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少儿阅读空间(位于天津出版大厦一楼)书香四溢,一场别开生面的校长沙龙活动在这里温馨举办。本次活动以“家校社共同发展科普思政教育暨‘天津少儿阅读空间’第一期校长沙龙”为主题,由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主办、新蕾出版社·天津少儿阅读空间协办。来自天津市十几家重点中小学的校长、德育主任、科学老师等欢聚一堂,共同为青少年科普思政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副理事长梁强和秘书长周严进行了简单的开场介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会老师纷纷发言,分享本校在科普思政教育活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有的学校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有的学校则将科普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有的学校注重家校社合作,共同推动科普思政教育的发展。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张丽丽提出,学校应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通过统筹德育活动、社团课程和校本课程,设计一系列有益于学生素质拓展的科技类比赛,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有效推动了学校的科普教学工作。
天津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徐玉洁则分享了该校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方面的心得,通过“大手拉小手”项目,让更多科普人才带领中小学生一起探索科技知识,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德育主任王润田也在会上分享了校内“做、学、研”一体化的科学教育体系。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李洪波校长和大家分享了校内微电影节、山楂节等创意活动,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增加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副校长麻菁菁提出了“一体两翼三融合”教育模式,详细介绍了他们与南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合作项目。
天津市东丽区美达菲学校的德育兼科学教育主任贺雅薇也分享了校内的“科技类课程”和“国之脊梁”话剧演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新望道小学的校长叶鸿琳和德育主任刘乐表示,虽然该校是一所只有两个年级的新校园,但他们的亲子系列课程和青铜系列展览,以及走进高校等活动也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王泉主任分享了该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科普思政融入所有学科,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拓宽视野。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杜坤主任表示,该校打破了学校和社会的壁垒,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研学资源;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副校长孙秋祥展示了学校在科普及教育工作中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天津市平山道小学科学教师沈洋分享了校内教育的“三大法宝”——终身阅读、身心健康、科技创新,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天津市民族中学和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小学作为科普思政教育的实验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民族中学副校长沈建伟表示,学校通过家校社合作,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南开小学于涛老师则利用课余时间成立了科普思政工作室,努力将学科与科普思政教育相融合。天津市文昌宫民族小学校长马莹也表示,该校将一如既往优化科学课程,与各高校携手,共享资源,共绘科普教育新画卷。
新蕾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为青少年出版儿童文学、传统文化和科普益智类图书和期刊,通过丰富的作家资源、强有力的编辑团队,在科普思政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天津少儿阅读空间将通过更好的阅读服务,向青少年读者传递科学的魅力。活动中,编辑们还向与会嘉宾展示了科普阅读课程、科普研学活动方面的成果,也分享了与各校合作的精彩画面。
活动尾声,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副理事长梁强表示,本次沙龙活动意义非凡,科普思政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家校社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天津市大中小幼科普思政一体化的进程。
新蕾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马玉秀表示,科普思政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新蕾出版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科普思政教育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此次沙龙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市的科普思政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初审/王可
复审/张杨
终审/焦娅楠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