统工程、情报信息研究和计算机技术开发

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

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现由总部、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11个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构成,境内共有570余户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产品包括巡航、洲际、防空、地空导弹等,代表产品为东风系列导弹以及配套特种车辆。

二级单位介绍

(1)航天科工一院 —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

8511所 —南京— 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 —电子对抗

(2)航天科工二院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长峰集团)—北京—防空导弹,红旗、海红旗

二部—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防空导弹总体,红旗系列

23所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航天系统雷达

25所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及红外光学

201所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航天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环境与可靠性试验

203所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计量与校准技术    

204所 — 北京计算机应用和仿真技术研究所 —系统运行开发

206所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导弹发射车和电源车

207所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光学与电磁特性研究

208所 — 北京电子文献服务中心 —图书、情报档案

706所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航天背景的计算机研制

(3)航天科工三院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海鹰集团)—北京—飞航导弹,鹰击长剑海鹰

三部—飞航导弹总体设计 —海鹰长剑鹰击系列

301所 — 高超声速飞行器 —wu-14

302所 — 无人机技术研究所 —无人机总体—天鹰系列、WJ-600

31所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冲压发动机

33所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惯控技术

35所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无线电子设备研究所

303所 —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元器件可靠性、光学及微波测试设备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304所 — 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 —软件评测、软件开发、安全产品研发

306所 — 北京特种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复合材料

310所 —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型号预研、研制

8357所 — 天津津航计算机通讯研究所 — 系统工程、自动控制

8358所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与激光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8359所 —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导弹发射装置, 舰舰导弹发射装置、巡航岸舰导弹发射车

159厂 — 星火机械厂 —飞航导弹总装    

(4)航天科工四院 —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武汉—快舟红鸟)

四部—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固体潜地、地地导弹总体设计

九部— 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火箭和导弹总体设计—快舟、红鸟

17所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自动控制、电子技术

401所 —北京— 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自动化

孝感红阳厂— 导弹总装

307厂 —南京— 晨光机器厂 —导弹总装,巨浪潜射系列,东风21丁

其他导弹总装厂

139厂 — 沈阳新星厂 —海鹰系列反舰导弹总装

119厂 — 沈阳新乐 —红缨、前卫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

(5)航天科工六院 —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呼和浩特—固体导弹发动机

41所 — 内蒙动力机械研究所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

46所 — 内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 —固体推进剂

601所 — 内蒙动力机械测试所 —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基地

602所 — 情报信息研究中心 —科技情报、知识产权、声像档案

210所 — 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热处理、焊接、电装

呼和浩特389厂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

(6)航天科工七院 —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

(7)航天科工九院 — 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湖北— 航天高科技产品

(8)航天科工十院 —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061基地)—航天电源地空导弹

十部 —(贵阳302所)— 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地空导弹总体

贵阳3531 厂 —(风华机械厂)—导弹总装

航天制造基地

061基地 (航天科工十院/贵州航天)—贵阳遵义—防空导弹生产基地    

062基地 (航天科技七院/四川航天)—成都—火箭弹生产基地

063基地 (航天科技四院)—西安—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

064基地 (85年并入062基地)—达州

066基地 (航天科工四院/三江航天)—远安-武汉—飞航导弹生产基地(东风11、M20、红鸟)

067基地 (航天科技六院)—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

068基地 (湖南航天)—长沙—临近空间飞行器生产基地

5、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1]由国资委、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2016年5月在京注册,注册资本500亿,中航发庞大的家族体系涉及40多家单位, 几乎包括中国所有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单位,总资产达1100亿元人民币。

二级单位介绍

606所—沈阳—昆仑、 太行、峨眉

608所 —株洲—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直升机涡轴发动机设计

624所 —成都—燃气涡轮研究院

649所 —贵州—航空涡喷、涡扇发动机

5.1、上海商发

航空发动机总装厂

西安红旗430 厂 —涡喷-8,涡扇-9秦岭

沈阳黎明410 厂 —

贵州黎阳460 厂 —涡喷-7,涡喷-13

株洲南方331 厂 —涡浆-6,涡轴-9    

常州兰翔机械370 厂 —涡轴-6,涡轴 6G 工业燃机

成发420 厂 —涡喷-6

哈尔滨东安公司120 厂 —涡桨 5

5.2、中航制造基地

011基地—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

012基地 —汉中航空工业集团 —运八—空警系列生产基地

013基地 —湖南航空工业局—长沙—航空配件

014基地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

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工

又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子集团和直管单位46家,主要生产装甲战车、防务导弹、远程火箭炮、重型车辆,代表产品包括99式主战坦克、轮式装甲车、轮式自行突击炮等。

上市公司:华锦股份、北方国际、北化股份、长春一东、光电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导航、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北方创业、江南红箭等。

二级单位介绍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北京—中国兵器工业系统总体部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北京—陆军装备信息化平台的专业技术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北京—兵器导航与制导控制技术

52所 —包头— 内蒙金属材料研究所 —材料研究

53所 —济南—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国防非金属材料开发与应用

55所 —长春— 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兵器工业先进制造技术

58所 —绵阳— 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程控、数控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

59所 —重庆— 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特种材料及工程化    

70所 —(山西、天津)— 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 —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

201所 —北京—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坦克装甲车

202所 —西安—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高射炮

203所 —西安—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

204所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205所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微光夜视、红外热成像、红外制导等

206所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防空火控雷达

207所 —太原—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208所 —北京—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手枪、步枪

209所 —成都—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210所 —北京—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211所 — 昆明物理研究所 —红外热成像

212所 — 西安机电信息研究所 —引信

213所 —西安—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火工烟火

214所 —蚌埠—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218所 — 上海电控研究所

7、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装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军民结合特大型军工集团之一,肩负着“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神圣使命,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五机械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世界500强,最高排名101位。

二级单位介绍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属共有31个成员单位、6个科研院所、7个其他成员单位。    

31个成员单位分别是: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南方摩托车有限公司

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晋林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江西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长江电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长江光电有限公司

6个科研院所分别是: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218所 — 上海电控研究所 —光纤旋转连接器

