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爱“闹”的生命力

文摘   2024-12-05 20:20   安徽  




■激活“课间”,为保护好孩子爱“闹”的生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
■短暂的欢声笑语拥有不可忽视的治愈力量,内心细小的不愉快如果能够尽快释放排解掉,心理“垃圾”就不会越攒越多


  近段时间,激活“课间”,想方设法让孩子“动起来”,成为各地各校的积极探索之举,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运动,大声地表达,大声地说话,互相之间“玩闹”起来,除了有强健孩子身体的积极价值,还在一张一弛之间调适着孩子的心理状态。这为保护好孩子爱“闹”的生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群体性玩耍是最传统,也是最接近孩子天性的本能需求。在自由的“玩闹”之间,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探索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边界,在互动的关系中去激活自己的心理能量。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林立的高楼、逼仄的活动空间、学业的压力,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都在削减孩子正常的社交机会。“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很难找到一个熟悉的同龄玩伴”的现象,正愈演愈烈。

  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很容易让孩子深陷因社交不足而沉迷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正在失去的童年”“儿童心理科就诊患者增多”……这些热搜无不提醒着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松弛的环境,增加孩子之间亲密接触的机会,满足他们的情感与归属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激活“课间”,在校园生活中给孩子多一些玩耍的自主性和灵活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玩耍的反面不是工作和学习,而是消沉和抑郁。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和寻求乐趣,人就可能陷入抑郁的状态。对于孩子而言,与同伴之间的游戏,具有治疗和教育的功能,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同伴,通过团队协作与竞争,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回顾我们曾经的校园时光,也许我们对充满秩序感的课堂时光已经记忆模糊,但课间十分钟与同学自由组队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跳房子等玩耍的情景,可能依然历历在目。甚至很多珍贵的同学情谊,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积极健康的同伴关系,也自然而然增强着我们的心理韧性。所以,目前不少学校延长课间时间,把课间活动的策划自主权交给了孩子。这种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自由选择参与多样化的课间活动的做法,无疑有助于保护他们爱玩爱闹的生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呵护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然,还有一些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活动空间不足。对于放手让孩子课间玩耍,学校有重重顾虑。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达到很多家长“绝对安全”的心理预期,不少学校和教师依然习惯强化课间秩序感。然而,教育本就充满美丽的风险。刻意追求绝对的安全只会因噎废食,在点滴之间消减孩子生命的张力。

  如果保护孩子爱“闹”的生命力、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够成为共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孩子多营造设计一些松弛的空间和氛围。同时,完善制度设计,以法律为准绳,以理性的姿态解决问题,消除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例如,近期几起校园安全事件的审判结果引发关注,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反思。“如果学校已尽必要的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则不担责。”这既强调了对学校的责任要求,同时也明确了免责的底线。

  因此,在制度和法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有更大的信心和更强的定力,努力为孩子多提供一些自由玩耍的时间和空间。这也是激活“课间”的重要意义所在。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把重点放在“治未病”上,把心理健康的生态环境营造好。课间有地方跑一跑、跳一跳,有不开心的事情能和小伙伴说一说、谈一谈……短暂的欢声笑语拥有不可忽视的治愈力量。内心细小的不愉快如果能够尽快释放排解掉,心理“垃圾”就不会越攒越多,成为压垮孩子的负担。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如果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难以在校外为孩子寻找到更多同伴玩耍的时间和空间,那么校内生活的质量就变得尤为关键。而理想的教育生态的实现,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共同寻求问题解决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5日第2版

教育那些事
一个靠谱的教育公众号!
 最新文章