58所 —绵阳— 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程控、数控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

59所 —重庆— 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自然环境试验研究,隐身材料

208所 —北京—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所— 兵装系列开关电源

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所 —西安—国家级摩托车产品科研及检验机构

7个其他成员单位分别是:

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兵器工业公司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南方工业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杭州培训基地

南方兵器装备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8、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二级单位介绍

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

深圳中核集团公司 ·上海中核浦原总公司

中国同位素公司 ·中核金原铀业有限公司

中国宝原工贸公司 ·中国核仪器设备总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总公司 ·中国核工业稀土公司

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核丰原铀浓缩有限公司 ·海南海源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上海核电器材公司 ·秦山核电公司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兰州铀浓缩厂

中核红华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铀浓缩厂

光华化学工业公司 ·建中化工总公司

甘肃华源企业总公司 ·中国核工业五洲工业总公司

衡阳新华化工冶金总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七一○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二七九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乌鲁木齐汽修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七二○厂 ·中国核工业长城企业公司

核工业燕宁公司 ·深圳华原实业发展公司

深圳凯利工业发展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二十五建设公司

河北葡萄糖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北核仪器厂

西安核仪器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上海电子仪器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光华仪表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武汉光明仪表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苏州光学仪器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安核设备制造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峨嵋机器制造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苏州阀门厂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中南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西南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西北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东北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天津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郑州储运贸易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华东公司 ·中国核工业物资供销哈尔滨公司

北核品供销公司 ·电机运行技术开发公司

中国核工业北华清公司 ·北利华消防工程公司

北颐通医用工程开发公司 ·北核海高技术开发公司

北宝公司 ·海南海原开发公司

中国原子能工业北储运公司 ·北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核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核工业北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北化工冶金研究院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中国核科学技术信息与经济研究院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核工业大连应用技术研究所 ·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

核工业科技开发咨询中心 ·核工业培训中心

核工业研究生部 ·中核商务中心

南礼士路招待所 ·中国核工业报

核工业案馆 ·核工业二二一离退休人员管理局

核工业郑州干休所 ·核工业西安干休所

核工业四一五医院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核工业四一九医院

核工业总医院 ·核工业北医院

深圳香密湖友谊医院 ·核工业江西矿冶局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 ·核工业广东矿冶局

核工业甘肃矿冶局 ·核工业新疆矿冶局

核工业云南矿冶公司 ·核工业地质局

广东矿冶技工学校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O八大队 ·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六大队

核工业东北地质局二四三大队 ·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O三研究所

核工业中南地质局二三O研究所 ·核工业东北地质局二四O研究所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二七O研究所 ·核工业西南地质局二八O研究所

核工业华南地质局二九O研究所 ·和平里招待所

9、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5月,由原电子工业部所属企业行政划拨组建而成,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务院认定的以网信产业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连续多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中国电子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核心业务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命脉,截至2019年底,拥有24家二级企业,控股13家上市公司,员工18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2241.6亿元。    

10、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党中央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13家,资产总额8400亿元,员工34.7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 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

主要产品包括驱逐舰、潜艇、油轮、补给船、导弹艇。代表产品包括052D中华神盾级驱逐舰、快速导弹艇等。

中国舰船研究院 —北京

12所 —陕西兴平— 热加工工艺研究所

76所 —陕西兴平— 船舶档案馆

602所 —北京— 中船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

611所 —上海—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701所 —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 —水上水下综合, 驱逐舰,航母,潜艇

702所 —无锡—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703所 — 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 —船舶蒸汽动力燃气动力,GT25000燃气轮机

704所 — 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705所 — 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 —水下武器,鱼雷    

707所 — 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708所 —上海—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709所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

710所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711所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

712所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

713所 —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

714所 —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

715所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

716所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717所— 武汉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718所 —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

719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前身为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 核潜艇

722所 —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

723所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

724所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

725所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726所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

750试验场 —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

760所—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中国最强十大军工企业    

十大军工厂由来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叫五机部、七机部等),就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

          

 

1999年07月01日,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十个军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十大军工集团分别为中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建(现并入中核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第一集团(与原中航工业第二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中航工业第二集团(与原中航工业第一集团重组整合成立航空工业)、中船集团、中船重工、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

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集团公司是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后来又加上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两大集团,号称十二大军工集团。

2018年01月31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工业集团 。

2019年10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 ,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自此,十二大军工集团又减少至十大军工集团。

十大军工集团,由国务院出资并直接管理,承担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职能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

中国新十大军工企业名单及简称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工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原十大军工集团名单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新十大军工企业名单及简称介绍    

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其前身是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主要承担核军工、核电、核燃料、核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我国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是核电发展的技术开发主体、国内核电设计供应商和核燃料供应商,是重要的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以及核仪器仪表和非标设备的专业供应商。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集团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创造了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两大里程碑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

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现有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58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现有职工12.7万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在各类人才队伍中,先后培养两院院士15名,外聘12名院士为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顾问,并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知名专家和学者。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

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140余家成员单位、近30家上市公司,员工逾50万人。

5、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

主要从事军民用飞行器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燃气轮机、直升机传动系统、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维修、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业务;客户涉及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能源及空天等多个领域。公司设计生产的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等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等产品,广泛配装于各类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和大型舰艇、大型发电机组上,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6、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          
以军工为核心主线,贯穿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板块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在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四大领域拥有雄厚实力。

7、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两大武器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另一家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面向陆、海、空、天以及各军兵种研发生产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 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8、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装

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军民结合特大型军工集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集团公司现拥有长安、天威等5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拥有特种产品、车辆、装备制造等主业板块,培育出了“长安汽车”、“天威变压器”等一批知名品牌。自主研发的特种产品装备在国防领域起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

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1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中央企业。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旗下拥有36家二级企业和15家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逾11万人。

中国十大军工城市

1. 成都

中国著名的飞机制造城市,主要生产制造歼二十,歼七,歼十系列,包括飞机发动机等重要零部件都是在这里生产,而且成都还是军用微电子生产地,包括电子信息系统,军用雷达等设备。

2. 上海

中国十大军工城市之一,中国军用船舶制造重要城市,我国最新的航空母舰就在这里建造,常规的驱逐舰,潜艇等军事设备以及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都是在这里生产。

3. 沈阳

中国十大军工城市之一,空军装备重要制造城市,歼8,歼11以及第五代战机歼31都在诞生在这里,一部分常规武器也在这里生产制造。

4. 重庆

中国十大军工程城市之一,我国重要陆军装备制造基地,传统的枪械,大炮,高射炮都是在这里生产,我国军队军用计算机也是在这里生产。    

5. 大连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在这里建造完成,也是航空母舰常驻基地,同时生产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等海军船只。

6. 广州

我国的综合军用装备生产基地,这里可以生产制造驱逐舰,潜艇,对海雷达,航空雷达,军用光纤等设备,同时也是舰载电子武器的生产基地。

7. 西安

我国战略轰炸机歼轰七的生产基地,同时也生产制造航天卫星技术,军用电子信息设备以及军用计算机技术的研发。

8. 北京

我国重点的军事科研研究所都在这里开设研究基地,而且军事院校众多,尤其是航空导弹的研究设计工作全国领先,几乎全部的航空科技产业都在这里,一些武器的关键部位研究生产都在这里生产制造。

9. 武汉

我国潜艇最重要的生产研发制造基地,也是舰载雷达重要的制造城市,全国知名的701,709,712研究所都坐落于此。

10. 绵阳

中国十大军工城市之一,主要生产研发机载雷达,军用激光器,火控雷达,反坦克导弹,核武器等重要的军事武器,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军用微电子制造基地。

          

 

 

国防军工重点企业一览和涉及军工材料?

强国梦也是强军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百年来的仁人志士和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梦想。无论是推进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还是发展电子信息 、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还是海洋开发、情报信息和军事装备等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都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材料技术突破的问题,材料技术突破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标志之一。    

国防军工重点企业一览

中国重工:公司作为我国航母建造的重要参与方,是我国海军装备的龙头企业,未来将极大受益于我国航母战斗群的建设。目前公司的海军装备、海洋工程、舰船装备、高技术船舶、重大能源装备、特种交通装备均属于高端装备制造范围。

中国船舶:公司大股东--中船工业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黄埔造船等企业都是中国重要的海军装备供应商,但都未纳入600150上市公司的范畴。中国船舶上市公司定位民船及其关键装备的造修,与军工产品暂无直接关系。

中船股份: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海军装备供应商,大型舰船制造厂,随着航母战斗群发展的推动,我国将进入大型舰艇建造的高峰期,这将长期利好该股。

西飞国际:战机、轰炸机、运输机、支线客机及部件生产为主。

哈飞股份:直升机及部件生产占90%。

洪都航空:航空产品占90%(教练机等)。

航空动力:发动机制造。公司看点在于战斗触发发动机需求;资产注入预期强;发动机发展空间大,将进行进口替代。

成发科技:发动机部件占70%,(以转包为主),房地产占30%。其中航空发动机为主,也包括汽车和摩托发动机。

中航动控:发动机控制及部件占80%,其余为转包等。

中航电子:航空电子系统及产品,军品为主。

航天动力:电机、泵、传动产品等。大部分民用,少部分军用。航天六院,主要产品是火箭发动机,民品包括动力配件等。    

海兰信:主营航海电子设备,涉及海事、军工和环境监测三大主业。是中国海军的合格供应商之一。

北方导航:前身为中兵光电。产品包括70Km、150Km、300Km远程制导火箭弹、火箭炮、无人侦察机、无人车、导引头等,军工占60%以上,其余为能源化工产品。

中原特钢:大型特殊钢精锻件应用于造船、模具制造、铁道车辆、重矿机械及军工等行业。

光电股份:军工占60%(包括导弹发射车,火炮精确制导系统、精确制导导引头等),其余为光学产品和光伏产品。

航天科技:公司主业为航天飞行器和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其它产业为家用电子、军用电子、航天固体运载火箭、航天微特电机伺服系统、烟气排放连续检测系统、精密机械制造等。

航天通信:产品包括近程防御导弹系统(主要是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及配套系统、军用通信设备,占35%,民品包括纺织、商品流通等。

航天电器:公司是国内军用连接器行业的翘楚,长期受益于军队信息化建设,占航天连接器市场份额70%以上。

中航光电:公司为军品连接器核心企业,为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电子、总参重要供应商。

海格通信:公司是我国军用无线通信、导航装备最大的整机供应商。在导航领域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是国内八家军用北斗二号用户机承担研制单位之一,近年来相继研制开发了北斗海用导航仪、车载式北斗用户机和指挥型北斗用户机。

舜天船舶: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国有造船企业,致力于远洋支线机动船舶建造业务和非机动船舶建造业务。

中航电测: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机载设备骨干企业,主要产品应变计、传感器、航空机载和地面测力系统。    

中海达:公司是首家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厂商。

中国卫星:主要从事卫星研制、应用。其中军用60%,民用40%。

北方股份:北方股份大股东北方重工民品资产包括特钢及无缝管系列、煤矿综采设备、专用车等,军品以火炮和装甲车为主,这部分资产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

抚顺特钢:公司是中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高端特钢研发与供应基地。

亚星锚链:公司目前是我国海军锚链的主要供货商。

航天电子:公司主要从事航天测控通信、卫星导航与卫星应用、机电组件与集成、集成电路、激光惯导、航天传感器研发和生产。

航天长峰:军品为军用计算机等,占25%。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地对空导弹军工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各国对武器装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军用新材料能够满足武器材料强韧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要求,促使军工新材料的研究十分繁荣。

先进金属结构材料

变形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塑性,是航空航天领域中最有前途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座舱架、吸气管、导弹舱段、壁板、蒙皮、直升机上机闸等大都采用镁锂合金制件 。有研究表明采用镁合金部件代替铝合金,可以解决铝合金机翼的疲劳问题。目前,对于镁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已基本成熟,多个品牌的变形镁合金已经开发出来。例如:耐热镁合金、耐蚀镁合金、阻燃镁合金、高强韧镁合金以及超轻变形Mg-Li合金。其中,镁锂合金的研究十分活跃,美国、日本、俄罗斯在理论和应用开发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我国也有一些单位进行前期研究,如东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主要应用在歼击机和枪械方面。如喷气式歼击机“洛克希德F-80”以及“B-36”轰炸机都应用这类镁合金。耐热镁合金目前主要在往稀土镁合金方向研究,如美国开发的QE22和 WE44镁合金具有相当高的高温强度,以运用到直径1m的“维热尔”火箭壳体的制作上,提高了其飞行性能。阻燃镁合金目前的研究也是向稀土化方向发展。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丰硕,他们开发出的加入铍和稀土元素的镁合金已成功的应用到了轿车变速箱壳盖的工业试验,相信在武器要求强量化背景下,这种镁合金在军事工业上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先进钛合金

钛是20世纪80 年代走向工业化生产的一种重要金属。也是一种对经济和国防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金属。钛合金与镁合金相似,它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包括军用、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导弹。舰艇、核反应堆以及轻型火炮等。为了扩大钛合金在军事方面的用途,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高强韧性,美国开发的Ti1023钛合金抗拉强度高、断裂韧性高、耐疲劳性好、锻造性能优良,已应用在B777飞机起落架系统和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储箱和导管等部件。另外美国钛金属公司Timet分部研制的一种新型抗氧化、超高强钛合金β21S在690℃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在540℃下长期工作。冷、热加工性能优良,可制成0.064mm的箔材。已被美国国家宇航局确定用作硅/钛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并将用于美国航天飞机的机身和机翼壁板。

(2)耐高温性,这项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国、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具有先进水平,英国的IMI829、IMI834钛合金,美国的Ti100、俄罗斯的BT18Y、BT36、BT37已经用在了军用飞机发动机上。

(3)阻燃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两家公司研制出对持续燃烧不敏感的钛合金Alloy C (Ti-1270),它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塑性、蠕变和疲劳性能 ,已用于F119发动机。我国研制的Ti-40阻燃性能与美国的Ti-1270相当,也用于我国新型的战斗机发动机上。我国的600℃高温钛合金TI60还处于研制阶段。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超过1200 Mpa 和1400 Mpa的钢, 它是为了满足飞机结构上要求高比强度的材料而研究和开发的。Aermetl00是美国Carpenter技术公司研制的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已被用于F-22、F-18E/F等先进飞机的起落架。美国近期又开发出一种后继钢,称Aermet 310,比Aermet100强度高10%,KIc达70MPa。SFGHITEN、NANOHITEN、ERW和HISTORY是日本JFE公司最近开发出的几种高强度钢。其中SFGHITEN为含Nb系列高强度IF钢板,主要应用对象是汽车车身外板, NANOHITEN是强度级别为780MPa的热轧钢板,其特点是塑性好、扩孔率高,具有优良的翻边成形性能和稳定的力学性能。可应用于各类加强件、臂类与梁类零件。ERW和HISTORY是JFE针对飞机悬架系零部件开发的高强度钢管,强度级别也是780 MPa。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液压成形性能。已开始应用于飞机悬架系统的臂类零件。Stelco公司最近开发出了一种代号为SteIR MM的高强度微合金,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经试验其断裂韧性比普通钢高22%左右,并已投放市场。国内发动机、直升机传动材料技术十分落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已自主开发出适应某型号飞机发动机的高强度钢。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美国GE公司将Ti-48Al-2Nb-2Crγ型合金精铸成CF6-80CZ发动机涡轮叶片。地面试车取得成功。惠普公司也拟根据Caesar计划在F119发动机上试车。对镍铝化台物也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俄罗斯近年开发成功了BKHA-1B和BKHA-2M.前者以Nl3Al为基、后者以N3Al+NaAl为基。已分别用于发动机静子叶片和导向叶片涂层材料。国外在铌基体中加入Si,形成Nb3Si或Nb 3Si2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增强体,形成Nb-Si复合材料,其耐温能力比单晶合金提高    200~300℃。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造就了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的碳纤维,从而掀开了先进复合材料的时代。日本于1955年首先发明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并于60年代初进入工业化生产,70年代中期诞生了以碳纤维为增强相的先进复合材料。碳基增强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比强度及高比刚度性质及耐腐蚀、耐疲劳特性,非常适用于航空飞机和航天飞机。PAN 碳基纤维较早时候是T300级别的用于武器装备上,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开发出了硼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1971年成功应用于F-14战斗机尾翼上,此后又有F-15、F-16、米格-29、幻影2000、F/A-18等复合材料尾翼问世。此时一般一架军用飞机的垂尾、平尾全采用复合材料,可占总重的5%左右。经过以后的发展,目前的飞机上复合材料用量到20%~50%不等,如美国的B-2战斗机大约占50%左右,机身大部分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除了在军用飞机上有突出贡献,在导弹弹头上也大量应用,复合材料最早应用在导弹弹头的是层压玻璃/酚醛复合材料,后来发现不足,产生了模压高硅氧/酚醛。目前 , 科学家开发出了更好的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2.0g/cm3)、 高比强、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目前在1650℃以上应用的唯一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近期研制的导弹头帽几乎都采用了碳/碳复合材料。目前为了提高导弹的打击能力,由开发出碳/酚醛复合材料用作导弹弹头的防热层。另外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复合材料也不断改进,从最早的金属到后来的金属/非金属,现在一开始使用碳/碳复合材料,使导弹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军用功能材料

纳米隐身材料    

美、俄、法等军事强国都把纳米隐身材料作为新一代的隐身材料进行探索和研究, 并对纳米材料的微波电磁谱理论、材料系列、制备方法、性能表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制出了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隐身材料,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995年, 日本采用纳米碳管与磁性吸收剂复合, 设计了纳米材料吸波涂层, 吸波性能有一定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 具有更明显的形状、磁晶、应力各向异性的二维纳米结构磁性金属薄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0世纪末, 美国研制出的“超黑粉”纳米隐身材料, 对雷达波吸收率达到99%, 这种“超黑粉”纳米隐身材料实际上是用纳米石墨做吸收剂制成的石墨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不仅吸收率大, 而且在低温下仍保持良好的韧性 。

2000年俄罗斯成功利用了纳米晶体膜的高磁损耗和高磁导率特性, 制备了20nm 的超薄型多层膜毫米波吸波材料 , 具有良好的隐身效果。

法国研制的一种磁性多层膜宽频带纳米隐身材料, 它是由粘结剂和纳米级微屑填充材料构成, 能够吸收超高频的电磁波, 纳米级由超薄不定型磁性薄层及绝缘层构成, 非晶态磁性材料层为具有高磁导率的铁磁性材料, 层厚度为3nm,绝缘层为碳或者无机材料, 厚度为5nm, 在50MHz~50G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末也一直关注纳米材料用于雷达波隐身的可能性, 在纳米隐身机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均有所进展。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制的纳米针形磁性金属粉多层纳米膜复合吸波材料, 通过改变纳米针形磁性金属粉成分, 可以有效地控制其频率特性, 有利于展宽吸收频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纳米物性研究的基础上, 理论上论证了采用纳米磁性多层膜提高隐身材料吸波效果的可行性, 并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试制了纳米晶薄膜, 在4GHz~6GHz, 磁导率μ”可达到 40左右, 比磁性微米吸收剂提高了10倍。

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一种,也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基础功能材料,其功能、结构、用途也是十分广泛的。而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更是成为各国强化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    

美国作为军事大国,其科技十分发达,在微波领域尤其如此。美国军方2003年与IBM等公司合作研究用于雷达报警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舰载防御导弹、PAC-3导弹等的磁性材料,取得可喜进展。2004年IBM微电子公司发布了两条标准IC生产线,包括功率放大器和电压控制振荡器。2006年8月,美国东北大学研制出一种磁性材料。这种磁性陶制薄膜材料具有一种自发磁矩,可以有效降低雷达对磁体的需求。美国新近成立的VIDA产品公司集中研究高Q、宽调谐滤波器、振荡器和频率合成器的军事和商业应用。在新武器电磁炮方面,美国也已经取得了成果。

在日本,对磁性材料的研究也十分活跃。大同特殊钢公司近年开发出挠性电磁波吸收体”DPR“系列,其主要特点是高温环境下抗电磁干扰,可满足电子机器、光纤通信多方面需求。日立金属公司生产的”Finemet“纳米晶磁性材料,主要用于电子机器防干扰共态扼流圈。户佃工业公司与明治大学共同研制成由Co、Ni和氧化铁组成的只有30~40nm的纳米磁粉,可获得239~542kA/m(3000~6800 Oe)的矫顽力,并可以在50℃保持1 000h的热稳性。川崎钢铁公司新近开发出电磁线材,可用于倒相电路中的变压器或扼流圈,满足了电磁器件小型化、异型化需求。

印度从2003年1月起实施”萨姆尤科塔“电子战计划。计划中用的重要设施一拉简德拉相控阵雷达,由印度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该技术的有效使用寿命将持续到2020年。印度陆军官员称,首批26辆电子战车辆已交付陆军并投入使用。韩国也在加紧研发。目前磁性材料的领域主要有软磁铁氧体、永磁铁氧体、磁介质、非晶磁芯等方面。俄罗斯SPA Ferrite公司研制的磁性材料已用于毫米波器件,大功率器件,铁氧体移相器上,SRPC”ISTOK“公司研制的材料在嵌入式微带和带线环行器和隔离器,同轴环行器,毫米波波导环行器和隔离器,高功率毫米波和厘米波环行器上广泛应用。

在欧洲,欧盟研究了微波真空器件用碳纳米管,微波与先进CMOS(补充型金属氧化物)技术集成,微电机系统集成相阵天线等。英国Belfast大学高频电子研究小组的典型研究项目包括毫米波前端和集成自追踪天线用的灵敏结构,其中关键技术是研制具有低反射损耗的空间移相器。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的无线通信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天线与无线系统,包括在移动和卫星通信系统、微波和毫米波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材料

2006年8月, 美国乔治亚州技术学院研制出一种新型液晶聚合体材料( LCP) , 并正在实验测试。这种超薄、像塑胶一样的材料具有轻质和柔软的特性, 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优异, 可应用于电路板、相控阵天线等各种领域。

2006年10月, 美国利弗莫尔·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功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该材料能比传统材料获取更多频谱的太阳能, 利用率可达45%, 而传统的单晶半导体材料是25%, 传统的多晶半导体材料为39%, 有望替代在卫星上应用的昂贵的锌锰碲合金材料。

美国IBM公司和乔治亚州技术学院联合研制出一种新型硅-锗半导体材料。采用此材料制造成的晶体管运行频率超过500GHz。经过实验测试, 材料性能在超低温度下仍然达到预定的期望值。该材料制成的超高频率硅-锗半导体材料电路可应用于通信、防务、航天、遥感等诸多潜在的应用领域。

高性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是指对外部的力、热、光、电等物理作用和酸、碱、氧化剂等化学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种材料。包括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阻燃、抗电子束辐射、抗射线辐射、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的纤维。

这类纤维由于具有比普通纤维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更好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及耐候性。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以来,高分子纤维材料领域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它被称为继第一代锦纶、涤纶和腈纶及第二代改性纤维(包括差别化纤维)之后的第三代合成纤维。    

高性能纤维在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和技术领域,比如宇宙开发、海洋开发、情报信息、能源交通、土木建筑、军事装备、化工和机械等诸多方面,高性能纤维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有机高性能纤维中的高模量高强度纤维每年以两位数速率增长。有机高性能纤维可分为4大类近40种,分别为高强高模纤维、耐热纤维、抗燃纤维及耐腐蚀纤维。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高性能有机纤维当属高强高模纤维增长最快,主要品种的需求量均以2位数增长,耐热纤维次之,主要品种以5%-10%的年增长率发展,抗燃纤维和耐强腐蚀性纤维相对增长缓慢,但又不可缺。

高性能纤维在国内外已作为技术创新、占领技术优势的重要战略物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高性能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标志之一。

          

 

2024全球最大100家军工企业排行榜,6家中国公司上榜

美国《防务新闻》(Defense News)发布《2024全球最大100家军工公司》(Top 100 Defense Companies 2024)排行榜,洛克希德马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雷神技术名列前三位。名单根据各公司2023年在军工(防务)方面的收入进行排名。

百强公司中48家总部在美国,中国有6家公司上榜,德国和土耳其各有5家上榜,以色列和韩国各有3家上榜,印度、意大利、挪威和西班牙各有2家上榜,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爱尔兰、卢森堡、波兰、沙特、新加坡、瑞典和乌克兰各有1家上榜。法国有4家上榜,但其中空客的总部也在荷兰。

今年的名单上没有俄罗斯公司,因为俄罗斯公司没有回应信息请求,也无法找到可信的数据来源。中国上榜公司的数据来自于智库。因为没有数据,日本公司也不在名单上。一些科技公司,比如亚马逊和谷歌,没有提供明确的国防收入数据,因此无法列入名单。该名单中也不包括医药公司。100强榜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自我报告,其中许多公司提供的国防百分比为估计数而非确定性数据。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2023防务营收/占总营收比率

1、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  美国 646.50亿美元/96%

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 中国 449.11亿美元/38%

3、雷神技术(RTX) 美国  406.00亿美元/59%

4、诺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  美国 351.97亿美元/90%

5、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  美国 336.51亿美元/80%

6、波音(Boeing)  美国  326.84亿美元/42%

7、贝宜系统(BAE Systems) 英国  275.52亿美元/96%

8、中国船舶集团(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 中国 211.64亿美元/20%

9、中国兵器工业集团(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中国 166.14亿美元/22%

10、L3Harris Technologies 美国 155.53亿美元/80%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中国 142.95亿美元/25%

12、中国兵器装备集团(China Sou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中国 137.72亿美元/31%

13、空客(Airbus) 荷兰/法国 129.01亿美元/18%

14、莱昂纳多(Leonardo)  意大利 124.02亿美元/75%

15、亨廷顿·英格尔斯(HII) 美国 114.30亿美元/100%    

16、莱多斯(Leidos) 美国 110.54亿美元/72%

17、泰雷兹(Thales) 法国 105.94亿美元/53%

18、博思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  美国 68.30亿美元/64%

19、韩华(Hanwha) 韩国 64.19亿美元/16%

20、莱茵金属(Rheinmetall)  德国 61.46亿美元/79%

          

 

21、Amentum 美国 57.00亿美元/73%

22、埃尔比特系统(Elbit Systems)  以色列 54.76亿美元/92%

23、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  英国 50.70亿美元/26%

24、霍尼韦尔(Honeywell) 美国  49.86亿美元/14%

25、CACI International   美国 48.17亿美元/72%

26、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美国 47.14亿美元/7%

27、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 法国 46.04亿美元/100%

28、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以色列 44.89亿美元/84%

29、萨博(Saab AB)  瑞典 43.77亿美元/90%

30、赛峰(Safran)  法国  43.26亿美元/17%

          

 

31、Peraton 美国 40.64亿美元/60%

32、科学应用国际(SAIC)  美国 38.40亿美元/52%

33、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以色列 38.09亿美元/100%

34、巴布科克国际(Babcock International) 英国 36.39亿美元/68%

35、V2X 美国  35.94亿美元/91%

36、KNDS  荷兰 35.15亿美元/100%

37、Jacobs 美国 32.70亿美元/20%    

38、达索航空(Dassault Aviation)  法国  32.44亿美元/63%

39、印度斯坦航空(Hindustan Aeronautics Ltd.) 印度 32.20亿美元/95%

40、KBR   美国 30.70亿美元/44%

          

 

41、Parsons Corporation 美国 30.21亿美元/55%

42、Aselsan 土耳其 29.87亿美元/94%

43、德事隆(Textron)  美国 29.33亿美元/21%

44、TransDigm 美国 25.68亿美元/39%

45、Serco 英国 22.86亿美元/ 8%

46、柏克德(Bechtel)  美国 22.70亿美元/11%

47、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  新加坡 22.34亿美元/30%

48、芬坎蒂尼(Fincantieri S.p.A.) 意大利 22.28亿美元/27%

49、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Ukrainian Defense Industry) 乌克兰 22.07亿美元/100%

50、土耳其宇航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土耳其 22.06亿美元/82%

          

 

51、豪士科(Oshkosh Corporation) 美国 20.98亿美元/22%

5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中国 20.59亿美元/21%

53、QinetiQ   英国 20.53亿美元/99%

54、亨索尔特(Hensoldt) 德国 19.97亿美元/100%

55、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美国 19.31亿美元/97%

56、BWX Technologies 美国 18.98亿美元/76%

57、巴拉特电子(Bharat Electronics Ltd.) 印度 18.23亿美元/87%

58、LIG Nex1 韩国 17.67亿美元/100%

59、康士伯(Kongsberg Gruppen)  挪威  17.00亿美元/44%    

60、Curtiss-Wright Corporation 美国 15.80亿美元/56%

          

 

61、派克汉尼汾(Parker Hannifin) 美国 15.34亿美元/8%

62、Polish Armaments Group 波兰 14.40亿美元/72%

63、ManTech 美国 14.00亿美元/47%

64、CAE  加拿大 13.95亿美元/44%

65、伊顿(Eaton) 爱尔兰  13.92亿美元/6%

66、安费诺(Amphenol)  美国 13.81亿美元/11%

67、Mitre 美国 13.81亿美元/58%

68、Viasat 美国 13.64亿美元/32%

69、Melrose Industries 英国 13.02亿美元/31%

70、Moog Inc.  美国 12.61亿美元/38%

          

 

71、Roketsan 土耳其 12.56亿美元/100%

72、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美国 12.50亿美元/23%

73、Hyundai Rotem Company 韩国 12.08亿美元/44%

74、纳万提亚(Navantia) 西班牙 11.49亿美元/74%

75、沙特军事工业(Saudi Arabian Military Industries) 沙特 11.38亿美元/86%

76、Aerospace Corporation 美国  10.95亿美元/84%

77、特利丹科技(Teledyne Technologies)  美国 10.81亿美元/19%

78、Maxar Technologies 美国 10.76亿美元/59%

79、HEICO 美国 10.38亿美元/35%

80、Austal  澳大利亚 10.33亿美元/97%

          

 

81、TTM Technologies 美国  10.05亿美元/45%    

82、Howmet Aerospace 美国 9.96亿美元/15%

83、Mercury Systems 美国 9.54亿美元/98%

84、Makine ve Kimya Endustrisi 土耳其 9.06亿美元/100%

85、StandardAero 美国 8.87亿美元/21%

86、英德拉(Indra)  西班牙 8.83亿美元/19%

87、Diehl Group 德国 8.53亿美元/23%

88、势必锐航空系统(Spirit AeroSystems) 美国 7.89亿美元/13%

89、Kratos Defense and Security Solutions 美国 7.16亿美元/69%

90、Patria 芬兰 7.14亿美元/90%

          

 

91、Nammo 挪威 7.05亿美元/81%

92、CAES 美国 7.01亿美元/98%

93、RENK Group 德国 7.01亿美元/70%

94、Askeri Fabrika ve Tersane Isletme A.S.  土耳其 6.56亿美元/100%

95、AAR Corp. 美国 6.50亿美元/33%

96、Lumen Technologies 美国 6.15亿美元/4%

97、MTU Aero Engines AG  德国 5.82亿美元/10%

98、Woodward Inc. 美国 5.69亿美元/20%

99、SES S.A. 卢森堡 5.59亿美元/25%

100、赫氏公司(Hexcel Corporation) 美国 5.45亿美元/30%

          

 

六代机首飞!是歼-36还是歼-40?

三台发动机、尺寸大、无垂尾、隐身性能全面提升    

在2024年12月26日这个值得永远纪念的伟大日子里,我国六代机进行了首飞。这也是六代机这个概念出现以来全球第一次六代机试飞。

六代机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一直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作为参考。但是这次成飞和沈飞六代机的首飞,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六代机研发不需要像四代机和五代机那样执行国外的标准,我们有自己的六代机标准,我们的六代机我们说了算。自现代航空诞生以来,中国首次走在了世界航空业的最前沿。

从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照片来看,成飞六代机采用了无尾翼的三角翼气动布局,前缘后掠估计55度左右,机身与机翼融合度极高,几乎成为一个超大型的升力体,这让成飞的六代机远远看去像一个三角形。这种设计不仅为六代机带来更大的机身内部空间,也极大地提升了其升阻比,再加上去掉了平尾和垂尾,其升力系数将比歼-20更加优秀,超音速机动性也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成飞的六代机外观与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某款模型高度相似。很显然,这种气动布局将成为各国六代机的统一标准。

在试飞过程中,我们还有幸看到了其机身正面。其诸多设计特点得以窥见,比如其依然拥有驾驶舱,这让网友部分人认为其是无人僚机的说法不攻自破。

此外,成飞六代机是一款超大型的多用途战斗机。其采用了罕见的三发(三台发动机)设计,其机身尺寸比旁边伴飞的歼-20S大了一圈。而从简化后勤和降低研发难度考虑,成飞六代机应该使用的也是涡扇-15发动机,三台最大加力推力将超过54吨,这意味着成飞六代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极有可能超过60吨,从而一举超过俄罗斯的苏-34和米格-31,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大、最重的战斗机。

很显然,成飞六代机的设计理念主打一个超大航程,超长超音速巡航和超大载弹量,大概率是一款航程和载弹量堪比轰-6K的多用途战斗机。

笔者认为,成飞六代机还拥有B-2/B-21级别的几乎是全波段的隐身能力。    

两台发动机的进气道位于机腹两侧

这里的全波段隐身能力指的是拥有两个层面的隐身特性。首先便是针对主流的X波段(战斗机雷达)和S波段(地面防空雷达、舰载雷达等)的隐身。在这个层面,成飞六代机虽然尺寸巨大,但通过采用更为细致的设计实现了不逊色于五代机的隐身性能,即至少约-20db(0.01平米)以下级别的低可探测特性(LO)。

成飞六代机的三台发动机其中两台的进气道位于机腹,另一部进气道则位于机背。不出意外,三个进气道均采用了高度隐身设计,不仅进气道外观精心设计,内部也采用了能够遮挡发动机风扇叶片的S进气道,还会喷涂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涂层。还有便是由于取消了平尾和垂尾,整机最大的雷达反射源也没了。

机背上的发动机进气口    

另一层面则是面对VHF(甚高频)波段的反隐身雷达时也拥有出色的隐形能力。总所周知,F-22、F-35和歼-20这类隐身战机只对X波段和S波段雷达拥有较好的隐身能力,但是面对波长与机身尺寸相当的VHF波段(波长10~1 米)雷达时,隐身能力将大幅削弱。这也是为何当前的反隐身雷达基本都采用VHF波段的原因。

而成飞六代机巨大的机身能够容纳大尺寸的RAS阻抗渐变吸波结构,从而对VHF波段雷达也有出色的隐身性能,即拥有-20db(0.01平米)以下级别的低可探测特性(LO)。很显然,成飞六代机拥有B-2/B-21级别的几乎全波段的雷达隐身能力。

除了出色的雷达隐身,成飞六代机还拥有出色的红外隐身能力。下图中我们依稀可见发动机尾喷口的设计与现役战斗机区别极大,是类似于美军B-2和B-21的狭窄微缝。很显然,成飞六代机的尾喷口没有像歼-20那样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是外接了能够进行主动红外隐身的的管道(内部能够对发动机尾流进行主动降温)。

目前,尚不清楚这架新型飞机是第六代战斗机的原型机,还是更普遍认为的技术演示原型机,主要用于测试可能应用到各种不同机型上的新技术,包括类似的大型战术飞机。几乎可以肯定,中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对不同的载人战斗机配置进行初步测试。这项工作可能还包括演示原型机,既有缩比型,也有全尺寸型,新型飞机很可能与之有关。    

这架新型飞机也可能与中国新型隐形战斗轰炸机有关,后者可能是中国第六代作战机型计划中载人飞机的一部分。

战斗轰炸机计划被称为“歼轰-XX(JH-XX)”,目前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此前,外界认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可能正在研发歼轰-XX,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竞争对手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此前推出的歼-20战斗机似乎不太可能。

更有可能的是,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架飞机可能与中国版的美国NGAD计划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后者旨在研制一种载人重型战斗机,它可以像传统战斗机一样充当无人机的指挥和控制平台。航程、持续巡航速度、武器有效载荷和隐形性能都被视为是NGAD载人战斗机的部分首要指标,至少曾经是。该计划的战斗机部分目前处于搁置状态,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仍有被完全取消的可能性,或者最终看起来完全不同。

这架奇特的飞机在白天飞行,并且在一个似乎很容易被拍到的区域,这一情况也表明了该计划的现状,中国很可能有意在此时展示这架新型飞机。

总体而言,尽管仍有许多未知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架飞机是一款大型、非常重的战术喷气式飞机,在战斗、雷达和生存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是,如果它确实配备了三台发动机,那么高空作战也可能是这种设计的一个特点。最重要的是,如果中国空军以作战形式采购,它将能够在没有加油机支持的情况下——中国在加油能力方面与美国相比有所欠缺——飞到远离驻地的空域并进行长时间盘旋。与中国武器库中的任何其他载人机型相比,它可以在更靠近威胁的地方做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它可以将空中、地面和海上的目标置于危险当中,而这些目标现在并不认为有人驾驶战斗机会对其构成威胁。这对于美国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以及在前沿部署的盟军舰艇和地面部队都有实际的影响。它还将成为一个关键的前沿传感器平台,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与具有相当续航能力的无人僚机配合使用,其杀伤力和生存能力将成倍增加。    

也就是说,这架飞机的存在就是一件大事。

关于这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制造的新型战斗机名称,据未经证实的报道为——歼-36。一张新的照片显示,前机身上显示了一个编号,前两位数字为“36”,后面数字被模糊处理。在歼-35之后,歼-36的编号是合乎逻辑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战斗机系列中使用的最高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机头两侧有两组大尺寸开口,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光电窗口,而另一个看起来像是用于RF(射频技术)传感器。后者很可能用于安装机载侧视雷达(SLAR)天线,这将提供比仅安装前视雷达天线更大的覆盖范围。它还可以使用独特的战术,能够大大提高飞机在交战期间的生存能力。苏-57拥有此功能,F-22原本计划拥有此功能,但在研制后期由于成本问题而被取消。光学设备对于侦察和态势感知很有必要,相对较大的摄像系统能够安装在这些大窗口后方。

这张照片中还可以看到内部弹舱的舱门,其配置看起来与歼-20类似,但它可能更深、更长。在尾部中央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后缘分段蒙皮,发动机的尾喷气流从上方喷出。这非常有趣,因为这些部件的铰接情况尚不清楚。机身后缘似乎有18个独立的部分。    

在这些照片中,还可以看到机头上安装的飞行数据传感器,这是早期试飞阶段飞机使用的标准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飞六代机试飞的同一时间,沈飞六代机也在一架歼-11的伴飞下进行了首飞。同一天两款六代机首飞,中国航空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天起,世界航空业发展将由中国引领。

          

 

          

 

六代机竟用三发1发爆震

4代机、5代机都是沿用双发,谁也没想到,我国的6代机竟然采用三发,超乎所有军迷们的想象!

颠覆您的认知。

哈,网拍照片。

 

当我们看到这些手机图片,欣喜若狂之余,您可曾想到内部的发动机吗?大家都知道,6代机的标配就是变循环发动机。

我国从2016年开始正式进入变循环发动机的整机验证阶段,这标志着我国航空动力科研管理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要知道,美国在F-120变循环发动机项目上的投资就达到了数十亿美元,至今尚未成功。    

变循环发动机能够通过调节某些关键部件的几何形状或位置,如风扇叶片角度、压气机导流片位置等,来影响气流路径和流量分配。说白了,就是在空气密度大时,加大涡扇的排气量,相当于用螺旋桨推进,达到节油的目的。

    

空气稀薄时,增加燃烧室进气量,保证充分燃烧,保持足够推力。发动机前端涡扇与与后端燃烧室的进气比例叫做涵道比。所谓变循环,就是改变涵道比,通过改变涵道比,来改变冷热气体的循环量。

为啥民用发动机都是大涵道比?不需要飞的那么快,节油!

军用发动机大都是小涵道比。尤其是战斗机,要超音速飞行,但是耗油量大。而变循环发动机则克服二者的缺点,发扬二者的优点。    

 

变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通过改变发动机内部一些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或位置,来调整热力循环参数(如增压比、涡轮前温度、空气流量和涵道比),从而实现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最佳性能。比如,前端涡扇的叶片角度能自动调节。这做起来太难啦!

要知道,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飞机背部还有一条进气道,里面装着旋转爆震发动机。

    

旋转爆震发动机可使飞机达到10马赫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时12250公里。

这样的速度,一小时即可飞抵美国本土。

要知道这样的飞行速度,在稠密的大气层早就被烧毁了。一般用于在50000米以上高空飞行。这样的高度就连著名的“爱国者”导弹也够不着,对于实施中段拦截的反导导弹来说,就是够着了也追不上。因为战略反导导弹的变轨能力比起飞机差远了。

也就是说,我国6代机既能在5代机的高度飞行,又能在低于亚轨道飞行,说白了,性能接近于一颗低轨道卫星。哦,当然到不了卫星的高度,毕竟发动机还是需要空气的,只不过空气极其稀薄而已。

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料和氧化剂通过燃烧室封闭端的喷注器注入燃烧室。随后,火花塞或其他起爆装置点燃这些混合气体,形成沿圆周方向旋转、传播的爆震波。看这张网友拍摄的真实图片您就知道了:    

上图尾部的三个圆筒状隆起,显然是三个发动机喷口。中间的隆起显然较短,说明进气口在飞机的背部。用于旋转爆震发动机。

陆家嘴金融圈
全球广度, 中国深度 ;在这里, 读懂202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